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茹欣似悅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舉者劉蛻曾在一篇文章中訴說了赴舉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長安近四千裡。膝下無怡怡之助,四海無強大之親。日行六十里,用半歲為往來程,歲須三月侍親左右,又留二月為乞假衣食於道路。……況有疾病寒暑風雨之不可期者,雜處一歲之中哉!是風雨生白髮,田園變荒蕪。”劉蛻所說的“半歲為往來程”,雖然訴說了趕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間巨大的經濟壓力。半年間不僅收入全無,還有旅途車馬費、旅店費、飲食等盤纏,是一筆大開支。古代考試還有一項開支,學生考試用的每套試卷都由考生來支付,加上置辦一些考試裝備,如脂燭水炭、餐器、衣席等,加起來不是小數目。

    古代書生們參加科舉也是一層層選拔的,其艱難程度遠超現在的高考等考試,科舉在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主要分為四級,最低一級的是院試,透過之後便可以成為秀才。往上就是鄉試,通過了就是成為了舉人,能做到這點就已經很難了。接著就是會試,能過透過這個就是貢士。最高階就是殿試,這是由皇帝親自主持,這時飛黃騰達的最後一步,他們一直堅持的八股文轉換為財富的最後一步。

    不過古代交通極為不便,書生一級級參加考試,他們需要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來準備,而這準備時間絕大部分是放在趕路上。一般的窮書生他們沒有過多的金錢來支援自己在京都帶很長時間,所以他們就要算著時間趕路進京。不管他們是有點錢的租個代步工具(牛車、馬車),還是自己沒錢趕路進京的都會背上一個書箱,並且箱子上都會插上一杆旗。對於書箱都知道,裝書在路上或者到了京都準備看的,而那旗子並不是拿來擋太陽的,其實有一個非常大的作用的。

    書生離家參加考試,那時的交通根本不能做到朝發夕至,所以他們就需要慢慢趕路,在趕考的路上面臨的困難不比他們參加考試來的簡單。對他們威脅最大的還是路上的強盜,沿途的猛獸,但是強盜很少會對這些書生下手,原因有三:

    一、趕考時,他們箱子上的旗子就是暗示他們是接受皇帝的旨意參加考試的,他們是在編制內的人,反過來說就是他們要是失蹤了,官府是會追查的,因此這些強盜儘量少去惹他們;二、能夠一兩個人趕考的肯定是沒什麼大名堂的,他們身上帶的盤纏最貴的應該就是他們的書了,強盜搶來難道補充自己的知識不成?三、能夠趕路去參加考試的,說明成績還不錯,這要是搶了他們的錢,然後他們考出了什麼名堂,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要是他們加官進爵回來,把這些強盜給剿滅了,強盜們豈不是自討苦吃,財物沒劫多少,最後還被人一鍋端了。

    所以,古代很少有強盜願意劫窮書生,揹著強盜們完全不要的“黃金屋”,身上又沒什麼錢,他們劫來還不夠人工費的。不過倒是那些美豔妖精喜歡這些文弱書生,可能“各取所需”吧。

  • 2 # 六千年

    過去的封建社會,人們出門都喜歡背一個錢褡或者是一個箱子,特別是一個箱子,對於長期出門在外的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簡直就是自己的全部身家。

    比如說進京趕考的遠方學子,在大唐開科舉之後,朝廷的三年一次大試,許多遠離京城的秀才們,從家裡出發,一路上奔波,到了京城少則三月多則半年,這麼長的時間,個人的衣食住行全靠這個行李箱,箱裡得有雨傘、衣服、針頭線腦、筆墨紙硯、金銀細軟,臨時被褥等。路上行走累了可以坐在這個箱子上歇息。可見這個箱子對於趕考的學子有多重要。

    再說唐朝以前的遊方僧人,打扮和這些個趕考秀才差不多,因為聯通不便,幾乎全靠兩條腿走遍天下,於是這個箱子就好似自己的一個移動的家。這種發明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汽車後備箱。

    俗話說得好:出門餓不餓帶乾糧,冷不冷帶衣裳。出門的行李家當就是一個箱,箱子裡的乾坤大的很。比如西遊記裡面沙僧就挑著一個箱子,誰也不知道里面裝的啥;東晉和尚發顯西遊取經背的也是一個箱子;上京趕考的也是揹著一個箱子。

    所以說:箱子雖小乾坤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白色T恤衫越洗越舊又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