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神州大同天下
-
2 # 長春123
事實上,我們很難說諾門罕戰役是日本關東軍被吊打。
隨著前蘇聯檔案的開放,我們發現雙方的死亡人數其實差不多。或者說,蘇聯軍隊的死亡人數應該稍稍高於日本關東軍。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結果,日本人在這場戰役中打了敗仗。為什麼呢?
一是,蘇聯方面的主帥是一代戰神朱可夫。
1939年6月18日,斯大林任命朱或夫為第57特別軍軍長。朱可夫到達塔木察格布拉格後,馬上拉開架勢,野戰軍用機場來了,蘇軍戰鬥機也開始在空中盤旋。
請不要忽視這一點,朱可夫幾乎是一位戰無不勝的戰神。由他來領導的蘇聯軍隊,是不可能輸給日本關東軍的。
因為,朱可夫搞機械化大兵團作戰的時候,日本人只能用野蠻的豬突來迎戰。
其次,武器的力量。
日本人的坦克嚇唬當時的中國軍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們的97式坦克面對蘇聯軍隊的T-26型坦克,那簡直是小學生和高中生摔跤,根本就沒有可看性。
據說許多日本人對蘇聯人的敬畏之心就是從看97式被T-26型坦克追著開啟始產生的。
三是,彈藥的使用量。
從蘇聯開放的檔案來看,蘇聯人整整用了3.8萬噸炮彈。這些鋼鐵暴風,對於日本人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的。
於是,他們被徹底打蒙了。但是即便如此,關東軍的表現依然不錯。用一個師團牽制了蘇軍一個集團軍的力量。
當然,日本人之所以認輸,是因為他們知道這場戰爭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打贏。用一個師團,他們是這個效果。用兩個師團,估計也是這個結果。
-
3 # 有擋CVT變速箱發明人
日本慘敗,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日本運氣差,遇上千古名將朱可夫,用欺騙手段騙了日本人,以為自己加固防守,沒有進攻意思,而日本最高指揮官,每個星期天準時到海拉而度假,你死我活戰爭,日本最高指揮官還有心情度假,哈哈,這樣指揮官指揮戰爭都不敗,真的是天理難容,第二,是武器裝備落後,這已是被吊打原因之一,日本人坦克在蘇軍坦克面前真的是不堪一擊,第三,日本人狂妄自大,沒有充分準備,就主動發動戰爭,在早期若門坎戰爭中,日本人兵力嚴重不足,沒有一舉拿下,導致蘇聯增加兵力,自己慘敗,防守準備不足,需要蘇聯坦克厲害,但是日本沒有構造防坦克工事,導致蘇軍坦克如無人之境,已上三大原因導致日本人慘敗。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根據90年代後解密,諾門坎戰役戰役中蘇軍並沒有向以前說的大勝日軍,反而是蘇聯損失更大。在戰鬥中日本戰死7696人,失蹤1021人,負傷8647人。蘇軍戰死9703人,受傷15251人。而且蘇軍前後消耗的物資高達80萬噸,光是炮彈就消耗了31000噸,坦克、飛機、裝甲車的損耗也比日本大。而日本各種物資消耗才2000多噸。總體來說還是日本更佔便宜。
我們都知道朱可夫朱大帥可是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多勝少而且還死傷慘重的著名將領。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朱大帥指揮的133萬人的部隊對戰90萬的德軍,最終以傷亡60萬的代價殲滅德軍20萬。而在諾門坎戰役中,蘇聯有著人數、技術、火力、裝備上的絕對優勢,但是仍然傷亡慘重,500多架飛機就損失270多架,投入的524輛坦克就被擊毀280多輛。而日本投入參戰的坦克連100輛都不到。
所以與其說是日本被吊打,還不如說是蘇聯被吊打,蘇聯完全是依靠人數火力裝備上比日本多的優勢才扭轉戰局。不然蘇聯的傷亡可能會更高。日本60%以上的傷亡是被蘇聯的炮火導致的,畢竟光是炮彈就消耗了31000噸,其物資消耗幾乎達到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物資消耗的一半。日軍89式坦克
1939年,新興的工業強國蘇聯和遠東霸主日本帝國之間爆發了一場大規模衝突。這場戰爭被日本稱為諾門罕事件,而被蘇聯稱為哈勒欣河戰役。
回覆列表
因為日本無論是戰鬥機,轟炸機,坦克,裝甲車,高射炮等的數量及質量都無法與當時的蘇聯相比,當年,日本國上狹小,資源匱乏,武器的製造工藝也比蘇聯差,特別是日本關東軍所面對的則是蘇聯從全國抽調而來的精銳蘇軍,再加上蘇軍統兵的朱可夫是一位老謀深算的老狐狸,所以日本關東軍被蘇軍痛扁一頓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