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狗熊嘟嘟
-
2 # 心語114212036
謝謝:邀請:火車跑一段路程為什麼要換車頭?我說一說我看法,鐵路上是分路局管轄區域的,比如鐵路稱管內:管外,管內:指的是在本鐵路局內發的客運火車行施在本局管轄內,獲不是跨局作業火車稱管內,比如:新鄉至洛陽:新鄉至長治北,這都是鄭州鐵路局管,所以稱″管內″區域就是隻跑自己管轄區域的。向長治北一一至北京西站的客運車,是鄭州鐵路發車這就是跨出了本鐵路局,鐵路上稱″管外″也就是說路局運行了,它還是由鄭太錢轉換成京廣線執行的旅客客車。路上的火車執行跟公路上汽車執行的規定是不一樣的。汽車在公路跑都是靠右行駛的,火車在路上跑都是靠左行駛的。比如焦作車高鐵發往深圳北高鐵客運列車,這趟車就是跨局執行的。要經幾個路局才能到深圳的,這就稱往管外發的列車。在不是自己管轄內是要換機頭的,但車上鐵路服務人員是不換的,象長治北發往北京西的客車的服務及車長乘警是跑兩天休息一天,免得皮勞工作。另外跨局執行是隻換車頭,其它照常執行工作直至完成工作返回。北京住上海的客運列車都是跨局執行的列車,它的執行只換火車頭其它照常工作,它大幹是跨三個一四個鐵路局的管轄中運的列車。鐵路知識瞭解多少,不在其中不知其事,歷史在前進,時代在進步,鐵路在飛躍發展,就了到這些吧?
-
3 # 感冒一隻雞
1、機車交路的規定,本務機車都有規定的牽引區段,一般在兩個路局交界處車站更換車頭。第一,管理方便;第二,當地司機對當地路況更瞭解。
2、從火車的動力說起。早期的火車都是有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牽引,能源是易耗損的煤和油,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和距離的行駛後,燃料耗盡,蒸汽機車要用水鶴加水,用加煤機加煤;內燃機車需要加油。這些都需要專門的裝置和人工,而且時間很長,所以通常不在站臺或貨場裡進行。相比之下,換一臺已經整備好的機車更簡便也更快速。這樣算下來,蒸汽機車每200~500公里一換;內燃機車每400~1500公里一換(因線路情況、機車型號、列車定軸而有較大差別)
次之,適應不同線路的機車不同,列車在進入不同線路時有必要使用適當的機車。舉兩個例子吧:比如列車從電氣化鐵路進入非電氣化鐵路,就要將電力機車換成內燃機車。再如火車在寶雞從隴海線進入寶成線上秦嶺,需要增加一個車頭,過了秦嶺在下掉一個車頭。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像集寧南到二連浩特區間沒有電氣化鐵路,到達這裡的電力機車必須解掛換掛內燃機車。
再者,每一組機車(車頭)都有其固定的配屬所配屬的機務段負責機車的管理、維護等。(如呼局包段表示這臺機車的配屬是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機務段),也由這個機務段的司機負責駕駛這組機車。因此為了管理、運用方便,為一般的機車劃定了相應的機車交路。(例如Z281次包頭到杭州,呼局集段的HXD3D型電力機車牽引到天津後,換掛上局杭段或者京局京段的HXD3D繼續牽引到杭州。交路就很明顯了)
上面是一些傳統因素,現在因為國鐵為適應環境因素而提出了很多新的機車運營理念。總的說就是為了縮短列車執行時間,精簡車務管理,而延長機車交路,減少換掛次數。所以現在換車頭的機會就少多了。
回覆列表
火車換機頭,據我所知有以下幾點。
1.根據線路狀況,有的線是因為他要從非電氣化區段到電氣化區段,從內燃機車換到電力機車。
有的是因為他要換線(同一個方向,不同的車站),車頭掛車尾。
2.管轄區段,全路不僅有18個鐵路局,每個鐵路局還有至少有三個以上的機務段,機頭上都有,例如(蘭局嘉段,西局西段,烏局哈段)各個機務段都有各自的執行里程範圍,到達規定範圍就要和下一個機務段進行交接。
3.乘務人員的工作時長,現如今都有超勞這麼一說,明白講就是規定你開車不能超過一定時間,否則就是疲勞駕駛,危急行車人員安全,這是嚴厲禁止的。(我們局規定8個小時),而且長時間在機車上會受到一定的電磁輻射,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在換機頭的同時,也就把乘務員一起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