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孝陵衛小校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朱元璋鄱陽湖一仗,用火攻二十萬破六十萬,一下子徹底解決了陳友諒。他在至正二十四平正月,即吳王位,為區別朱、張兩個吳政權,歷史上把朱元璋當家的稱西吳,張土誠所建的國為東吳。
朱元璋要想和元決戰,就必須消滅張土誠。
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四年八月興兵,攻佔了江蘇的徐州、鹽城、泰州,甚至包括張土誠原先的根據地高郵。朱元璋解決了侄子朱文正後,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頭率全部精英,以徐達、常遇春為帥,討伐張土誠。
在確定進攻大政方針時,常遇春認為應該直撲東吳老巢平江(今江蘇蘇州),徐達也贊成,認為佔領平江,張土誠的所有地盤將不戰而降。朱頭不同意,他認為直攻平江,士誠杭州所部必回援,平江就會難克,而先杭州,剪除張土誠羽翼,平江自成囊中之物。朱頭集合了二十萬大軍,交徐達、常遇春指揮,兩人分兵攻杭州、湖州,一舉拿下,現在張土誠就只剩下個平江啦!
平江城易守難攻,分葑門、虎丘門、婁門、胥門、盤門、西門、北門。每個門的城牆極其牢固,是用大塊條石混合糯米制成,牆上設定有固定的弓弩位,挨近者有變成刺蝟之虞,城裡有夠吃數年的糧食。
張士誠儘管困守平江,但他也是悍將一員,誓與城池共存亡。而且他守城很有經驗,當年他守高郵時,百萬元軍圍困萬千重,張士誠守三個月,居然“我自巋然不動”。
但遇到朱元璋,情況就大不一樣啦。他採用的是群毆戰法,不分什麼主攻、助攻,一到城下,老朱將所有百戰名將壓上去:徐達攻葑門、常遇春攻虎丘門、郭興攻婁門、華雲龍攻胥門、湯和攻閶門、王弼攻盤門、張溫攻西門、康茂才攻北門、耿炳文攻城東北、仇成攻城西南、何文輝攻城西北……城外構築大包圍圈,隔斷了平江城和周圍的聯絡。朱元璋還在城外興建新式木塔,分三層,站在塔上城內情況一覽無餘,在每層配備弓弩、火銃、新式大炮,指哪打哪兒。
甕中之鱉張士誠在如此惡劣情況下,守了八個月,正和二十七年九月,平江被攻陷。
張士誠被俘,李善長勸降未成,朱元璋親自來勸,仍不降,朱元璋暴怒,殺死了他,並焚化了他的屍體!
張士誠在亂法,做法類似漢末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小富即安、不思進取,而四周都是餓虎野狼,取死之道啊!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決鬥時,他是有機會混水摸魚,壯大自己的武裝、拓展自己的地盤的,可他像個局外人看風景,無所作為,等朱元璋掃平陳友諒,牛逼沖天時,他自然成了一隻待宰的羔羊!用上海話說:張士誠拎不清啊!
回覆列表
這與朱元璋滅張士誠的戰略有關。
進攻張士誠的共有兩枝部隊,一是徐達、常遇春為主的主力,率軍20萬主攻張士誠腹地。但並不是直取蘇州,而是先打湖州。
《明太祖實錄》載:
先攻湖州,使其疲於奔命,羽翼既破,然後移兵姑蘇。另一支軍隊由李文忠率領,攻打杭州,牽制張士誠的軍隊。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張士誠全線都處於交火狀態,他很難集中有效兵力。平江(蘇州)得不到其他地區的支援,而其他地區也得不到平江的救援,整個戰爭中處於被動狀態。
徐達部很快就攻下了湖州、嘉興、杭州、紹興等地,結合圖中明軍早就佔領的常州,那麼此時張士誠已經處於明軍的包圍之下了。而浙東、浙南又接連被李文忠攻下,可以說張士誠只剩下平江一部了。《皇明本紀》說:“其屬縣相繼來歸,惟蘇州孤立而已。”那麼整個平江也被明軍佔領了,張士誠所剩的也就蘇州一個城池了。也就是說,張士誠根本退無可退,要麼降,要不死守。
畢竟張士誠有堅守高郵三月,改變整個元末戰局的輝煌戰績,因此他絕對不會輕易投降。況且蘇州附近作為中國最富有的地方,糧餉充盈,可以支援張士誠長期據守。
張士誠多次突圍未果,他看清了自己大勢已去,決定自殺,結果被部將救下,被迫作了俘虜。可以說張士誠已經做到了極限,奈何老朱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