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唐說史
-
2 # 王老先僧
1858年,天津北塘炮臺,各炮存放炮臺,日久飄零並無遮蓋,鐵炮均已長秀,火門堂口間有傷損。
1859年,閩浙總督慶瑞上奏:水師額設戰哨各船,或遭風攻盜擊,亦未按額隨時補造。
以上便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軍的裝備情況。船是爛得,風吹日曬,炮是鏽的,大炮鏜口損傷。當然不是全部,但總體處於破爛、落後的情況。因為當時的水師戰船,仍採用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類似的舊戰船型號。比如:紅單、米艇這些從康熙年間就用的傢伙事兒。巨型戰艦寥寥。而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的最大戰船為:面寬僅二丈餘,安炮不過十門。船夷大者載炮竟有數十門之多。
反觀經過工業革命英法的裝備則相較上次戰爭,進步不少,由之前少部分蒸汽機帶動,改為多數由蒸汽機帶動。
船炮以外,還有陸戰武器的區別。清兵用的是鳥槍、抬槍、弓箭,大刀等。反觀英法則是清一色半自動洋火。(鳥槍射程近,殺傷力低。抬槍射程遠但重量重,長度長,需要兩個人完成。)
1860年僧格林沁大沽口失敗後上奏描述己方裝備稱:均系弓箭刀矛,火槍甚少,抵此勁敵,難期適用。
啥意思?用滿族龍興之地的話說就是:燒火棍沒雞毛用,還沒換彈,就被撂倒了。完犢子。
裝備懸殊就算了,好在清軍屬於本土作戰,有人數上和地理上的優勢。可尷尬的是,當時的中國不但有外敵還有內亂,而且這內亂是赫赫有名的太平天國運動。腹背受敵讓清政府頭疼的厲害,而且清政府對於太平天國的重視遠大於對侵略者。因為,多年的歷史經驗告訴他們,老外們即便打進來,不過是想爭奪點蠅頭小利。內亂就不那麼簡單了,畢竟沒有內亂明朝也不會滅。放任太平天國不管,大清危矣。
於是鑑於此種危機,清政府把多數兵力用到了太平天國的圍剿中,用於抵抗侵略的可用兵力則相形見絀。
總體說,大清帝國一直的世界觀就是,攘外必先安內。並且由於高度的中央集權政治,清政府一直沒有對外設立地方性軍團,國防安全意識鬆散。駐守軍隊,多以分散的形勢散步各地。比如:一個邊防,本該集中駐守四千人。非要活生生拆散,把這些兵力分到周邊地區。造成關鍵性位置人少,別的地區人更少,每一處幾個到幾十個不等。(清朝叫汛地)等到戰勢來臨,前方人數吃緊,又不得不抽掉各地區駐防官兵。試想,打仗是群體性工作,需要配合、熟悉。你堂而皇之突然臨時把人聚到一起,還玩個剷剷。
歸根究底,兩次鴉片戰爭之所以清政府沒有多大進步,是他們的政治、軍制出了問題。這裡面有上層建築的腐朽、也有體制落後的因素。即便後來中國大搞洋務運動,也對其沒多大改善。因為,代表少數人利益的國家已然不適合在近代生存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官員們對軍費的貪汙不但沒有停止,還更甚。)
回覆列表
這是個好問題。
先按教科書給出的理由回答,那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還未被打醒,沒有奮發圖強,所以第二次鴉片戰爭又被打慘了。
實事求是的說,自經歷過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朝上下還是清醒了一點點的。第一,對英軍的實力、中英差距有了更加直觀的體會,在軍事上再也不敢狂妄自大了;第二,產生了改良軍事裝備的想法並採取了一些舉措,戰後也掀起了一個軍事變革的小高潮。
至於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比第一次鴉片戰爭輸得更慘,也不見得。據統計,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發生的十幾次較大規模戰役中,英軍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第二次鴉片戰爭主要集中在廣州與京津兩地,從幾次大規模戰鬥來看,英法聯軍有一定傷亡,比如,三次大沽口之戰,英法聯軍每次都傷亡幾百人,這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尤其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清方還取得較大勝利。
此外,根據英國親歷者的反映,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方的戰鬥力較以前有了較大改善。
總括來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方在軍事上還是有一點進步的,但不是很充分,尤其與西方列強相比,還有很大並距。就這樣吧,您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