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源流追溯64300126

    中國近現代的詩人很多,郭沫若,聞一多,徐志摩,顧城,北島等等,但我最喜愛的是詩人戴望舒,以下略談他的詩及其代表作《雨巷》。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國現代派詩歌的代表人物,因一九二八年發表一首現代詩歌《雨巷》震動詩壇,而獲得“雨巷詩人的美譽。詩歌《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近百年過去了,詩人已逝,但《雨巷》仍象一曲溫情柔和深情的歌在世人中流傳而品讀和聆聽。

    《雨巷》描寫了抒情主人公,一天,他"撐著一把油紙傘",獨自彷徨緋回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懷著一種縹緲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花色和芬芳,而她的內心卻結著憂愁和哀怨。主人公如願以償,他確實逢著這樣的姑娘了,然而轉瞬即逝,"像夢中飄過",姑娘的顏色和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悵全都消散在"雨的哀曲裡"。最後,主人翁的他依舊"撐著一把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和寂寥的雨巷裡,依舊懷著希望,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主人公從希望開始,到失望結束,但仍存在希望,所以仍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緋回在那寂寥的雨巷裡,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愁怨哀傷的姑娘。絲絲細雨,纏纏綿綿,意境濃烈,有音樂般旋律之美。

  • 2 # 清音夜讀

    01

    最喜歡的詩人是卞之琳和他最重要的作品《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和現代派的代表詩人,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曾是徐志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他善於從古典詩詞中汲取養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卞之琳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是西語教授,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02

    《斷章》據說本是卞之琳一首長詩中的一節,詩人抽出來獨立發表,因此稱為《斷章》。《斷章》全詩只有短短四句,短小精悍卻立意深遠,既簡潔明快又錯落有致好似一幅優美的水墨丹青畫。

    上節寫“你”站在橋上看風景,風景如何?詩人雖未寫出一個字來,但讀者卻透過橋、看風景的人、樓上,具象出一幅小橋流水、岸邊楊柳依依,遊船搖搖擺擺從橋下劃過的優美風景。然而沒想到的是,樓上還有一個看風景之人,他(或她)在看窗外的風景時,把小橋上看風景的人也融入到了風景之中,真是別有一番景緻。畫面從橋上到樓上,從看風景的人轉換到樓上的人,猶如電影裡的蒙太奇手法,令人遐想連篇,充滿了戲劇性和溫馨感。就是不知道,樓上的人會不會也成為某一處看風景人眼中的風景呢?

    如果說上節寫的是白天觀景的情形,下節則是寫“明月”映照的夜晚。夜空中明月高懸,皎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落進來,睡夢中的人兒,別人在夢中夢到了你。下節也採用了與上節相同的寫作手法,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而相對於夢中見到“你”的人來說,“你”又像窗外的明月,“裝飾”了他們的夢。《斷章》語言樸素,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從字面看似乎看懂了,可又覺得詩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詩人曾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又說“我的意思是著重在相對上。”如此看來,這首詩的主旨就是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大自然之間自覺不自覺的相對關係。意境深蘊、浪漫而優美,溫馨中又暗含著一絲哀傷、淒涼。同時還暗含了象徵意義和人生哲理,被譽為現代詩第一名篇真的是實至名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的價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