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軍十號

    記得以前,我們的社交工具主要是QQ,隨著時代的變化,出現了微信,現在身邊用微信的人很多,朋友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透過朋友圈我們可以知悉,好久不聯絡的朋友最近在做什麼,有什麼變化。而且朋友圈沒有訪客記錄,你看別人的朋友圈別人也不會知道。加上一個新好友,很多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對方朋友圈,有的時候會看到很豐富的內容,有的時候則什麼都看不到,或者寥寥數條。那這些很少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呢?

    只是不喜歡發而已

    為什麼累?因為別人總是對她的朋友圈指指點點。例如父母或者一些長輩,當你發了一條皮一點的朋友圈,他們就會迅速發來微信說:你那是什麼意思,你那是幹什麼!這麼大的人了balabala說一堆,本來發朋友圈是為了發洩或者分享,最後鬧得不開心了,時間久了也就不給自己找麻煩了。而且有時候,內容頹廢了,別人覺得你在傳播負能量;內容激進了,別人覺得你成天打雞血;內容歲月靜好了,別人覺得你在熬雞湯;有些內容不能讓長輩看,有些不能讓領導看……每次發一條朋友圈,光是遮蔽誰就得想半天。

    職業特殊

    人家把你遮蔽了

    這個有點悲催。如何辨別是把你遮蔽了還是從來不發呢?譬如你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人家發朋友圈了,你可以開啟他的朋友圈,如果只是看到一條線,那就是遮蔽你了,也可以借一下共同好友的手機,用好友的微信開啟他的朋友圈卡你看看。看到一條線也許是把你刪除了,你可以試著跟他說句話,打個招呼,如果你得到的是一個紅色的感嘆號,那麼,嗯,他切斷了你倆的聯絡。這類人就做個點頭之交就好了。

    反潮流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人擁護就有人反對,畢竟什麼東西都不是人民幣,能讓所有人都喜歡。大資料時代已經到來,他們覺得自己的隱私已經無處遁形了,對朋友圈可能也會產生牴觸心理:“我為什麼要把我自己的事情透露給別人”這種人也不刷朋友圈,他們想逃離各種資訊的狂轟濫炸,他們認為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打擾。

    阿紫:

  • 2 # 紫雲雲

    首先感謝邀請,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男人是一個怎樣的男人?首先,發朋友圈很難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與脾氣。如果要了解一個人,要從他身邊的朋友,最好和他一起共事,這樣才能夠了解他。很少發朋友圈,第一,他真的因為事業太忙,沒時間也根本就不去發朋友圈,他的事業成功生活低調,無需要別人對他進行任何評價,他自己心中有自己的衡量標準。第二,性格比較內向,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第三,這個男人比較成熟,不想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展現給別人。第四,可能覺得發朋友圈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

  • 3 # 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雖然現在網路上有好多人在回答各種問題,但是那都只是他自己的見解!生活中的事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很負責,所以,建議可以吸收,但是也要知道,人都有從眾心理。生活中有太多事是沒有答案的。

  • 4 # 心語火苗

    記得那時候的騰訊微博,雖然只能寫147個字,但是真能抒發內心的感覺,有感慨,有感言,有感想,都可以用心寫出來,給天南海北的有感應的人看和認同,確實是心聲的釋放、人生質樸的心路歷程見證。

    最早有微信時,只是好朋友幾個的圈子,累了,煩了,痛了,在夜裡睡不著了,在微信裡象和朋友們面對面一樣訴說一點苦惱,得到的也只有象朋友面對面的開導,心情會在留言裡得到最好的調整,甚至勝於當面的幾句話。如果現在的朋友圈仍是那幾個可以讓他們看到內心的朋友,我會在這裡象沐浴Sunny一樣褪去黑暗。但是今天的朋友圈無法拒絕被動接受。

  • 5 # 胖大鑫的日常

    我就是這樣的人。很多人加個班要發朋友圈說明自己多辛苦努力,有的人過個小資的週末要發個朋友圈說明自己多麼文青~不願意發朋友圈的無非幾個理由:1、不願別人窺探到自己的生活,雖然你在別人眼裡並不重要。2、現在的生活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好與不好都是你自己的體驗,不願意成心裝成什麼樣子。3因為經歷過一些事情,對人性的不確定和不信任。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你的是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立冬下雨對油菜生長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