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觀探索者小澤

    學生時代所見所聞都比較少,應該跟父母去旅遊,來增長自己的見識,再多讀一些好的範文,來增加自己的詞彙量,兩者結合作文才能更上一層樓。

  • 2 # 張旭語文

    作文寫得好的學生,有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先天遺傳的語感能力。另一個是後天的勤快練筆。

    先天遺傳是爹媽給予的,故且不論。

    後天勤快練筆也不是盲目地寫,而是要講究章法的。那麼遵循什麼章法,才能寫好作文呢?

    首先,閱讀和積累不可或缺。

    文章是用詞語壘起來的,而詞語的積累全靠閱讀獲得。打個比方,詞語積累就像銀行儲蓄,閱讀獲得的詞語就被儲存起來了,寫作的時候只要拿出存摺,詞語就自然從記憶中流出來了。這種情形,習慣寫作的人都深有體會。

    有些學生寫作文的時候,想要找個詞語來表達某種心情,或者想要描寫某一景物的特色,但抓耳撓腮,就是卡在那裡半天也想不出一個詞語來。

    有些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平淡的就像一杯無色無味的水,讀起來索然寡味。

    有些學生則生生地把一些華麗的詞語堆砌起來,但詞不達意,華而不實。給人的感覺是把所有的化妝品都塗在了臉上。

    這就是缺乏閱讀積累的結果。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非常形象地道出了閱讀積累的意義。一個學生不讀書,或者讀書少,“神”是永遠也不會光顧他的,他的作文能力也將原地踏步,毫無起色。

    因此,想要作文寫得好,就要多閱讀,多積累

    其次,掌握技巧事半功倍。

    寫文章是拿技巧構築框架的,框架構築不起來,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

    技巧就是行文模式,比如議論文的行文模式是總分總,即提出觀點——證明觀點——總結觀點。把握住了這個模式,寫起議論文來只需要尋找論據,巧妙銜接,自然得心應手,一氣呵成。

    元代文學評論家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講:“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意思是樂府詩在寫作的時候,開頭要奇句奪目,引人入勝。主體部分要有容量,充實豐盈。結尾要收束有力,響亮警策。它道出了文章結構的大同道理,適合所有文體的寫作,因此,後來的文學評論家和作者都把“鳳頭、豬肚、豹尾”奉為批評和寫作的經典。

    學生往往由於不熟悉各種文體的架構模式,寫作文時不是束手無策,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就是語無倫次,顛三倒四,邏輯鬆散。所以一定要掌握常用文體(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的行文模式和寫作技巧,這樣,寫作文時方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第三,借鑑學習效果明顯。

    借鑑是寫作的最好老師,它會教給你很多寫作的知識、經驗和技巧。有些人善於借鑑,會巧妙地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能力,因而寫作遊刃有餘,收放自如。有的人從不借鑑學習,一天也寫不完整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所以,只有借鑑了別人的,才能豐盈自己的。

    《詩經·鶴鳴》中有一句詩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說用別的山上的石頭做礪石,就能琢磨玉石了。我覺得它能夠恰當地說明寫作中借鑑學習的作用。很多學生缺少的正是善於借鑑學習別人的經驗和技巧,來完善自己的作文能力的智慧,他們要麼從不把借鑑學習別人的詞語、構思和手法當回事,要麼就是一味地抄襲,把文章寫的不倫不類,既不像別人的,也不像自己的。因此,要寫出好作文,就要善於借鑑學習他人成功的經驗,活學活用,把它變成自己百寶箱裡的戰利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4個月後迴歸職場,面對職場競爭,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