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平182546961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還是人們在閱讀此書時的角度與關注點的不同所決定的,描寫寶釵的內容在本人看來也都是她作為大家閨秀所必備之良品。

    這應該與她的見識和學識有關,應該不能稱之為心機,她的美貌、溫柔、善良不可否認,而這種被蔣勳老師稱之為心機的品質只是一位說話婉轉,辦事周到,適當應對處事大方之未來主事夫人的言行舉止在顯微鏡下的放大與著色而已,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也!

  • 2 # 馴養一本書

    同一本書完成之後,不同的人會鋪捉到不同的內容,不同年紀的人會讀出不同的人生況味。一本偉大的書,能夠跟著讀者、時代不斷成長和變化。

    《紅樓夢》幾百年來,經久不衰,正是因為不同的人,能夠從中體會到不同的東西,不同時代的人都能看到裡面共通的人生難處和人性的複雜。

    少年看,可能只會關注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小兒女情懷;中年看,可能會體會到秦可卿、鳳姐操持這麼一大家子的不容易。能看懂,這三百多口人之間的利害關係,各種人物的性格,對各種事情的拿捏和處理分寸;老年看,可能更明白那種人生終究一場空的虛無,更能體會尋常日子的恬淡美好。

    另一方面,讀者喜歡《紅樓夢》中的哪個角色,往往也代表著你的性格,你的價值取向。

    不想長大的人,會欣賞到寶玉身上的孩子氣和溫暖,能夠體會到他懷念童年和必須長大成人之間的矛盾衝突;

    積極入世的人,會很喜歡寶釵的聰明和分寸感,寶釵處事兒不著聲色,在現實生活中,是完美的,如果一個人可以做到她那樣,不管在哪裡,都會是人生贏家;

    高傲孤獨的人,不可避免的就會喜歡黛玉,黛玉身上總有一種孤獨,這種孤獨讓她在賈府形成一道與眾不同的風景,她和寶玉是不入世的,黛玉身上有一種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決絕,她沒有寶釵那樣遵守禮教的條條框框,她最懂寶玉內心的感受,她和寶玉分享著對這個世界的叛逆。

    蔣勳解讀《紅樓夢》,在很多細節之處,說到了寶釵的心機。然而,我感覺心機在他這裡並不是貶義。

    有的人認為,寶釵其實才是《紅樓夢》中,活得最通透明白的人,蔣勳是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寶釵,他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寶釵是完美的。

    現實生活,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紛爭,會出現各種難以解決的事情,寶釵從來都是默默觀察,賈府大大小小的事情,進進出出的人,她心裡都明白,但是表面上卻是從來都不動聲色,不像黛玉,心中無隱藏,嘴上也不饒人。

    所以,寶釵後來和寶玉結婚的時候,所有人都贊成,因為大家都認為她是比較好相處的,這也是寶釵的做人功夫,她從來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考慮到別人的需求。就算是她15歲生日宴的時候,賈母讓她點戲,她也是考慮賈母和各位長輩的喜好,點了熱熱鬧鬧的《西遊記》。

    你看寶釵的為人,就像我們遇到一個處處得體的姑娘,人家讓你感覺舒舒服服的,我們就會很喜歡她。

    蔣勳認為,黛玉和寶釵代表著人生的兩難之地。

    寶釵遵守著現實的禮教,以積極的態度入世,雖然她人緣好,但是這是以處處考慮別人為代價,慢慢的就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你可能永遠無法看到處處貼心的寶釵內心真實的喜怒哀樂。

    而黛玉雖然有什麼說什麼,心中毫無溝壑,但是如果我們身邊的人,毫不顧忌別人的感受,喜怒哀樂全形於色,我們可能又覺得,這人有點難相處。

    所以,從世俗來看,我們大多數都會喜歡寶釵,然而,在內心世界,我們卻又都想做黛玉。

    所以,題主問蔣勳為什麼過分解讀寶釵有心機?

    其實,我在看蔣勳的解讀的時候,並且有這個感覺。為什麼呢?因為蔣勳他從《紅樓夢》中看到的是寬容和對別人難處的擔待,他連賈府中哪些卑微之人的情感和處境都能理解,能寬容對待。我感覺,他不是以貶義的態度來分析寶釵的心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老公賣給廠裡一樣,一個月上30天每天晚上還得忙到很晚,有必要讓他換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