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鳴

    這首寫詞的硬筆可以說過了一部分前期書者臨摹臨帖的階段,但是卻毀在了書法的第二部分。這裡分以下來說明。

    二、鈐章自有道。鈐章需要遵循整個書法的佈局,不能隨意。作品落款用姓名章或室名章鈐印,而且章印尺寸不能超過自己落款的寬度,否則就會有印章奪書法佈局的嫌疑,這副硬筆書法落款用的是姓名章,沒有問題。書法豎寫時,右上角是“引首章”,左下角是“壓角章”,這兩個鈐章常用;還有用在中間的叫做“攔腰章”,一般用在中堂或者條幅中,也會出現在書法作品的中間留白處,以起到呼應變化,穩正平衡的作用。用章忌諱兩章在一條直線上,講求變化對應。此硬筆書用了兩個“攔腰章”,且與引首壓角在一條直線上,就有點畫蛇的意味。鈐章是一門學問,如果初學,把握不住的話,建議只留壓角章,不會犯大的錯誤。

    三、繁簡自有道。繁體字是一個書者避不開的話題,但是如果通篇使用繁體書寫,就要注意自己寫的繁體字是否正確規範。這副硬筆中有繁體有簡體,就可能讓人貽笑。東(東)、風(風)、樹(樹)、寶(寶)、馬(馬)、車(車)、鳳(鳳)、聲(聲)、動(動)、轉(轉)、魚(魚)、龍(龍)、兒(兒)、語(語)、驀(驀)、燈(燈)、處(處)以及陳(陳)、書(書)這十九個繁體字是正確的;但是棄(棄)、簫(簫)、壺(壺)、裡(裡)、卻(卻)這五個字該用繁體卻用簡體;這裡面還有花(花,草字頭有別)、雕(雕字左側出頭)、落(落,草字頭有別)雪(雪,下面的橫出頭)、縷(縷,繁體寫錯)、眾(眾,眾字少一撇)、尋(尋,繁體寫錯)、闌珊(闌珊,而非爛柵)等八個錯別字

    章法,鈐章和繁簡這三處需要作者注意了,犯了這麼多忌諱,這副作品就不可能稱之為書法作品,頂多是反面案例。

    所以,書者並沒有進入書法的門檻,而是附庸風雅,自得一趣的旁門而已。

  • 2 # 麓風軒

    題主這幅辛棄疾《元夕》詞,學的是當代人的硬筆楷書,入門不是問題,已經有一定水準了,寫得有些韻致,與辛棄疾的詞內容形式較和諧。

    有一些細節注意一下會更漂亮:

    一是行筆還要幹練一些,起筆和收筆的時候,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小動作,比如上圖幾個字“更、吹、落”的捺畫,收筆時多了一個動作,有些拖泥帶水。

    另外在字形上儘量規範一些,比如“鳳”字中間一橫有些過於誇張;“龍”字的一點寫法是錯誤的;“柵”字錯得有些離譜,應為“珊”;“處”字古代雖有一點的寫法,但極少見,在鋼筆字中還是儘量規範一點。

    像“雕”字左半部不應該出頭,“言尋”也是一個錯字,異體字中都沒有這種寫法,不應該去臆造。

    學書法,一方面是學技藝,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提高文化修養,目光遠大一點,不要只當一個文抄公。

    除了文字上不出錯之外,讀書也可以增強字的內涵,更有書卷氣,否則只能成為字匠。

  • 3 # 咔穠

    大家好以下是我的分享與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我覺得首先要肯定。這兩件硬筆楷書寫的心平氣和,點畫交代的都很清楚到位,心是安靜的,書畫是雅事,修身養性。

    不管達到了何種水準,內心的平和安靜是首要的,這一點很不錯。

    可以看出這兩件硬筆楷書也是有較好的臨摹基礎,下筆有來由,並非自由想象,肆意發揮。臨摹是學習書法的不二途徑,需要堅持不懈。

    在章法上面需要調整,一個豎寫往往從右往左寫,落款落在最後。第二個就是印章的搭配,有點太散亂了。

    2:這個硬筆書法如果打分的話,是70分。看出處,學當代的硬筆名家比較多,有趙彥行的風格。缺點一是取法不高古。應該是往古代名家的小楷臨習,如鍾繇、歐陽詢、褚遂良、趙孟頫。

    文徵明等;作品用傳統的豎寫形式,應從右到左寫,題目應放在落款裡,這個落款的姓名寫得差,與主內容不協調,印章太多,就像一個一個青春痘。建議取法經典,多觀摩高水平作品,改進章法!

    3:這個書法要是普通人寫的他就是劣品,不值一文,要是縣級人寫的那就書法作品,一副作品價值萬元。

    要是省級人寫的那就是書法家的作品每字萬元,如果是明星大領導那就字值千金,收藏價值連城,現今書法水平,不是隨書而是隨身而定。

    4:比如書寫順序,就是豎排,從上往下,從右往左。

    二、字沒放開,有點拘謹,可能是女孩子吧。

    三、閒章有點多,用的也有些機械。一般情況下,閒章都是錦上添花的,做點綴即可。如果沒有很深的造詣,還是不要用太多。

    總體來說,雖有不足,也無需氣餒,繼續練習,多模仿佳作,多看些藝術理論,提高審美,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5:書法藝術是一種表現形式,載體上有筆墨紙硯的講究,這一點硬筆寫字不歸類,談硬筆好壞,從何談起?

    看寫的字,還算認真,這是個態度問題。字結體問題不大,比劃單一看不出輕重緩急變化。建議用毛筆寫字,固本正源。

    有句話:寫好硬筆不一定毛筆寫的好,但如果毛筆字寫好,硬筆一般差不到哪裡去。

  • 4 # 三石824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深厚,書法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大部分有經驗的書法工作者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當隨著你書法理論水平的提高,書法書寫水平的進步,你反而越發感覺到書法的博大精深,反而對你自己目前的書寫水平越來越感到不滿。好似"望山跑馬",看著山不遠,但是你越走越覺得這是一段非常遙遠的路,讓你感覺遙不可及。

    我們當代有一些所謂的書法工作者動不動就說自己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書法理論,已經出現了自我面貌,動不動就稱自己是書法家,其實不客氣的講,我們當代根本沒有哪個人有資格敢稱自己是書法家。真正的書法家,一定要經過歷史的洗禮,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誰是真正的書法家。想蘇、黃、米、蔡,歐、顏、柳、趙他們哪個不是身居高位,不但書法水平卓越,而且文化修養深厚,書法對他們而言並非職業。我們可以這樣計算,一個當代的60歲的書法工作者,他的毛筆使用時間全部加起來,也不及清朝末年一名20歲的書生。因為現在的毛筆用途,書法環境以及語言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超越古人,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回到"入門"兩個字的問題上來,首先我們要看這個門是哪一扇門?你是如何要求自己的?我認為畫畫和書法一樣,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才算是進了門。我覺得首先應該是對中國書畫史、中國書畫理論有一個系統性的學習,對傳統的名畫、名帖、詩詞都有一個系統大概的瞭解。只有構建起這個知識框架,你才能看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你才能對自己有一個真正正確的自我評估。所以,這扇門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死板的標準,書法並不是簡單的一種實用性書寫,他有非常深厚的內涵,所以入門二字真的要綜合來分析。

  • 5 # 東望長安1

    你應該說的是毛筆書法吧,用毛筆寫字的確是比較難的事情。要入門的話,首先要把毛筆能夠掌握得住,把字的大小能寫均勻,臨帖能寫到格子中間,這是最起碼的要求。第二經過數年臨帖,把漢字筆畫能夠寫得基本過關,不說非常標準,但是基本上要沒有太大問題,這是毛筆字的基礎。說個不好聽的話,如今書法界許多大師級人物還沒有過了這一關,儘管他們整天價追求超拔,搞創新,玩個性,但是就是因為這個基本要求沒達到,寫出的字每每叫人詬病。有人說我寫的是行草書,可以不講究這個,這更是個外行話,行書就是楷書的快寫,草書又比行書寫的更快,但是起筆落筆卻都是楷書的基本筆畫的要求。所以說寫毛筆字筆畫如果過不了關,一輩子都在門外打轉轉。再就是通過臨帖掌握漢字常用字的結構。漢字產生大概有五千年曆史,在中華文明漫長的歷史中,有千千萬萬個讀書人在琢磨這三千左右常用字的結構,他們把這些字的結體法則已經挖抓得滾瓜爛熟。因此只有通過臨帖學習楷書,才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常用字的結構,除此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結構和筆畫的基本要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書法的法度。將上面兩方面的要領掌握了,就是掌握了漢字的法度。學會了寫字的法度,就算你進入了書法的大門,通俗地講學習書法就是入門了。至於章法和筆墨紙硯的知識,一般人在上述過程中(一般得十年時間,還要天天不間斷地堅持)很自然地會接觸並且掌握,這裡不作贅述。

  • 6 # 美食小灶

    看破不說破,何況看不破,如若能看破,也絕不說破。

    明說了吧,就是我沒看懂,但可以肯定的說,寫的比我強多了。

  • 7 # 文雲

    在我看來,還真的算入門水平。剛好你寫的是辛棄疾的詞,他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恰好你寫的就沒有豪放的感覺,只能說,你寫的這個書法,猶如李清照婉約派之代表。在這裡解釋一下:並不是豪放派比婉約派強。婉約派有她的美,豪放派有他的大氣。

  • 8 # ginpone

    距此書法寫完至少已經二年了,相信這二年肯定會有很大提高的。書法就靠堅持練習,有名師指導進步快些,自己自學進步慢些。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長,日有所長。

  • 9 # 新蘅當春

    能夠使用一定技法書寫漢字並融入自己的性情,然後達到一定的高度都可稱為書法,當代書法不以實用為目的,以表現書寫美為目的,這篇字雖然是自己設計構思也不失為書法的雛形!

  • 10 # 楊樹亭87

    書法是高雅而古老文化藝朮,其流派之多,書體之繁,寫好書法不易。本人觀點並不專業,在有一定的書法基礎上應隨心而欲而不亂章法。專寫隸書的書法家去評草書,寫草書的評隸書看法觀點大不相同。我曾參加書法大賽,五位評委對同一作品分岐很大,這難道說評委不專業嗎?書法界的潛規則很多,流派同祖,書體同類,及名人效應對書法作品認定影響很大。所說書法入門難,出門難,沒有大師名人捧成名更難。

  • 11 # E之筆

    這是一幅鋼筆書法作品,整體看作品清秀溫婉、章法有度、間架結構平穩,我覺得入門了,算得上中等水平。但是,作品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重心不穩,筆畫不夠舒展,運筆過程中有“斷氣”現象,個別橫筆畫有“弱”、“俗”的弊病,導致作品整體氣勢不足。

    鋼筆書法來自於傳統的毛筆書法,基本沿用了傳統書法的藝術表現手法,但由於用筆不同,材質不同,還是存在各自不同的個性特點和藝術風格。

    像使轉、一波三折、飛白、屋漏痕之類傳統用筆效果,毛筆表現會更微妙更到位,而鋼筆就很難表現這些效果。鋼筆應該更適合表現“硬氣”、“簡練”、“錐畫沙”、“乾淨利索”等特色筆法。

    本人喜歡草書,但是草法結構就是不容易掌握好,現在採用鋼筆來專門研習草書的結構,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因為不需要過多被用筆甚至用墨的豐富變化所幹擾,只需考慮“結構”一個“維度”。作為鋼筆書法創作者,我看還是要利用好鋼筆好控制的優勢,將每一個字的結構、點畫、走向理清楚,並長期堅持反覆練習,直至達到“肌肉記憶”的藝術境界。

    不過,要想讓鋼筆書法有所提升,還是要從傳統書法中尋找出路。將諸如:章法、運筆、布白、提按等“翻譯”成鋼筆書法,你的作品就會更為靈動精彩。

    以下將適合鋼筆研習的傳統優秀書法作品做一個粗略的推薦。僅供參考。

    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推為天下第一行書。作者的氣度、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表現,被古人形容為“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章法、結構、筆法皆堪稱完美,很適合鋼筆臨摹。

    趙佶的瘦金體《千字文》。勁挺爽利,側鋒如蘭竹,運筆飄忽快捷,富於裝飾性,很適合表現鋼筆的“硬”度。

    于右任的《于右任標準草書範本》。于右任被時人譽為“書法第一人”,並有“當代草聖”之稱。他的這本書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解決了草書產生與準確書寫的關鍵問題。

    其它,像魏碑《始平公造像記》、篆書等也是很值得用心琢磨琢磨。

    另外,還要養成讀帖的習慣,學習書法藝術理論,並注意借鑑國畫、詩歌、音樂、武術等關聯領域的藝術特點,乃至向大自然學習,抑或通過自媒體多晒晒作品(當然你得有相當抗打擊的能力,網友批評可是非常的狠哦),我想你的鋼筆書法也能出彩。

  • 12 # 心境決定舞臺

    抱歉!在我看來,這是鋼筆字,也被很多人稱為硬筆書法。

    對於真正的書法愛好者來說,用毛筆寫出來的字才叫書法。硬筆字或者硬筆書法,在書法的海洋裡,佔比真的不大,很多書法愛好者,也都側重或者愛好毛筆字,並不是硬筆字。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毛筆字寫得好的,一定寫得好鋼筆字,但,鋼筆字寫得好的,不一定寫得好毛筆字!從這句話就可以得出,毛筆字比鋼筆字更能考驗愛好者的水平,也可以看出毛筆字更有市場。

    學書法,路很長很長,有的窮其一生也難成氣候。有的學書數年,還摸不著門,反正,沒那麼容易。

    學書必學楷,僅此一門,就難住了很多淺嘗輒止的人;學完楷書,想學其他字型,才發現之前學的楷書,並不能幫助你學接下來要學的字型,這時,你才發現楷書白學了,只能重新選另一門楷書;比如說,許多人現在學歐楷,字寫出來相當漂亮,有如印刷體,但是,你會發現歐楷很難學,比顏楷難多了;學完之後,您想學行書,你會發現歐楷很難銜接行書和草書,就是這麼個道理。

    看你的字,權且叫硬筆書法,算是楷書,應該有龐中華的味道,但是我認為,換字帖吧,要學也學田楷比較好,至少還算是歐體,硬筆和軟筆還能銜接的起,因為田楷是從歐楷來的。只要是歐楷,無論硬筆還是軟筆,都有一定的基礎了,對你以後學毛筆字絕對有幫助。

    先提這些建議吧,你仔細思考。

  • 13 # 國畫書法童趣

    學習書法是不斷排出自己之前的習慣,適應和鍛鍊新的書體習慣,最後再結合自己的創作風格,三個過程,這篇有明顯的習氣,筆劃捺比較重,是自己原有的習氣尚未改正的過程,繼續努力哦

  • 14 # 做一個有態度的社會人

    很多人對書法有誤解,認為只要練字就屬於書法,實際上書法,就是書寫的方法技術,並不是隨便寫兩個字就叫書法,不成氣候之前頂多叫字,不能叫書法,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 15 # 帥氣髮型師

    我這個人就事論事,不會拍馬屁,有什麼說什麼,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所以我說的話可能會讓你不高興什麼的,但是既然你在這兒問了,也說明你在虛心求教,忠言逆耳你也懂。

    實話實說,這算不上書法,只能說是寫的較好的字而已,書法這一行是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見功底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多學習,多練習,然後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之後,那才叫書法。

    想當年王羲之練字,每天都早起,要寫掉很多很多的紙,他洗筆從而使水變成黑色的大水缸也不是少數,用壞的毛筆更是數不勝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我們中華五千年的養生文化值得弘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