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千世界聽我說

    其中澶淵之盟、關南誓書與契丹(也就是遼國)有關。最為知名和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澶淵之盟,它發生於宋、遼之間,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至今仍然得到人們的廣泛討論。不過,儘管澶淵之盟看上去是個實實在在的不平等條約,許多人卻認為它對於宋朝來說並不算是吃虧。那麼,在澶淵之盟中,到底是誰吃了虧,而誰又佔了便宜呢?

    遼朝統軍蕭撻凜恃勇,率數十輕騎在澶州城下巡視。宋軍大將張環(一說周文質)在澶州前線以伏駑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頭部中箭墜馬,遼軍士氣受挫,蕭太后等人聞撻凜死,痛哭不已,為之“輟朝五日”。《遼史》載:“將與宋戰,(蕭)撻凜中弩,我兵(遼兵)失倚,和議始定。或者天厭其亂,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時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準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盟約訂立時間及代表:】 雙方於十二月初達成停戰協議,宋廷方面由曹利用負責與蕭太后談判。於次年初與遼訂立和約. 【影響與意義:】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最後依靠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貢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萬萬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之後,北宋邁向顛峰--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据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 2 # 1閻浮檀金

    遼宋唯一和談就是澶淵之盟

    宋遼雙方達成的主要內容如下:

    1、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2、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3、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4、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 3 # 醬爆旅行記

    宋朝和契丹(遼國)只有一次議和,那就是澶淵之盟。

    地點:澶州、(今河南濮陽),宋朝又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條件: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

    雙方代表人物:宋真宗、寇準、蕭太后、遼聖宗

    1004年,遼聖宗、蕭太后率兵二十萬大舉南侵。兵鋒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陽),東京危急。宋真宗畏敵,準備遷都南逃,在宰相寇準等人的促使下親臨前線澶州,宋軍士氣大振。當遼軍攻城時,宋軍將領一箭射死了遼軍統帥。遼初戰不利,統帥陣亡,又有後顧之憂,因此主動提出和談。宋真宗本就無心抵抗,聽到遼軍和談的要求,就不顧寇準等大臣的反對,同意與遼議和。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遼以白河溝為界,史稱“澶淵之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烤箱叉燒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