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空科學站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號飛至海王星,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說服當時的NASA讓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里外的海王星附近為地球拍一張照片,這便是著名的“暗淡藍點”

    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僅僅佔了0.12個畫素,也難怪卡爾.薩根後來把地球稱作“一粒懸浮在太Sunny中的微塵”,然而這粒微塵卻代表目前人類文明的全部,愛好探索的人類文明自然想要知道這粒微塵的前世今生以及自己的過去和可能存在的未來:

    雖然地球在照片中連一個畫素都不到,但對我們人類生存來說地球的大小是綽綽有餘的,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引力讓冰凍線以內的石塊不斷撞擊融合,地球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成型並逐漸冷卻,然而這時卻有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上了早期地球,碰撞產生的巨量碎片便是月球的前身。

    在岩漿和彗星以及太陽風的作用下地球開始出現液態海洋,無機物在海洋中經過十幾億年的磨合後終於產生了最早的生命形式“細菌”,這些原始的單細胞生物自38.5億年前出現以來就馬不停蹄的一路進化,終於在寒武紀迎來了第一次大爆發,海洋生物第一次嘗試登陸而進化成兩棲動物,再進一步便成為了爬行類,完全脫離了對水的依賴,真正屬於了陸地。

    爬行類的巔峰便是恐龍,然而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永遠埋葬了恐龍的光榮與夢想,但也開起來小型哺乳動物的輝煌,當時我們的祖先從老鼠大小一路進化又分化成了龐雜的哺乳動物家族。

    在龐雜的進化樹上有一支名為“靈長類”的樹杈格外引人注目,這條樹杈上的基本都是地球上智商最高的生物,而我們人類則是這條樹杈上智商最高的生物,文明自然也只能由我們人類來產生。

    大約一萬年前,在地球各個人類聚居地都產生了最初的文明,共同的信仰成為了各個人類聚居地籠絡人心維持穩定的最大幫手,後來的宗教其實也是起到籠絡人心從而聚集大批人類的作用。

    但是宗教永遠無法讓人類生活水平發生質的變化和提升,早期的科學先賢們進行的工作也同樣無法讓人類生活水平提高,但一代代科學家透過不斷探索和證實之後已經掌握了物質世界執行的基本規律,從阿基米德到伽利略再到牛頓,人類科學上千年的積累終於在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得到了回報,現在被我們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事件其實就是科學在過去上千年曆史中的縮影。

    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概念也深入人心,巨量的資源開始源源不斷的輸送帶科學研究上去。

    人類文明自工業革命以來三百年的輝煌,從科學開啟

  • 2 # abccba_67548

    聽說過,有一個故事,關於地球怎樣誕生,1,這故事由宇宙講起,2,講到地球怎樣形成誕生,3,地球為什麼有那麼多水資源,4,植物怎樣生長,5,動物怎樣來的,6,鞏龍時代應什麼原因毀滅,7,鞏龍時代世紀毀滅後,迎來地球新的世紀到來,8,地球從身變化改變,9,為什麼會有人類,人類在地球上起什麼作用,人類經過一段慢長時間經歷變化改變,形成真正人類,10,古人類為什麼會的知神仙,那麼崇拜神仙,認知神仙,是怎樣經過原因,11,那時為什會有道門,12,後來會有佛門,13,如今為什麼沒有神仙宗影,14,現在沒有人提起神仙,只有提宇宙外星人,人類能不能找到外星人,這故事如果講起來很長篇,可惜不會寫作記下來,慢慢會忘記了,也不會才便講,也許不會人有信。

  • 3 # 看你的小蠻腰

    一直緩慢發展。突然像有隻手在18,19世紀推動了下,發展突然變快。覺得不夠,又在20世紀一戰前後,二戰前後推動幾下。

    而現在則是發展緩慢,變成換殼為本的科技發展,國內外科學學術盛行造假。這麼說吧,就是沿用以前的發明不斷改進,沒有新的跨越式發明。

    世界各國政府即將面臨的是未來幾十年資源短缺,和民族主義興盛產生社會動盪阻礙科學發展的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時隔五年,自己竟然從沒想過再次去香港旅遊,香港沒有吸引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