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暴民”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而產生的新詞,但網路暴民的覆蓋面和產生的影響已經到了讓人害怕的地步。
網路暴民事件中,發生較早,較為突出的,莫過於2006年的“銅須門”:
2006年4月12日的深夜, “鋒刃透骨寒”在網上發帖稱,其結婚六年的妻子,由於玩《魔獸世界》並加入了“刀鋒透骨寒”公會,和公會會長“銅須”在一次聚會後,發生了一夜情。
從貓撲到天涯乃至整個網路,到處都是對這對“姦夫淫婦”的道德譴責,甚至有人釋出“江湖追殺令”,形成萬人追殺“銅須”的局面。
很快,“銅須”的真實身份就被人肉出:其求職簡歷、家庭電話、手機號、學校電話,以及事件女主人公“幽月兒”的照片都被公佈在了網上。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銅須”只能回到廊坊家中,儘管他一直避免媒體採訪,卻避不開網路的聲討。每天都接到各種騷擾和恐嚇電話。
但最後,“鋒刃透骨寒”卻發出了一個帖子,稱所有的事件為杜撰。此次“網路群體暴力”
事件被稱作“銅須門”。“銅須”由此成為網路暴力最大的受害者。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網路暴民呢?
這和社會的群體性特徵密不可分。
我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類社會,是由許許多多的群體組成,小到家庭,大到國家與國家的群體聯盟。
這些群體,大多數都是因為共同利益、共同觀念、相似心態而產生聯絡。
當你的文章或發生的事件不對他們的味口,他們就會群起而攻之,“例如你談房價要漲,買不起房的要攻擊你,當你談醫院收費貴,醫生就會來攻擊你,當你談同性戀,自然同性戀者都會來攻擊你。他們可能用最惡毒的語言來謾罵你,進行人身攻擊。雖然,醜惡有時在網上也會得到一致的討伐,但這種討伐並不一定具有理性的判斷。”
“如果從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地方等方面來進行劃分,處於優勢的地位人相對於那些處於劣勢地位的人而言大致上具備更強的資訊獲取和分析能力,他們能夠更好的將計算機與因特網做為一種工具而加以利用使之成為有效的資訊獲取手段。
而與之相對的,另外一些人,當因特網成為一種工具,理性,主體成為了網路的奴役。很容易盲從,被煽動,他們能夠接收到大量的資訊,但是無法過濾和分析這些資訊,並且由於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話語權的喪失與不被人關注,表達的慾望更為強烈,而虛擬的網路更是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空間,於是在個人或者群體的煽動下很容易形成更大群體的語言暴力行為。”
網路暴力事件,實際上可以區分為兩種情況,而簡單的概況起來,就是違法的,和不違法的兩種。
違法的情況是:惡意制裁、審判當事人並謀求網路問題的現實解決;透過網路追查並公佈傳播當事人的個人資訊(隱私),煽動和糾集人群以暴力語言進行群體圍攻;在現實生活中使當事人遭到嚴重傷害並對現實產生實質性的威脅。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透過法律途徑合理維護自身的利益。
很多網路“噴子”,並不是只在一個人的文章下噴,而會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地方宣洩。
如果有一種軟體,能夠像舉報騷擾電話一般,一旦發現這種出口成“髒”的暴民,就立即舉報。
連續受多人舉報者,踢出相關的論壇或者社群 。那麼網路環境,應該會更為純淨了。
綜上,遇到網路暴民,一是訴諸法律,一是合理舉報投訴。
當然,你也可以無視他們,要知道,只要發表意見,必有不同迴應。
任何人,在享受言論的自由的樂趣同時,也要做好被其所傷的充分心理準備。
“網路暴民”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而產生的新詞,但網路暴民的覆蓋面和產生的影響已經到了讓人害怕的地步。
一 類似事件回顧網路暴民事件中,發生較早,較為突出的,莫過於2006年的“銅須門”:
2006年4月12日的深夜, “鋒刃透骨寒”在網上發帖稱,其結婚六年的妻子,由於玩《魔獸世界》並加入了“刀鋒透骨寒”公會,和公會會長“銅須”在一次聚會後,發生了一夜情。
從貓撲到天涯乃至整個網路,到處都是對這對“姦夫淫婦”的道德譴責,甚至有人釋出“江湖追殺令”,形成萬人追殺“銅須”的局面。
很快,“銅須”的真實身份就被人肉出:其求職簡歷、家庭電話、手機號、學校電話,以及事件女主人公“幽月兒”的照片都被公佈在了網上。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銅須”只能回到廊坊家中,儘管他一直避免媒體採訪,卻避不開網路的聲討。每天都接到各種騷擾和恐嚇電話。
但最後,“鋒刃透骨寒”卻發出了一個帖子,稱所有的事件為杜撰。此次“網路群體暴力”
事件被稱作“銅須門”。“銅須”由此成為網路暴力最大的受害者。
二 產生原因那麼,為什麼會產生網路暴民呢?
這和社會的群體性特徵密不可分。
我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類社會,是由許許多多的群體組成,小到家庭,大到國家與國家的群體聯盟。
這些群體,大多數都是因為共同利益、共同觀念、相似心態而產生聯絡。
當你的文章或發生的事件不對他們的味口,他們就會群起而攻之,“例如你談房價要漲,買不起房的要攻擊你,當你談醫院收費貴,醫生就會來攻擊你,當你談同性戀,自然同性戀者都會來攻擊你。他們可能用最惡毒的語言來謾罵你,進行人身攻擊。雖然,醜惡有時在網上也會得到一致的討伐,但這種討伐並不一定具有理性的判斷。”
“如果從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地方等方面來進行劃分,處於優勢的地位人相對於那些處於劣勢地位的人而言大致上具備更強的資訊獲取和分析能力,他們能夠更好的將計算機與因特網做為一種工具而加以利用使之成為有效的資訊獲取手段。
而與之相對的,另外一些人,當因特網成為一種工具,理性,主體成為了網路的奴役。很容易盲從,被煽動,他們能夠接收到大量的資訊,但是無法過濾和分析這些資訊,並且由於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話語權的喪失與不被人關注,表達的慾望更為強烈,而虛擬的網路更是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空間,於是在個人或者群體的煽動下很容易形成更大群體的語言暴力行為。”
三、應對方式網路暴力事件,實際上可以區分為兩種情況,而簡單的概況起來,就是違法的,和不違法的兩種。
違法的情況是:惡意制裁、審判當事人並謀求網路問題的現實解決;透過網路追查並公佈傳播當事人的個人資訊(隱私),煽動和糾集人群以暴力語言進行群體圍攻;在現實生活中使當事人遭到嚴重傷害並對現實產生實質性的威脅。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透過法律途徑合理維護自身的利益。
而對於不違法的肆意謾罵,我個人認為,相關網路可以設定許可權及舉報機制。很多網路“噴子”,並不是只在一個人的文章下噴,而會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地方宣洩。
如果有一種軟體,能夠像舉報騷擾電話一般,一旦發現這種出口成“髒”的暴民,就立即舉報。
連續受多人舉報者,踢出相關的論壇或者社群 。那麼網路環境,應該會更為純淨了。
綜上,遇到網路暴民,一是訴諸法律,一是合理舉報投訴。
當然,你也可以無視他們,要知道,只要發表意見,必有不同迴應。
任何人,在享受言論的自由的樂趣同時,也要做好被其所傷的充分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