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靜自然涼177122761
-
2 # 蜜蜂開飛機
丁克族(英語:dink)是一個上世紀50年代興起於歐美國家,在80年代傳入亞洲的生活形態名詞,由英語dink音譯而來。
丁克族有一些普遍特徵:常見於發達國家和地區,夫妻雙方自願不生育,且雙方的收入和文化程度較高。
丁克族的關鍵在於夫妻同心,雙方都能接受終身無子女的生活。他們不想生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覺得世界太亂,社會競爭太殘酷,不希望孩子來世界上受苦,重蹈覆轍。
2.希望以事業為重,不想讓孩子影響事業的發展。
3.二人世界也很快樂,此已足矣。
4.養育孩子是一件很艱難的事,而且不一定有回報,世事難料,所以還不如不要孩子。
5.自己對生活還沒有把握的時候,不想要孩子。
7.覺得生活環境太擁擠,不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生養後代。
-
3 # 手機使用者52610939549
覺得孩子麻煩,自己兩個人多瀟灑,想玩則玩,想吃就吃,也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有孩子不行,為他或她考慮的事太多,甚至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牽掛,無論他或她多大,在父母眼裡都是孩子。
-
4 # 都市邊緣
這個問題,就如同人們常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作出一個決定都是有原因的。丁克一族不要孩子的原因相比也是各不相同的。下面,說個小故事吧。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公司有個部門主管,結婚後一直沒要孩子。每當別人問題,都說他們夫妻要做丁克一族,也沒有什麼理由就是喜歡二人世界,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有愛情就夠了。要個孩子反倒會打破生活的平靜,煩擾了二人世界。當時,他們夫妻二人可是別當做年輕人的表率被推崇的。不過事情總是發展變化的,又過了幾年,再聽到有關他們的訊息時,是他們生了一個女兒。當你再問他原因時,他會說兩個人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每天面對的都是一個人,如果再不要個孩子,他們就得離婚。
下面,在猜想下丁克一族不要孩子的原因:
第一,生活喜歡清靜,沒有過夠幸福的二人世界。
第二,逃避社會責任,不想承擔生養及教育孩子的責任。
第三,身體原因,雙方或一方因疾病不能生養,為了掩人耳目對外聲稱是丁克一族。
第四,經濟實力弱,二人工資剛剛夠養活自己,無力承擔撫養孩子的費用,對外聲稱是丁克一族。
-
5 # 千金芳
1.經濟
很多人是因為經濟而選擇了“丁克”,簡而言之就是窮,負擔不起養孩子的開支,所以選擇不要孩子。雖說這樣的想法過於悲觀,但起碼是對孩子負責的。若是沒錢還一直生孩子,不僅孩子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教育更是一個大問題,比起“丁克”也沒有值得讚許的。
2.孩子
有的父母會因為太愛孩子,尤其是媽媽。所以不忍心看到“脆弱”的孩子受苦。很多女人都認為有孩子後,身上的責任就重了,但時常會擔心孩子生出來有缺陷,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面對各種問題,而他們害怕自己沒有能力,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所以糾結過後,最終選擇丁克。這其實也是他們脆弱的表現,但知道對孩子負責是值得肯定的一點,比那些生了孩子後,卻讓孩子“自生自滅”的好多了。
3.追求自我
很多人為了追求自我,不想一輩子都為了孩子奮鬥,想要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老倆口相互陪伴,不想要因為孩子而失去樂自我,更想要一生都為自己而活,這樣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大概是覺得養孩子太費時間費精力吧,說白了就是不想付出這麼多,圖逍遙自在。你想,一個小生命從孕育到出生,再到上學,成家,都是得用金錢堆砌的,還要付出那麼多精力。當然,有這種顧慮的畢竟是少數,試想:老了怎麼辦?就算你有萬貫家財,衣食無憂,到時候身邊都沒有個說知心話的,看著別人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自己卻形單影隻晚景淒涼,是何等悲涼?再說了,人人都丁克,沒有後代,社會還能發展進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