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一口蜂蜜
-
2 # Toxic茴憶啦啦
俗話說,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外人真的無法分辨真偽。 無怪乎 人們都說,家,是一個最不講理的地方。從我個人角度,我認為既然講不清,就不要死鑽牛角尖的抓住不放,一個安定溫馨的家庭,寬容和歉讓是不可缺少的。中國自古就講究“家和萬事興”。據說宋代有個很多世代都不分家的大家族,得到朝廷的旌表。皇帝問家長,如何做到家庭和睦的?家長沒有答話,用筆在紙上寫了一百個“忍”字——百忍成金。 看來,矛盾不是沒有。要想維持和睦,至少是表面的和睦,犧牲個性是必須的。家庭成員之間都得有歉讓寬容之心。
-
3 # sddz以書潤心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庭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遇到的大問題。
我們的家庭結構中,有老人,有孩子,有即是兒女又是父母的中間人。
我們家庭中的關係有,父子(女),母子(女),爺孫,婆媳,姑嫂,妯娌……
我們的家庭生活具體包括,穿衣,吃飯,住房教育,交通,醫療,囊括多個方面。
家庭成員有著不同的需求,心理,觀念,處事方世等。
家庭生活中要讓人人滿意,是不可能的,要協調好這些關係,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所以矛盾也就產生了。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都覺得自己做的對,都自覺得自己有理。
所以說一個家裡的當家人寬容,包容,協調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
4 # 親親傲媽
我和老公的原生家庭都不好,我父母早就名存實亡,在我的記憶裡都是爭吵,從來沒有過好好說話的時候,哪怕家裡來了客人也不會客氣。老公的家更是支離破碎,老公兩歲的時候,母親跟了別人,父母離異。母親嫁了又離,離了又嫁。父親再娶便不再來往。我們兩個能走到一起,很大的原因是同命相憐。我很幸運的是外公外婆視我如珍寶,含辛茹苦的把我養大,更幸運的是我兩個舅舅和姨媽都特別疼愛我。從小到大,我就像公主一樣長大,並沒有因為缺失父愛母愛而有什麼陰影,還挺慶幸不是我父母把我養大的,不然我也會像爸爸村子的女孩子一樣早早結婚生子,更不會上大學。
我老公就沒有我這麼幸運,跟著他媽改嫁再改嫁,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後來也跟著外公外婆長大,但是他外婆還帶了四五個孫子孫女。我老公年齡排在中間,加上他媽名聲不好,所以很容易受欺負,於是我老公就特別的能忍。只有當一個乖孩子才能少受欺負,才能得到外公外婆的憐愛。太能忍了就沒有什麼上進心,所以也沒什麼起色。
老公他媽經常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在老公面前哭訴:你從小沒爸,我一個人把你養大,多不容易多辛苦你知道嗎?於是我老公就成了個媽寶。其實他媽就沒讓老公缺過爸,而且還抽菸打麻將,濃妝豔抹,很瀟灑。當時我們家特別反對,家庭背景不好。但是也認為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更能自強獨立。其實自強獨立是意外,我老公屬於正常情況,聽媽媽的話,沒主見,沒想法。
一個從小缺愛的人是很難知道怎麼去愛,怎麼去感受愛,一直木木訥訥的。孩子生病了,眼睜睜的看著,孩子發著燒,他能翻身就睡,還能去參加同事生日聚會。孩子不要他抱,他就不抱,繼續玩手機。我要是難受煩躁,他從來不會安慰,而是來一句:有什麼好煩的。我生病了,只要還能動,他不會主動幫你一下,叫他做事也不情願。平時沒事看不出來,溫溫順順的,一有什麼事,a他就神遊了。
別人結婚是走進家庭,我們呢,是重建家庭。真的是好累好累好累。如果可以,別找單媽家庭的老公,談戀愛是看不出問題的,但是一結婚再生孩子,那簡直就是原形畢露,什麼問題都來了,還是根源性的,很難去解決。有些人一輩子被童年滋養,有些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
回覆列表
沒有十全十美的家庭。
總有那麼一點不完美。每個家庭的矛盾,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就是難處。
就像每個家庭中的不和睦婆媳關係一樣,你不能說就是婆婆錯了,或就是媳婦的不對,所有隻有相互之間的包容與謙讓。才能讓我們的家庭和睦下去,就得這麼念。
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