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嶗山綠茶之家
-
2 # 索訊傳媒
川味和廣味燒臘最大的區別其實是口味,顧名思義,川味多少會有辣椒的介入,雲貴川人多愛辣,歷史悠久的臘味也自然少不了辣的滋味了。
還有比較重要的區別就是製作方法,以川味燒臘為例,一部分燒臘是自然風乾的,只需要經過時間的配合就能把挑起食物中最原始的滋味,另一部分燒臘是透過熏製,煙燻的食物也是一種特別風味的美食味道,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做“川味燻臘”。
廣味燒臘的精髓其實在於“燒”字,而燒的技巧來說的話,一字記之曰:心。
從燒臘選擇的木料、掛爐的手法,再到憑藉老到經驗才能決定的火候,不用心絕對不能做出味道獨特的燒臘,完美的廣味燒臘都要經過每個美食匠人不斷的改良,這是一種值得珍惜的滋味。
燒鵝的製作非常考究,烘烤時,以優質木碳為燃料,待其燃到煙盡,適時翻轉鴨身,烤出的鴨鵝皮黃脆不焦、肉酥鬆軟、甜嫩離骨、非常可口。
川式臘味不單臘味的品種齊全,有雞、鴨、魚、鵝,豬肝等等,還利用了煎炸炒煮各種烹飪方式,平時我們的粵式臘味多數只是用來燜飯或者是配搭青菜炒一下,而川式臘味運用則得多姿多彩,說到川式臘味,不得不提這個青城山老臘肉啦。青城山老臘肉採用的原料是農家養的豬,透過青城山特色的淹制方法制作而成的。青城山老臘肉的最大特點就是肥而不膩,肉質乾爽,味道濃郁。民間一般在冬至節前後,選用上好的新鮮豬肉,切成約8斤的長條,然後塗上鹽、糖、香料等淹制7天,再用柏樹枝的煙燻上1天,然後晾乾就可以了。這種臘肉的存放時間最長,甚至可以放上3到5年啊。
廣式燒臘,是很多人心儀的美食之一,其中燒鵝和燒鴨最受人喜愛,但兩者價格、風味上都差別很大。市面上有一些不良商家在謀取利益上昏了頭,常常用燒鴨代替燒鵝出售給消費者的現象不少見。為避免廣大食客們上當受騙,今天跟大家介紹燒臘中燒鵝燒鴨的區別,不想再被忽悠的朋友們,一起來圍觀吧!
其實燒鵝和燒鴨無論從賣相、紋理、味道、肉質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們從各個方面介紹燒鵝和燒鴨的區別。
看頭頸:
鵝的頭部會有明顯的髻,公鵝比較大,母鵝比較小。鴨子頭部沒有髻。且鵝的頸部,就是整條脖子部位,比鴨頸長得多。
看嘴巴:
鵝嘴巴比較尖,鴨子嘴巴比較扁。
看腿:
鵝腿比較長,鴨腿比較短。如果買燒鵝,左腿更好吃,因為鵝休息時是用左腳單腳站立,右腳屈縮著,左腳的運動量就多於右腳,肉質就會比較結實,有層次感。而鴨子休息時伏於地面,因此鴨子的左右腿口感上沒有分別。
看錶皮紋理
燒鵝的表皮偏深褐色,有點深紅色,燒鴨的表皮棕咖啡色,沒有燒鵝那麼紅。燒鵝的表皮紋理細,鴨子比較粗。買燒鵝時,不要選擇皺皮的,因為皺皮的燒鵝往往皮不脆。
脂肪度不同:
燒鵝燒時油分被充分逼出,油脂豐富,因此表皮酥脆幹香。鴨子沒有鵝那麼肥胖,油分也不如鵝多,所以燒製後也沒有燒鵝那麼油香。(上燒鵝下燒鴨)
燒鵝和燒鴨肉質區別:
燒鵝吃起來皮脆幹香,肉質細嫩。燒鴨則肉質比較厚實,很多燒鴨皮水不好,燒製後更是表皮不脆。(上燒鵝下燒鴨)
燒鵝和燒鴨味道區別:
鵝比較肥胖,燒製後油香味很濃。燒鴨有肉羶味,多數是因宰殺處理不當,或是填料不好所致。
燒鵝,從頭到腳都是寶,好吃的部位是鵝腩,就是腿對上的位置。因為燒鵝時是直掛著燒的,鵝肚子裡填料和醬汁向下流,全部徐積聚於腿部以上的鵝腩位置,因此這個部位味道最香濃。而且,母鵝肉質比公鵝嫩滑美味。
對比以上燒鵝和燒鴨的區別,你能輕易分辨出兩者了嗎?其實不管是燒鵝還是燒鴨,個人口味不同,有人愛吃燒鵝的油香味濃,有人喜歡燒鴨清香鮮美,好多廣式燒臘店常常是燒鴨賣的比燒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