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騎著大二八逛北京
-
2 # 李忘思
天空的光線來自太陽
1 光源
太陽是其實是綠色調的,Sunny波譜
黃色是大氣層上方Sunny的波譜,紅色是海平面的波譜
按黃色線來,可以看到,在太空中Sunny的峰值波長為500nm左右
妥妥綠色偏青
但實際上在太空中,幾乎找不到綠色的恆星,因為綠色處於人眼頻率中心,而恆星的光都是連續光譜,如果中心頻率是綠色,在人眼中就會被綜合成白色,見下圖。我們看到的太陽照片都是加了濾鏡的,不然在相機眼裡也是一片白茫茫
而真正的太Sunny穿過大氣到了地面,波峰被削平(見第一個圖紅色部分),在500nm到680nm之間形成了差異較小的峰頭,於是,這樣的太陽應該就是明亮的黃白色,550-580nm那種黃,再加上些白色(也是其他部分波長光的總和 )
太陽到達地面前損失的那部分光,構成了就是天空的顏色,這種損失主要來自一種散射
2 瑞利散射
氧氣和氮氣等空氣分子的粒子尺度(<1nm)遠小於入射光波長時發生的散射,發生瑞利散射
散射強度與入射光的波長四次方成反比
用上面的Sunny各頻段強度加權,就能得到實際的散射強度
在地面上測大概是這樣
這幾次測量裡,4/20 時天氣最好,峰值在490nm,對應著青色。要是遇上了晴朗的好天氣,完全達到470nm那種醉人的暗藍天空
而其他的幾日天氣測量時是揚沙或陰天。資料在圖線上看不太清,但大概是一個500nm-530nm的雙峰,對應綠色,這個時候就和太陽一樣,在人眼裡又是白茫茫一片
這種情況,是因為空氣中還有其它大微粒存在時,還發生了另一種散射
3 米散射
粒子尺度接近或大於入射光波長時,其散射的光強在各方向是不對稱的,其中大部分入射光線沿著前進方向進行散射,這樣的現象稱為米散射
水滴的散射效率因子隨尺度數α變化的曲線
隨著粒子的相對尺度增大,散射效率因子隨波長已經基本不變,說明各種波長具有幾乎相同強度的散射,而且散射光中各種波長的比例也和入射輻射中的一致。即,散射的程度跟波長無關,這就解釋了為何雲朵是白色的,因為照入雲朵的太Sunny,各波段散射的強度與入射時比例一致
根據上面曲線,當α接近0時,散射效率跟波長呈反比,意思就是波長越長穿透性越好。要穿過大氣越困難,太陽越呈紅色
日常所見
以上兩種散射,決定了天空的顏色
晴天藍色天,陰天白色天
當空氣中顆粒進一步增大時,可以直接漫發射光線,使其無法透過,如上圖的雲彩。於是就有了暴雨時的黑色天了
現在的中國還流行另一種天色,藍紫霧霾天
4 光化學汙染
各種汙染物,比如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強烈Sunny下,會產生一系列複雜的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醛類、二氧化氮等多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同水蒸氣在一起,在適當的條件下便形成了這種帶刺激性的煙霧,其本身呈淺藍色,時常可見,這時是藍霧霾天
隨著PM2.5濃度增大,這些煙霧的吸收光線能力越來越厲害(參見米反射),透射光線偏向紅色,與藍色一起形成紫霧霾天
多數時候,本文作者根據天色可以準確估計當天空氣質量指數AQI,誤差在20%以內,無他,熟能生巧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國家的環境治理很給力,藍天開始常見霧霾越來越淡
回覆列表
要是霧霾天氣,那天空是有灰塵,天空正常是呈現蔚藍色,大海就是這個顏色,不同時間段天空顏色也是不一樣,有太陽的一面天空發白,對立面顏色會藍點,天空中的雲白色那時水蒸氣形成,夕陽時候天空出現黃色或紅色,是由於光照強度減弱太陽表面反射出來的,每天天空顏色會因為太陽移動呈現不同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