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覽武夷山
-
2 # 仙人乘槎
問題本身存在問題。其實無法判定《陰符經》的準確作者。此類情況與《黃帝內經》相似。這些作品發源於上古時期,經過無數人無數代的撰寫、整理、彙總、整合,在某一年代基本獨立成書,借用名人名義,其實是上古時代或者下延到中古早期集體智慧的結晶。
-
3 # 月冷刀寒
《陰符經》又名《黃帝陰符經》,論涉養生要旨、氣功、八卦、天文曆法等方面。該書最早出現於唐朝,但成書年代和作者均不詳,根據現有資料也很難進行考證,但基本上可以確定並非黃帝所著。
《陰符經》舊題黃帝撰。《戰國策》謂”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史記》謂“蘇秦得周書陰符”,“陰符”之名始見於此。但《漢書·藝文志》未錄以“陰符”為名的經籍,而僅有《太公謀》八十一篇、《太公言》七十一篇、《太公兵》八十五篇。至隋代,《隋書·經籍志》始錄有《太公陰符鈴錄》一卷、《周書陰符》九卷,但均不稱“經”,亦均不題“黃帝”。至唐代,《新唐書·藝文志》首次著錄《集註陰符經》一卷、張果《陰符經太無傳》一卷、張果《陰符經辨命論》一卷、韋弘《陰符經正卷》一卷、李鑑《驪山母傳陰符玄義》一卷。從這些資料來看,所謂《黃帝陰符經》不僅發現於唐代,很有可能作者也是唐代人。不過其作者是不是就是公認的最先發現《陰符經》的李筌,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宋代黃庭堅在《山谷題跋·跋翟公龔所藏石刻》中說:“《陰符經》出於唐李鑑,熟讀其文,知非黃帝書也。蓋欲其文奇古,反詭橘不經,蓋揉雜兵家語作此語。又妄托子房孔明諸賢訓注尤可笑,惜不經柳子厚一捂擊也。”
可見,《黃帝陰符經》基本可以確定並非黃帝所作,而是後人假借其名而著。這一點在我們現在看來可能會有些不可思議,一般人著書可能會蹭名人的熱點,但直接將作者的名字贈與他人就有些不可思議了。其實這種事在古代並不少見,依我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假借黃帝之名,使作品流傳更廣
古人寫書並不是為了出版賺稿費,最主要的目的是讓自己的思想得到廣泛的傳播,孔子周遊列國傳道解惑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對於哲學家來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還有什麼比傳道更有意義的事呢?
黃帝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道教也尊黃帝為始祖。基於這種“大祖先崇拜”的現象,只要是冠以黃帝之名或者記述黃帝故事的書,都會在民間廣為流傳,奉為經典。類似的著作還有《黃帝內經》、《黃帝宅經》、《廣黃帝本行紀》等等。
二、所表達的思想脫胎於黃帝事蹟
在道教傳說中,黃帝曾兩次問道於廣成子,詢問治國之道與修心養生之法。廣成子對黃帝的告誡是:“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心,無搖汝精,存神定氣,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將守形,形乃長生。”
黃帝悟道之後,於120歲在荊山上騎龍飛昇而去。李白有詩云:“黃帝鑄鼎於荊山,煉丹砂。丹砂成黃金,騎龍飛上太清家,雲愁海思令人嗟。宮中彩女顏如花,飄然揮手凌紫霞,從風縱體登鸞車。登鸞車,侍軒轅,遨遊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黃帝陰符經》是一本講述養生、氣功、八卦、天文曆法的書籍,而這些內容全部脫胎於黃帝。根據史書記載,黃帝發明了歷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陰符經》的內容其實也只是對黃帝思想一個總結和昇華,並不能說是作者完全的原創,所以冠上黃帝之名理所應當。
回覆列表
不是黃帝寫的,假託黃帝之名而已。就像現在要是寫個文章沒人看怎麼辦,我給加個標題,馬雲說我的文章寫得好,馬上成為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