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澹奕

    恰恰相反,印象中的俄羅斯冰天雪地可耕地不多,然而俄羅斯糧食產量事實上還是位居全球前列的,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2017年,俄羅斯的糧食產量超過1.3億噸,出口量超過47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俄羅斯每年也會進口一定數量的糧食,然而並非本土糧食供應不夠,而是為了平衡貿易與特定需要,比如有些農作物在俄羅斯無法生存所以需要進口。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大約250萬平方公里適合開發農耕。然而因為開發不足,僅僅有120萬平方公里是真正意義上的耕地,大約佔據總面積的7%左右。即便如此,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是夠夠的,畢竟俄羅斯人口不是太多,不需要那麼多的糧食。俄羅斯的小麥、玉米與土豆的出口量都位居全球前列。

    俄羅斯糧食大多對華出口,而進口的糧食大多來自於東南亞與美洲地區,主要以大米、大豆與燕麥、黑麥等為主。其實世界上很多的國家農業發展水平都與固定印象中不同,比如日本的糧食也能夠自給自足,日本進口的糧食主要以本土出產很少的小麥、大麥、大豆為主。

  • 2 # 熱土迷

    回答者問題之前,我想說兩個前提:

    1、現在的俄羅斯,包括以後的俄羅斯,都是世界級的糧食出口大國;

    2、俄羅斯需要進口糧食是在剛剛蘇聯解體的時候發生的,這個跟蘇聯人希望吃到中國的胡蘿蔔而被毛老人家一巴掌扇過去是不一樣的,後者主要是斯大林不遵守列寧歸還我們國土的“君子協議”!

    俄羅斯剛剛獨立的時候,為什麼需要進口糧食呢?

    1、遠東不讓華人進去開發,忙著跟我們“作對”,陳兵百萬,動輒核武器“伺候”;

    2、失去烏克蘭的黑土地,俄羅斯只能拿油氣去換糧食;

    3、但是烏克蘭的黑土地,在失去克里米亞之後,“離俄羅斯也不遠了”!

    俄羅斯雖然土地面積大,但由於所處緯度高,氣候寒冷和東部地區多為高原和山地,但是還是繼承了蘇聯在黑龍江流域沃野千里的黑土地,然而獨立前的俄羅斯長期作為蘇聯的戰略後方,並沒有大規模的開發經濟效益低附加值的農業,而是依賴於烏克蘭和中亞的糧食供給。

    黑土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 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區先後被開發成重要的糧食基地。

    黑龍江流域的黑土地

    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上俄羅斯對廣大的平原地區幾乎長期不予開發,以後肯定還會出現大量的肥沃程度不輸黑土地的農耕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處於烏克蘭大平原的東部,也就是頓河右岸的廣大地區也許是離俄羅斯“最近”的黑土地了....

    對此,你怎麼看?

  • 3 # 柳小慶

    前蘇聯只重視重工業,輕視農業生產的後果。

    俄羅斯進口糧食的時期應該是前蘇聯剛解體不久後的時期。我們知道地球的兩極除了南北極之外,曾經還有另外一個兩極:社會主義陣營的前蘇聯和資本主義陣營的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將一些傳統強國打的稀碎,但也使兩個超級大國脫穎而出。

    其中,前蘇聯在國內工業體系佈局時出現了隱患--過於重視重工業而輕視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所以,蘇聯的航天業,國防工業等發展的特別好,就算是解體後的俄羅斯僅僅繼承不完整的衣缽也早就了其可與美軍一較高低的軍事實力。繼承部分衣缽的烏克蘭也因此成為中國的坐上賓。

    但是,其農業生產就是佛性而為了,而且甚至還出現過這樣的傳說。中國也要發展自己的重工業,這就自然需要向蘇聯老大哥尋求技術援助。然鵝,老毛子竟然說你們還發展啥重工業啊,有我罩著你,要啥重工業產品我來提供,你們全心全意搞農業為我們提供農產品就行。高瞻遠矚心高氣傲的毛主席他老人家哪能受得了這個,直接就怒拒了。可見老毛子對農業的態度,所以蘇聯解體後,主要是重工業的俄羅斯不缺糧才怪。但現在別人可是糧食出口國,比較地廣人稀,稍微重視一下農業生產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女人擇偶的標準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