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火鍋

    對自己做的事感到噁心,是打心裡做了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是對違背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受。

    比如說:明明心理厭惡討厭一個人,但面對這個人是囿於各種因素被迫作出喜歡他的行為,說他喜歡聽的話,實際上自己一直鄙視自己,對自己言行感到噁心。

    這是對社會規則的妥協,是面對強權的被閹割!

  • 2 # 道家無界居士

    首先—當下並不喜歡一些行為和事情;

    幸運的是—自己完全意識到這個問題;

    最後,真正想要的答案還在自己身上—做讓自己內心真正喜歡且認可的事吧。

  • 3 # 微笑行動397

    討厭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做那種“噁心”的事?肯定是腦袋沒有帶出門,或者腦袋給門砸了,然後一時衝動,讓自己做出“噁心”的事。

    所以,不能讓自己“噁心”話,做事不能過於衝動。

  • 4 # 啊5211314

    做這樣的事,一開始覺得很嚴惡,做的久了,心情就慢慢的釋然了!其實有很多怎樣的例子,為了生活不得已而為之,單做久了掙錢了也許就會有有不一樣的看法,有的放不開,先做著等賺夠了錢在想辦法找個工作,或自己創業,對於每個人都看法不一樣。

    其實每一份工作的不同,會給人造成的看法不一樣,我們覺得不好的,是我們自己想法,也許我們還不瞭解,各個行業不同,既然存在就是理由。你覺得呢?

  • 5 # 貓矢h

    是一種對現實我厭惡,對理想我羞愧的感覺。

    提問者用“噁心”這個詞彙來形容自己做的某些事的感覺。可以說,形容自己做的事用“噁心”這個詞是很嚴重的,做這個判斷的原因在於:一、如果是帶有消極意義“噁心”,一般是我們用來形容令我們反感的人或事的一個情感較為激烈的詞語;二、“噁心”在形容詞意義上說是一個消極詞彙,“噁心”可以解釋為違背內心。綜上兩個意思,結合題意,就可以解釋為我自己做了一件令自己反感、厭惡的事,我的這個行為令我覺得不齒和討厭,我好像不是以前的我了,我好像在成為或者已經成為我曾經討厭的人了。

    那麼具體點,這種“噁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這種“噁心”的感覺是如何產生的?

    舉一個例子。從小一身正氣的孩子A長大了,從小行為端正,品行高尚,沒人能挑出一點錯處來。但是進入了社會,他見識到了許多勾心鬥角的勾當,他見識到了同事們的爾虞我詐、品行不端,他見識到很多事還可以那樣辦,那樣不擇手段地辦,他先感受到了震驚,但總歸情緒會恢復平靜,平靜即代表他已經有接受的可能了。後來遇到了問題,他的腦中便有“那樣辦”的法子了,只是他還能剋制自己,到了決定命運大事的時刻,公正無偏的方法也幫不了他,他很糾結,但是最後仍然違心地選擇了“那樣辦”,“那樣辦”過程中他會有種如履薄冰的感覺,他會很擔心能不能成功,到過程的最後他就絕望和羞愧了了,再也回不去純真的自我了。等到事情辦完了,成功了,他會覺得羞愧,既而有種違背了自己,做了一件自己所厭惡的事情的噁心的感覺。

    所以“噁心”所做的事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一、“噁心”是一種焦慮和羞愧的感覺。焦慮在於我理想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發生了衝突,而我選擇了現實,我離理想中的自己越來越遠,鴻溝越來越大,焦慮也越來越大;羞愧來自於焦慮,我認為是焦慮的衍生情感,是對理想中自己的羞愧。

    (羞愧的熊)

    二、如何產生?“噁心”首先產生的情感或者情緒應該是震驚 ,即這件事衝擊到三觀了,以前從未考慮到這種可能性;其次,震驚之後的感受是慢慢平靜,恢復平靜的過程中其實已經存在接受這種可能的可能性了;再其次,真遇到事的時候,你在猶豫是否該採取這種可能性,你在糾結,動搖,慢慢地絕望(好像只能這麼做,並且放棄理想我了);最後,只能這麼做了,不只是絕望了,相當於你徹底放棄了理想我,你變得羞愧,焦慮(對理想我),而你覺得現實我是“噁心”的。

    所以“噁心”是對現實我的感覺,深層次一點的是對理想我的羞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快30歲了還沒有結婚,父母會覺得丟臉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