-
1 # PATER9527
-
2 # 山水容態
正兒八經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書應該不會少,但是有多少人在讀它呢?三觀的書,我們看上去西裝革履腰板筆挺彷彿是個教授在講臺上課。別小覷這類讀本,含金量,資訊量,知識面的層次,它是由自身定位所決定的。 書本上總覺得來淺,從實踐出真知去看,要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去目擊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去揣測人的價值,它不是用金錢去衡量的,而是讓它昇華到一個標杆的尺度縱覽方圓天地。譬如說吧,我們在大街上看到一位豐腴的女孩,會目瞪口呆,會想到五穀豐登,她或許會改變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早年,在松江的大街上瞅到高個小女子,正好相反,那個瘦,差一點讓我暈倒。手臂和晾衣竹差不多,腿細的上面就剩一層皮。如果用三觀去衡量這個女子:第一是價值觀,她活在這個世上的價值,她要生存,肯定要做出貢獻來,可是她被風一吹行將倒下來,何談貢獻啦。第二是世界觀,這個世上為何有這樣的女子,她的身體後面是怎樣一個鮮為人知的世界呢?從她個人的世界裡折射出的又是令人思考的是什麼呢?第三是人生觀,像她這般的整個生命,都和她的軀體密不可分割,可以說她的人生可知性的前途是否未卜呢? 我最近在看兩本三觀很正的書,一本是《音樂教育論》,另一本是《舞蹈教育學》,因為談是教育,教育的目標是人,所以作者從多個角度來論證教育的方法。當然,有的人會覺得奇怪,寫作的人為何要看怎樣的書?我記得魯迅先生好像說過的,搞文學的人要多看看文學以外的書籍。賈平凹先生的文章中,也深有體會地談到了這一點,大致的意思要儘量多讀其他的作品。上面說的兩本書,書中所有闡述藝術的地方也真是不少,我多次問自己可以學習到什麼?答案是肯定的!另外既然是教育學,以人為本,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通的,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在舞蹈或者音樂方面成才的經驗就能在這兒找到。我們的大腦習慣觸類旁通,那麼對想要學習的人來說,這類書有更多的營養汲取吧。經常可以翻翻看看的,它的價值和人的價值是一樣的,我想能借鑑的就決不放過它的存在。2019-7-3
-
3 # 寫作大提高
這個很好選擇呀,讀名著。
如果你是一個閱讀愛好者,估計一般名著都讀過了。如果你以前一直不太讀書的話,那建議你讀學校指定的一些名著。
去書店看一下,一大堆一大堆的都是。
回覆列表
人物傳記分為自傳和他傳。
自傳大多是人物在晚年間,總結自己一生的不平凡經歷,回首往事,人生的起起落落而寫成的作品。因為作品中所涉及的主人公即是作者本身,所以,自傳往往更富有感性色彩,更具有可讀性和易讀性。
他傳則為某個作家為他人寫的生平傳記,作者以第三人稱視角去寫一個人,以上帝視角去介紹某個人物的生平經歷。這個作者與傳記中主人公的關係,有可能是他的好朋友,或是身邊的人,或是對其抱有崇高崇拜的人。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身份,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作者一定對人物特別的熟悉和喜歡。這類作品的行文,對人物的描述往往更加客觀,更加偏理性層面。這類傳記的可讀性比自傳要差很多。
我們日常在書店,在網上可以看到的傳記類書籍有很多。他們大多是社會各界的名流,有商業精英,有作家,有詩人,有歷代帝王,等等。
這裡,推薦一部比較好的自傳——《富蘭克林自傳》。提到富蘭克林,我們可能首先會想到的第一個人物是坐在輪椅上的那個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但是這裡指的是另外一個——本傑明-富蘭克林。老外的姓與名往往都是通用的。本傑明,做過科學家,曾經在雷雨天放風箏,發明了避雷針;做過企業家;做過政界的領袖,等等,名人往往都有多重的身份。本傑明晚年間回憶過往,從自己的幼年到老年,寫下了自己不凡的一生。
如果你感到路途迷茫,那你就讀傳記吧!如果你想在黑夜裡找到自己的方向,不妨讀讀別人的傳記,看看他們峰迴路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