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種瓜得花丶
-
2 # 山村有猿
一、吳茱萸需肥特性
吳茱萸是最喜光的小喬木,一般2-3年結果,5-15年盛果期。
1.吳茱萸樹體具有儲藏營養的特性 吳茱萸的花芽分化和開花結果是在兩年內完成的。且吳茱萸的樹體具有儲藏營養特點,前一年營養狀況的高低不僅影響當年的果實產量,而且對來年的開花結果有直接的影響。研究表明,吳茱萸早春萌動的最初幾周內,主要是利用樹體內的儲藏營養。因此,前一年的秋天吳茱萸體內吸收積累的養分多少,對花芽的分化和第二年的開花影響很大,進而影響吳茱萸的產量。在吳茱萸的施肥調控方面,要有全域性的觀點,吳茱萸果實收穫之後仍要加強肥水管理。
2.吳茱萸的根系特性? 吳茱萸的根系較淺,吸收根主要分佈在10-30釐米;但根系較發達,側根和鬚根較多,吸收養分的能力較強。為防止根系過於上浮,影響樹的固地性和抗旱能力,在吳茱萸施肥中應注意適當深施,或深施與淺施相結合。
3.吳茱萸的營養特性 ?吳茱萸的幼樹生長較旺,吸收能力也較強,對氮素的需求不是太多,若施用氮肥較多,易引起營養生長過旺,花芽分化困難。進入結果期晚,容易引起生理落果。進入結果盛期後,根系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而樹體對養分的需求量又較多,此時如供氮不足,易引起樹勢衰弱,抗性差、產量低,結果壽命縮短。因此,吳茱萸在營養的需求上,幼樹以磷肥為主,配合適量的氮肥和鉀肥,以誘根長樹為主。進入盛果期後,施肥的重點是使吳茱萸的枝稍生長和開花結果相互協調,在施肥方面以氮肥和鉀肥為主,配施一定數量的磷肥和微量元素。
二、吳茱萸對主要營養元素的要求:吳茱萸對三要素的需要以氮、鉀為主,對磷需要量較少。
氮:吳茱萸新梢生長量大,果氮素較敏感,幼樹及初結果樹氮素過多易引起新梢徒長和延遲結果,加重生理落果,要適當控制氮肥施用量。隨樹齡增大及產量增加,需氮量也增加。氮素不足時,新梢生長量小,枝條細而短,影響花芽分化,同時果實小,色澤差,品質低,枝與芽抗寒力下降。
磷:吳茱萸需磷量比氮、鉀少,主要作用是使傳粉受精良好,增加果實含,缺磷時果實晦暗,肉質:吳茱萸需鉀多,鉀充足時果個大,缺鉀時,果實小、畸形、早熟。
需肥量:一般每生產100斤果,需純氮0.4公斤,磷0.3公斤,鉀0.5公斤。吳茱萸的適宜施肥量和氮、磷、鉀的比例,應根據品種、樹齡、樹勢、產量、土壤肥力、肥料性質、氣候條件等因素而綜合分析決定。
-
3 # 車城小哥
春季萌發前施一次腐熟的人糞尿,施肥量隨樹齡而定,三年生每株施速效高氮力亨水溶肥50克,在距植株48釐米左右開環狀淺溝施下,覆土,或者直接用施肥槍施入。
7月開花結果前,施一次速效磷鉀肥,冬季追施一次堆肥(或河泥、人糞尿)、草木灰等,培土防凍。樹高100釐米修技,春秋兩季剪去頂心,形成一定型樹冠,有利生長和結果。
回覆列表
你好,根據你提出的如何給吳茱萸施肥的問題,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請酌情參考:
在幼苗期間施肥
一般種植吳茱萸都會選擇在年終播種,到了七月份左右就可以給幼苗進行施肥了,按照氮、磷、鉀各佔百分之三十三的比例進行復合肥調和,每畝施肥15到20千克即可,時隔四個月後在施肥一次就可以讓幼苗正常生長;
單株施複合肥約300克,施肥後覆土,每年施肥兩次,年中旬四五月分施肥一次,到了十月份左右再次施肥即可保證植株有足夠的能量抵禦寒冷。
在成年期間施肥
在第一次春季開花前,每株施肥腐熟人畜糞尿20千克,第二次在施肥在六七月左右,每株施腐熟人畜糞尿20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第三次在秋季採果後,每株施土雜肥30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
往後施肥按照一年兩次進行即可保證植株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