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雅家居
-
2 # 顛覆思想
相信一分錢一分貨,好的東西是有價值的,很多人認為暴利,其實不然,每一個產品都跟它的房租,水電,人員工資,售後服務掛鉤,單一算一件產品的材料和加工費是不合理的。同樣一件產品在地攤上和商場裡賣的價格不一樣就是這個原因。再有就是品牌上的區別,同質量同品質的同一類產品價格上差距也很大,就是一個品牌大小的問題,很多案例就不一一列舉了,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謝謝邀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3 # 阿姚在工地
1、根據你的描述好像是在類似家博會這種活動的價格,如果是的話,其實是因為本身這種活動就需要商家的很多資金,自然其所有價格都會比正常售價高,這樣會讓你覺得這次活動的力度很大,在這種環境中比較容易促成你下單。
2、同一種裝修材料的價格區間確實很大,但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如果你拿來仔細比較,就能明白為什麼會有價格差。
3、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見的甩貨,就是之前的庫存,或者款式也淘汰了,所以會在價格上面有很大差距。
你關注,我關注,明天我就能出道
-
4 # 品彙家居
水分一詞是用來比喻某一情況中夾雜的不真實成分。我的解釋專業不?剛剛百度的。如果單單形容買賣價格我覺得不是很恰當。在這裡我要多說幾句,順便也解釋一下這些“水分”是怎麼回事。
根據題主描述,一臺整合灶標價12000,活動價8800,最後成交價7480,就感覺這家店好黑啊!便宜這麼多就賣,利潤很高吧。其實這只是店面營銷的一個方法,給顧客一種心理暗示,感覺自己來的正是時候,產品正好有活動,便宜,趕緊買吧。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專賣店都是標價折扣賣,你還可以講價。如果有建材聯盟或者家博會等這樣的大型活動,都是直接活動價,而且有的還有保價,這個價格不是最低也差不多 ,參加這種活動一般都不講價。
那麼問題來了,商家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會高報價,低成交,這就要問消費者了。無商不奸的理念深入人心,總覺得自己買的東西貴,被坑了,下面舉例說明一下。
假如一臺整合灶成本3000元,我要保證500元的利潤就要賣到3500元,試問,如果我標價3500元能不能賣出去,哪一個顧客不還價,哪一個顧客會認為我只賺500元,所以標價要3500以上,給顧客留有殺價空間, 顧客有滿足感 ,你有利潤,皆大歡喜。商家標高價,顧客殺價,這就是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惡性迴圈。
至於“水分”一說不在乎就是商家套路多,賺的多。請問,做生意的不都是為掙錢嗎?我把貨給你弄過來,再不掙錢賣給你,圖啥?不掙錢還不如去上班,又不用操心工人工資,房租水電,售後維修,多省心。反正那些整天說自己不掙錢的店鋪一直開著,賠錢處理的條幅一直掛著,好嗨哦!
產品價值決定產品價格,所以買東西砍價是正常的,但是不要總想著買到又便宜又好的,會買不如會賣,往往上當的就是這些人。自己琢磨吧!不在多說。
碼字不易,路過的留下你的痕跡,接受批評和建議!
一個整合灶標價為12000元左右,活動價為8800元,成交價為7480元。一個熱水器活動價為4669元成交價為3480元。重型推拉門標價為1480元㎡成交價為1000㎡……這些價格真讓人無語真不知道到底多少價格才不會上當。
回覆列表
裝修材料水分知多少?
這是一個事關經濟學、心理學的問題。
從題主舉的幾個例子的成交價格來看,如果是中高階品牌的話,商家的利潤率並不高,並不存在上當的問題。對很多人來說,防止購買到假冒偽劣是更應該注意的事情。首先報價高,折扣高是營銷的需要。不少客戶群體都認為裝修建材、家電行業是暴利,因此作為銷售方需要預留足夠多的砍價空間。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價格歧視,注意這裡的歧視不是貶義詞。價格歧視簡單說來就是同一商品以高中低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客戶群體。
當然,有的品牌的商品報價、折扣率相對固定。這樣一來也是營銷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維護品牌形象。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裝修業主在選購裝修材料、家電時需要提前做足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