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力觀察員
-
2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美國、蘇聯、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土耳其……等老牌和新興的工業國家都能自己建造自己的中國產巡洋艦。而早期的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無論是噸位和火力都很一般,一般都是作為主力戰艦的打手和觀察員,並且在火力上等同於戰列艦的副炮。
而一戰之後隨著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的規定,誕生了以口徑分類的輕型巡洋艦和重型巡洋艦。而美系和日系的風格獨特,德國和英國比較中規中矩。不過各國的造艦風格你獨具特色各不相同。早期的裝甲和防護巡洋艦,其實也就是大號一點的驅逐艦,只不過因為在驅逐艦沒出來之前都叫巡洋艦
而一戰之後條約簽訂的美國重型巡洋艦,分別為彭薩克拉級(圖1)、北安普頓級(圖2)、新奧爾良級,均為203mm炮
而日本的重巡有古鷹/青葉級、妙高階、高雄級、利根級,而後將最上級輕巡改為重型巡洋艦妙高的五個雙聯裝炮塔,艦首三個炮塔按品字形佈置,而高雄級重巡也採用這一武器佈置,但是其艦橋更為寬大以放置更多的指揮通訊系統
而英國過最初是由肯特級開始,請保留了裝甲巡洋艦的煙囪特徵。德國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一副戰列艦的樣子,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版的俾斯麥。
至於中國嗎……,當時連陸軍裝備都很差,更何況海軍軍艦這種需要時間和國力積累的武器呢。當時中國唯一能稱得上巡洋艦的,就是從日本購買的寧海級巡洋艦艦(排水量也就2000多,其武器裝備和日本以及美國的驅逐艦差不多一樣),它採用的是和日本吹雪級驅逐艦前一後二的炮塔布置。
-
3 # 一葉楓流
此問題應該是指蒸汽動力時代的快速鐵甲炮艦。
購買蒸汽巡洋艦的很多,當時的巡洋艦排水量不大,一千多噸。十九世紀末的幾十個國家基本都有過。
能夠建造巡洋艦的不多,首先要是工業化國家,大都是歐洲列強。歐洲之外的只有美國,加上後來的日本 。歐洲主要是英法德意俄和奧匈。建造的難點是大口徑炮管。
-
4 # 韓楓3897
火力觀察員及各位樓上已經講的很清楚了。無需多說。補充一點,甲午海戰時,中日有很多裝甲艦也被稱為巡洋艦,但它的排水量都未達到9000噸,因此在現代只能被叫做驅逐艦或護衛艦。
二戰後,戰列艦隨著日本的大和和武藏號覆滅,逐漸退出了海戰,成為以航母為主力的海戰模式,一直延續至今。
回覆列表
歷史上曾經有過巡洋艦的國家有很多,其中以英國、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澳洲、沙俄,日本為巡洋艦大國。
一戰時期,英、美、德、法、意、奧、俄7國約259艘戰列巡洋艦、重巡洋艦和輕巡洋艦,投入了海戰場。
二戰時期,英、美、日、法、意、蘇、德7個國家的190多艘巡洋艦,殺向了各個海戰場。
長灘號巡洋艦
抗戰時期,國民海軍僅有9艘巡洋艦。
現今只有美國及俄羅斯的巡洋艦仍在服役中。而南韓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及中國的055型驅逐艦和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其噸位、效能及作戰能力亦屬巡洋艦級別。
巡洋艦這個詞是在17世紀出現的。
提康德羅加巡洋艦
巡洋艦指在排水量、火力、裝甲防護等方面僅次於戰列艦的大型水面艦艇,擁有同時對付多個作戰目標的能力,以及能勝任多種任務的多樣性。歷史上,巡洋艦由於噸位大、火力強、效能佳,指可以獨立行動的戰艦。
加利福尼亞巡洋艦
巡洋艦的排水量一般在8,000噸至30,000噸左右,在二戰時屬於戰艦的級別,火力僅次於主力旗艦 、戰列艦。現今的巡洋艦都裝備有先進的導彈系統、火炮、魚雷等武器,能執行遠海攻擊行動。有些巡洋艦可攜帶反潛直升機、執行反潛及巡邏任務;動力裝置多采用蒸汽輪機,少數採用核動力裝置。隨著驅逐艦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有些噸位接近輕巡洋艦,故也能執行巡洋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