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食妝集
-
2 # 汐煒醫生
●空氣汙染,包括一些室內小環境環境和室外的大環境,室內的被動吸菸,燃料的烹飪或者是煤煙的不完全燃燒,特別是在女性腺癌的影響比較大,在烹飪的時候加熱所釋放出來的油煙物也是不可忽視的致癌物質。
這是一些重工業的城市比較居多,存在著氧化亞砷放射性核素。
汙染嚴重的大城市,特別是居民,每日吸入空氣含有的苯超過吸入煙的含量,癌症的發病率可以增加10%~15%。
●菸草一部分菸草就會是致癌物質,也比較方,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表明處於4個等級一級就屬於癌症風險最高的菸草
●咖啡因,因為咖啡因長時間喝就可以刺激大腦的過度興奮性也屬於二級以上的致癌物質,所以說需要引起重視,
●海鮮類食物,海鮮很多人都知道,海鮮隔夜的儘量不要吃會引起中毒,嚴重的可能會出現蛋白質的分解,也會滋生細菌的生長,所以說煮熟了就不要放在冰箱裡,隔夜以後也不要儘量吃了,比如說一些魚,海鮮,螃蟹,大蝦之類的。
●染髮劑致癌,特別是一種染髮劑,屬於高度的致癌物。很多臨床實踐以及各種腫瘤雜誌學術研究,都有發現永久性染髮者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9%~15%,所以說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還是由於這些染髮劑大部分還有氧化型的物質,如果是一種持續比較長,染髮後顏色也不容易退,但是這種情況的話,永久性染髮劑會含有一些致癌物質,比如說本亞胺氨基苯酚等,所以說也會誘發過敏或者是癌變的風險。
以上這些致癌物質的瞭解,所以說需要減少這些致癌物質的接觸,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因為腫瘤是一種跟生活方式,有很直接關係的一種病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會增加癌症,膀胱癌,肺癌,食管癌,胰腺癌等多種因素的關係,特別是吸菸食物,高脂飲食加上細菌病毒繁殖,少量的飲酒,這些都可能會增加癌症的爆發率。
自身素質的提養人的心理狀態有的時候提高準備,對這種癌前病變也是一種提前意識,達到很多人可能講究衛生,從心理衛生保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也是提到預防作用的情緒,比如說一些厄情緒不穩定的病人,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緩解心裡的壓抑,與家人或者是朋友溝通內心的想法,適當的放鬆勞逸結合,經常規律鍛鍊身體,增加與大自然間結合的機會,嗯,能夠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狀態,這個時候腫瘤可能就會遠離我們。
-
3 # 藥師陳小君
2018年,全球有約1810萬新發癌症病例,960萬癌症死亡病例。
下面這幾個1類致癌物,就在我們身邊,希望你能一一避開。一:黃麴黴素——肝癌
藏身食物:發黴的食物、發苦的堅果、過期的食用油、沒洗乾淨的筷子、劣質的芝麻醬、花生醬、小作坊的自榨油,有黴味的大米等。
黃麴黴素,是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之一。 肝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感染了黃麴黴毒素所致。
藏身處:高溫油炸食品、炒菜油煙、燻烤食品 苯並芘,又稱苯並(a)芘,是常見的致癌物的一種。
苯並芘是多環芳烴類物質的一種,已發現的多環芳烴有兩百多種,很多都具有致癌性,其中由五個苯環組成的苯並芘因發現早且致癌性強,被選為多環芳烴的代表。
藏身處:剩飯剩菜、鹹菜等醃製品 亞硝胺類化合物,是一類很強的致癌物,在100多種亞硝胺中,有十幾種引起多種動物食管癌、胃癌。
綠葉蔬菜類的剩菜,常常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在胃裡與蛋白質相遇,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 還有的人喜歡吃醃製品,酸菜、泡菜等等,這類食物中都含有亞硝胺。
調查顯示,每18個癌症,就有1個是喝酒所致。 酒精,已經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劃分到1類致癌物中。
大量喝酒,與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此外,不想得癌,還要遠離這幾點:1、戒菸
研究表明,30% 的癌症都與吸菸相關。 香菸燃燒後,會產生諸多的有害物質,增加人體罹患癌症的機率。
溫度超過65°C的過熱飲品,被列入2A類致癌物名單。 包括熱茶、熱咖啡等熱飲。 一旦超過65°C,可能會損傷口腔和食道表面的粘膜,反覆刺激,會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應,從而增加了食道癌變的風險。
3、少生氣
-
4 # 均若
現實社會中,癌症患者日趨增多,這其中過多的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引起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美味的食物,少吃還行,多吃或者經常吃就容易出現健康問題了。吃東西都講究適量,過量容易加重身體一些器官的負荷,從而引起身體的不適。那麼最常見的致癌物主要有哪些呢?
1.醃製類食物。比如臘肉,酸菜,乾魚,鹹鴨蛋等,這些常見物吃起來都比較美味,深受大眾的喜歡,但由於這些食物在醃製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一種致癌物),因此長期食用會增加患癌風險。在中國,沿海地區就喜食鹹乾魚,癌症患者相對較多。
2.發黴,變質的食物。比如臭豆腐,豆腐乳,發黴的花生,黃豆等,黴變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麴黴毒素,對肝臟有很大的損害,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3.油炸食品。比如薯片,油條,方便麵等,在煎炸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致癌物,常吃容易使內臟器官受到損害,增加患癌風險。
4.燒烤類。燒烤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歡,然而這類食物很不衛生,在烤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經常吃對健康很不利。
當然除了吃的,還有其他。最常見的就是,新家裝修後,甲醛的問題。甲醛極易導致癌症的發生。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一些日常致癌物。
-
5 # 惟有萌寵不可負
拋開數量談危害就是耍流氓!離開劑量談毒性是完全沒有意義!
亞硝胺類、苯並芘和黃麴黴素是公認的三大致癌物質。
其中亞硝胺類化合物普遍存在於穀物、牛奶、乾酪、菸酒、燻肉、烤 肉、海魚、罐裝食品;苯比芘主要產生於煤、石油、天然氣等物質的燃燒過程中,比如熏製食物;黃麴黴素是已知的最強烈的致癌物,豆腐乳、豆瓣醬等含量很高。
除去菸草和酒精之外,主要有:
1.醃製食品: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
2.燒烤食物:高溫油炸的烹飪方式會讓食物產生苯並芘等化學致癌物。
3.熏製食品:如燻肉、薰肝、薰魚、薰蛋、薰豆腐乾等含苯並芘致癌物
4.黴變物質:食品易受潮黴變,被黴菌汙染後會產生致癌毒草素——黃麴黴菌素。
還有:茶垢,反覆燒開的水,報紙包裹的食物,腐爛的菜葉,檳榔,汽水,果脯、話梅,蜜餞尤其是重複使用的油,還有各種新增劑等
還有一些冷門的:
太白的衛生紙!
泡泡浴:
泡泡浴中使用的泡沫劑很香,但這香味劑可能會導致皮膚髮炎,長時間躺在浴缸中令身體接觸泡沫劑,其含有的有害化學成分"泡沫穩定劑"會滲透到面板和呼吸到肺中。
像什麼牙膏,飲用水等等等等,都有一定的致癌能力,但還是那句話:
拋開數量談危害就是耍流氓!離開劑量談毒性是完全沒有意義!
生活中絕大多數物質都具有量變引發質變的能力!任何事情,任何事物,適度可為,過量有害!
-
6 # 小王大夫談健康
你好,我是“小王大夫”,一個三甲醫院的內科醫生
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希望讀後的你有所收穫
癌症的誘發因素有很多
除了自身的身體素質原因之外
外界的環境物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你知道這世界上哪些東西致癌的可能性最高?
離你最近的致癌物都藏在哪裡嗎?
快來隨小王大夫一起看看吧❗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致癌因子分為5類:1、2A、2B、3、4
如下圖:
有充分證據證明1類致癌因子對人類有致癌作用
截至2017年10月,1類致癌因子名單上共有124中
但,離你最近的、常在你身邊出現的主要是以下幾種:
黃麴黴素甲醛尼古丁亞硝胺(前體物質是亞硝酸鹽,即亞硝酸鹽在特定條件下才轉化成亞硝胺)苯並芘檳榔酒精等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常見的一級致癌物都藏在哪裡!
一、 黃麴黴素:最強的生物致癌劑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
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
二、苯並芘:可誘發多種癌!
動物實驗證明,長期吸入或食用含苯並芘較高的食物易誘發肺癌、肝癌、腸胃道癌症等。
三、亞硝酸胺:有毒、間接致癌!
亞硝酸鹽進入體內會和胃內的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
四、 甲醛:致癌致畸!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研究表明,甲醛的釋放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
這一釋放期長達10~15年,會對人體造成致畸致癌的危害
五、 其他常見一類致癌物!
吃和喝與癌症有啥關係那?1.酒精
口咽、喉部、食道、乳腺、肝臟、結腸還有直腸,它都不放過。
2.紅肉
WHO將其列為II A類致癌物,主要導致結直腸癌。
3.加工肉類
4.高鹽飲食
相關調查資料表明,中國目前每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均在8-10克左右,而愛吃鹹菜的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達到了15克以上,遠遠超過需要量的標準。
前段時間JAMA發表過文章,對中中國人近10年來食鹽攝入量進行了一個調查統計和迴歸分析,結果相當不容樂觀。
除了癌症之外,過量攝入鹽對心腦血管和代謝類疾病有不弱於糖的貢獻。看來除了控糖,控鹽也應該被重視起來。
5.水果攝入不足
前一段時間糖尿病專家剛剛提醒中中國人果蔬在膳食中依然偏少。
根據研究,每天進食水果100 g以下的人,比每天進食超過100 g的人胃癌發病率至少高兩倍。
而建議的水果攝入量是每天300 g以上。
6.纖維攝入不足
據統計,如果每日攝入纖維量低於6 g,其直結腸癌發病率比攝入高於6 g者至少高85%。
高纖維食物中,芹菜、蘋果、胡蘿蔔、白菜、筍等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
7.非澱粉類蔬菜攝入不足
非澱粉類蔬菜的意思是說不能用糖尿病高風險因素土豆來充數哦。
其攝入不足會導致口咽癌症、食道癌和胃癌。
推薦攝入量為每天超過375 g。
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致癌?1.吸菸
吸菸可以在全身各系統造成癌變,口咽、喉部、食道、肺、腎臟、胰腺、胃、膀胱、結腸、直腸都是吸菸致癌的靶器官
除此以外,血液系統中的癌症——白血病,也可由吸菸造成
如果女性吸菸,還會造成卵巢癌
2.日照過多
並且,防晒產品,包括遮陽傘、遮陽帽、遮陽的服裝和防晒霜一直是不斷的被醫生們和各面板醫學學會推薦的
畢竟黑色素瘤的發病率並不低,惡性黑色素瘤一旦轉移,將難以治療
據統計,90%以上的黑色素瘤都是因為晒太陽引起的
3.缺乏運動
而對乳腺癌來說,如果每週中等強度運動達不到90分鐘,患癌機率是達到運動量者的兩倍以上。
而最最不愛動的人,不論男女,如果每週連一個小時體育鍛煉也達不到,那患結直腸癌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至少翻倍。
總而言之,越不愛運動,可能的患癌種類越多,風險越高。
什麼致病因素會導致癌症的發生?1.肥胖
BMI超過30的胖子們,患食道癌、乳腺癌、腎臟腫瘤、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的風險都不同程度的高於非肥胖人群。
而女性肥胖者還會有患上卵巢癌和子宮內膜腺癌的高風險。
2.超重
許多人總是讓別人吃胖點,殊不知這種看似好意的熱心行為其實是把他人往火坑裡推——把體重控制在健康狀態是非常重要的。
不然,如圖所示,超重也會帶來高患癌風險——食道癌、乳腺癌、腎臟腫瘤、胰腺癌、直腸癌、結腸癌。女性還有患子宮內膜腺癌的風險。
3.HPV(人乳頭瘤病毒)
然而實際上HPV在人類中的致癌效果不論男女,在男性中,口腔、咽喉、直腸、陰莖癌症都可由HPV引起。
而根據統計,45%的陰莖癌中有HPV的參與。
2013年美國CDC的一份報告稱,面板型HPV還可引起前列腺癌。
女性可由HPV引起的常見癌症為口腔腫瘤、咽喉腫瘤、盆腔癌、宮頸癌、陰道腫瘤和直腸癌。
由於HPV傳播效率極高,HPV疫苗目前是唯一的有效預防手段,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應該取得防護。
4.幽門螺桿菌
5.HBV(乙型肝炎病毒)
據統計,HBV感染者其患肝癌的機率是直升20倍以上的。
6.HCV(丙型肝炎病毒)
7.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者相較於非感染者有7倍以上的機率患上非霍奇金淋巴瘤。
這些醫療行為和口服藥物可能致癌:1.口服避孕藥
根據統計,發達國家女性乳腺癌發生率12.5%,但是常規服用口服避孕藥者其乳腺癌發生機率上升了20%。
而口服避孕藥的致癌影響,在其停藥10年之後才會消退。
而在卵巢癌方面,口服避孕藥非但不會提高卵巢癌的發病機率,反而能有效對其進行降低,這個效果即使在使用者停藥之後也能持續10年。
同樣的,對於子宮內膜腺癌,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也能獲得益處——堅持服藥的階段,該女性的子宮內膜腺癌發病率會大大降低,而停藥之後,雖然不能保持極低的發病率,但是發病率依然會被保持在一個低風險的水平,長達20年。
2.激素替代療法(HRT)
在乳腺癌方面,情況有些複雜。
使用聯合HRT的時間在5年以內的話,乳腺癌風險提高70%,如果超過5年,則會增漲兩倍以上。不過一旦治療終止,發病風險會恢復正常。如果是雌激素替代療法,乳腺癌發生率提高30%。
子宮內膜腺癌:如果患者沒有行子宮切除術,那麼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超過五年,將有11倍以上的機率患子宮內膜腺癌。
如果治療時間在5年以內,這個風險的提高為兩倍左右。
即使在治療終止之後,其對子宮內膜腺癌的發生率影響也能持續長達10年。
在激素替代療法中加入黃體酮可以有效降低子宮內膜腺癌的發病率,所以,使用聯合HRT的女性其子宮內膜腺癌發生率僅僅是略高於正常女性。
在結直腸癌方面,雌激素替代療法有不一樣的作用——它會降低結直腸癌症的發病率。
不過聯合HRT對結直腸癌的發生率不產生影響。
總結:相信看了上述小王大夫的科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做都比較清楚了吧。
但是在這裡,小王大夫還是提醒大家:
-
7 # 左撇子說醫
癌症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只要患上癌症,就可能面臨著死亡,不僅影響生活質量,而且許多癌症患者往往到最後都面臨著人財兩空的遭遇,而在中國每年大概有270萬癌症患者死亡,每10萬人之中就有286人患上癌症。
為什麼現在生活變好了,反而這麼多人患上這可怕的癌症呢?除了一些遺傳因素之外,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俗語有話:病從口入。癌症的發生也不例外,因為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致癌物,如果我們經常攝入這些致癌物,那麼就容易誘發癌症的發生。那麼,日常致癌物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種致癌物:醃製食物
對於醃製食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經常食用,例如酸菜、臘肉、火腿、香腸、罐頭肉、燻肉、鹹魚等等。因為這些醃製食物在製作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一種叫亞硝酸鹽的物質,而這種亞硝酸鹽到最後就會轉變成一種叫亞硝胺的致癌物質。如果我們長期攝入這種致癌物質,就特別容易引起消化道腫瘤,特別是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等發生。
我相信對於酸菜是許多人都最愛,特別是酸菜魚、酸菜炒大腸,美味又開胃,還有臘肉、罐頭肉等等,都是比較受歡迎的美食,但是這些食物卻是含有致癌物。所以,為了減少癌症的發生,在平時我們應該儘量減少食用這些醃製食物。
第二種致癌物:發黴變質的食物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人本著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對一些已經發黴變質的食物不捨得扔掉,這種情況在農村經常發現。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些發黴變質的食物含有一種叫黃麴黴素的致癌物,這種黃麴黴素具有很高的致癌毒性,而且高溫殺不死。如果我們攝入太多這種黃麴黴素,那麼這種物質就會毒害肝細胞,當肝細胞損傷後,就容易形成肝硬化,最後甚至會形成肝癌。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發黴的麵包、發黴的花生、發黴的玉米、發黴的糧食、發黴的水果、發黴的堅果等,儘量不要食用,為了健康寧願扔掉也不要食用。
第三種致癌物:燒焦的食物
生活中也有許多人特別喜歡吃燒烤,而且為了追求又香又脆的口感,有時候甚至將食物燒焦。但是他們卻不知道,當烤肉在高溫烤制的過程中特別容易產生雜環胺、多環芳烴這兩種致癌物,而且燒焦的部位還會產生一些高致癌物苯並茈。有實驗得出,燒烤的時間越久,溫度越高,苯並芘的含量就越高。如果經常食用的話,那麼就特別容易誘發消化道癌症的發生。
如果真的喜歡吃燒烤,最好就是不要直接將食物放在火上或者炭火上烤,用個鋁箔紙包著也會減少致癌物的產生。
總之,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對於以上常見的含有致癌物的食物,我們應該儘量少一點攝入,畢竟是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為了健康,我們應該管住嘴,多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食物,多吃一些綠色蔬菜與水果。
-
8 # 全科掃地僧
癌症是嚴重威脅我們生命健康的疾病,近年來,癌症的患病人數不斷增加,並趨於年輕化,加之多數癌症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常常一經診斷,已處於中晚期,預後相對較差,所以我們務必引起足夠的重視。
1、黴變的食物:如黴變的大米、玉米等,含有黃麴黴素,而黃麴黴素是明確的致癌物,進食後會引起肝癌發生的增加,嚴重威脅我們機體健康。
4、檳榔:檳榔屬於一級致癌物,長期進食會增加口腔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生。
-
9 # 人在中年不敢歇
日常致癌物印象深刻就是發黴的食物,含有高富致癌物黃麴黴素。尤其是發黴的花生。
還有炒熟的隔夜青菜,亞硝酸鹽含量很高。
還有醃漬的臘產品,臘魚 臘肉 香腸等。還有酸菜 榨菜 鹹鴨蛋 雞蛋等。
新鮮的黃花菜也是有毒的,要吃脫幹水分的幹黃花菜。
以前說皮蛋含鉛,吃了對人體不好,現在的皮蛋改良了工藝,是無鉛的了,但最好還是少吃一些。
-
10 # 孫醫生養生課堂
每年270萬人患癌死亡?醫生:從不碰4種“致癌物” 你卻天天吃
在中國,每年有270萬癌症患者死亡,每10萬人中有286人患癌,每分鐘就有6人被確診為癌症,平均每5位癌症患者有3人死亡。專家表示,生活中要想遠離癌症就要少吃薯片,它含有大量的致癌物、食物新增劑等,貪吃會增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且有些致癌因素就是日常我們的生活習慣,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養生,運動,作息都要注意,還可以多吃一些含硒的食物,免疫力差的還可以吃些營養品,像海藻硒。下面看一下日常飲食那些習慣會致癌。
回覆列表
回答:生活中隱藏著很多致癌物,有些已經是被明確公佈的致癌物。這些致癌物質也許常被人忽略,潛移默化中影響了身體健康。我們一起看看,生活中都有哪些致癌物吧。
1、一類致癌物: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很明確,也就是說這些物質真的會致癌,除了最近討論很多的馬兜鈴酸,是一類致癌物之外,常吃的鹹魚也是一類致癌物 。所以,要儘量少吃鹹魚、鹹菜等醃製食物,避免“癌從口入”
2、二類致癌物: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不明確的物質,簡單說就是,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致癌!比如薯片,經高溫處理過的薯片裡面會含有丙烯醯胺的成分,具有致癌的可能性,但不是一定致癌。
3、三類致癌物:三類致癌物品導致動物和人致癌的證據都不明確,其實這一類導致癌症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代表:蘇丹紅、印刷油墨、次氯酸鹽、汞及汞有機化合物、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玻璃纖維、茶葉、茶鹼、糖精、靜態磁場、維生素K、膽固醇、滅草隆等
4、四類致癌物:此類基本不致癌,對人體可能沒有致癌性的物質,缺乏充足證據支援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