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理的徒弟

    您是天下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隔代帶孩子的最好榜樣,最佳楷模!

    常言道,隔代親――正是這三個字,導致孩子的嚴重溺愛,無原則嬌慣,最終葬送掉不計其數的孩子一生!

    孩子一生的基本思想觀念和日常習慣在3歲初步形成,6歲前大體穩固,12歲之後就已經很難改變,因此,6歲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您抓的正當其時!而且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正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做得好!

    願天下父母也能夠像您一樣不但愛孩子,而且會正確地愛孩子!

  • 2 # 艾比利7592

    非常對啦!

    現在好多孩子自己的獨立能力很差,有的都讀小學了還要家長幫忙穿衣服,吃飯還要喂,這種現象真的很令人擔憂啊!

    其實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定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就要養成一種好的習慣,讓孩子自發的願意這樣去做,並且自己想做的更好。

    另外,您一人帶倆外孫肯定也是非常辛苦的,假如事無鉅細你都包攬下來,估計一天下來,您得累得夠嗆。讓倆孩子能自己動手的自己動手那樣不但大人可以輕鬆些,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相互比較,相互競爭,比比誰做的更好,誰做的更快,那樣的話也能促進孩子的成長!

    何樂而不為?

  • 3 # 鑾坤

    先說我的觀點三歲和五歲,要求他們穿衣,洗手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這也是他們這個年齡可以獨自去完成的事。

    從小讓孩子適當的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我們這個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巨嬰太多,巨嬰的形成就是因為從小什麼都不讓孩子去幹造成。

    說來也巧,剛好有一個三歲和一個五歲的孩子在我這裡過暑假。他們來的時候是什麼都不幹的,我覺得這麼大的孩子怎麼連穿衣服都不會呢。

    所以我就開始教哥哥穿衣服,其實孩子學起來是很快的,才教了兩次,哥哥就學會穿衣服了。

    更神奇的事在後面,我開始是沒有教妹妹穿衣服的,妹妹剛到三歲,我開始是認為可以晚點教。

    誰知道哥哥學會穿衣服後,他每次自己穿衣服,我們就會誇哥哥,被妹妹看在眼裡,她居然主動要求教她穿衣服,而且學的也很快。

    現在兩個小孩每次都會自己主動穿衣服。

    所以好的習慣是可以互相傳染的。

    當然我覺得孩子已經動手做事是一方面,還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孩子做事時的語氣和態度。

    我們可以很溫柔的教孩子,也可以很嚴厲的教孩子,我們可以用命令的方式讓孩子幹活,也可以用請求的方式讓孩子幹活。

    可能結果都是孩子參與到了做事當中,到這兩種方法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影響。

  • 4 # 騎夢飛翔

    做的真好,現在難得找到你這種姥爺了,孩子好些行為習慣就是要從小養成,好些老人就只會一味溺愛孩子,有球必應,也就是常說的隔代親,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幼兒時期的教育核心就是習慣養成,這個時期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將來將會受用一生。幼兒時期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間,父母家長又起到引導和示範的作用。將孩子雕琢成什麼樣子,都要家長下功夫。

    1首先從培養孩子的自立開始,自立的意識就是透過穿衣、穿鞋、刷牙、洗手、洗臉這些小事慢慢的積累的,透過這些小事循序漸進慢慢的養成勞動習慣。讓孩子從小就熱愛勞動,自信的自己掌控生活。

    2其次培養孩子的規則習慣,吃飯要等家人都到齊了才可以吃,垃圾紙屑等東西不可以亂丟等,要讓寶寶明白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從小就讓他明白沒規矩不成方圓,凡事都有規則來遵守的。

    3再有就是語言和社交習慣的培養,從小教會寶寶懂禮貌、有教養、舉止文雅,見到小朋友要問好,見到長輩要叫,不說髒話,不罵人。這樣才能更好的跟小朋友玩和交流,友好的相處,孩子也更樂於跟別人交流,從小培養高情商。

    總之,寶寶的行為習慣的培養是離不開父母的,父母是寶寶最好的老師,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在寶寶面前做表率,將寶寶教育成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行中你最喜歡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