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丈人2

    孔子創立了“儒”家,孟子完善和繼承了儒家文化,使“孔孟之道”成為一種思想體系,從而讓“儒”發展為中華文明的基礎。儒家思想經歷了後人兩千多年的解讀,衍生出許多流派。後世的朱熹、王陽明等,就是這些流派中的翹楚,他們的學說是根基於“儒”這棵大樹的果實。王陽明晚年所述的“四句教”,是對“孔孟之道”的踐行心得:“無善無噁心之體”是對世界觀的認知,“有善有惡意之動”是對人生觀的探索。“知善知惡是良知”則闡述了心學的價值觀。“為善去惡是格物”提出了“儒學”行事的方法。他認為“知行合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人處事只要“心之德本無不明也,故謂之明德。有時而不明者,蔽於私也。去其私,無不明也”。王陽明以“心學”在中國哲學和文化史上獨樹一幟,使“孔孟之道”與老子道學之間相互融合,由此中國哲學體系更加完善,“四句教”則是其哲學的核心表述。

  • 2 # 我比懂王懂

    孔孟思想核心是“仁”,克己復禮為仁。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仁者治國。“禮”,禮儀之邦,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德”,“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以德服人。“孝”孝敬父母長輩,長幼有序,為長輩效勞,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請長輩享用,這些還不是孝的全部。對長輩的孝應發自內心,表現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愛和悅的容色,三綱: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以等級名份教化社會的觀點被稱作“天理”,成為 禁錮人們言行的桎梏。如違犯封建倫理綱常,即被視為“名教罪人”。

    王陽明“立徳”“立功”“立言”。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學士,精通是三學,文武雙全。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今天在浙江餘姚有一個“四碑亭”,有一個紀念王陽明的碑亭。人稱王陽明是“治學之名儒,治世之能臣”。

    王陽明心學又是一門實用的哲學,它告訴了我們極易被我們忽略的真理,同時也為我們每個人規劃出了一張完美的、直觀的人生路線圖。

    王陽明心學脫離了封建思想的束縛,成為“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 3 # 夢中低語Whisperd

    其實很簡單,只是你沒好好讀“傳習錄”,或是讀的版本有問題。陽明先生認為,若是一心為善,販夫走卒也能成為聖人。

  • 4 # 蘭質蕙欣閱讀成長

    仔細看了大家的回答,

    覺得

    王陽明之所以不被眾人知道得那麼普遍,

    可能是覺得曲高和寡?

    目前為止接觸到少兒的圖書,

    王陽明的書很少看到兒童插畫版本,

    接觸到也是在歷史課本里面簡單的幾行。

    或者後來自己看到書中介紹,

    感興趣了才尋來看看。

    完全不像孔孟,

    從小就出現在課本里面,

    類似:孟母三遷,子不學斷機杼,論語要背誦……

    如果不是看了明史,

    對王陽明的瞭解可能還不如古裝劇常演的幾個皇帝多。

    所以,推廣的力度,決定知名度吧。

    有人說怕太多王陽明不好統治,可是就算給大家多推廣了,也不可能人人都能成為王陽明吧?

    從小目標設定得高一些,

    小朋友們多一些牛人的榜樣,

    總歸是一件好事吧。

  • 5 # 魏東雙

    陽明心學是對儒學和理學的突破和反思,彰顯自我與個性,類似並超越於西方的實驗科學。

    封建專制下因與官方形態相左,陽明心學註定不會被朝廷發揚推廣,王守仁本人也不會被尊封為聖人。

  • 6 # 毛彥民

    王陽明的學說,主要是修練的功夫。這世界很浮躁,很少人願意腳踏實地修練自己的心。人們都在物質利益和名譽場上急於求成。

  • 7 # 木欣欣工社

    王陽明的心學是最典型的唯心主義哲學,與辯證唯物主義南轅北轍,所以你在正式官方教育中看不到。直到近幾年才又興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IG晉級S8總決賽,UZI卻尷尬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