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串串
-
2 # 王小宅7788
這個和人群和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了吧。
現在人都講究營養健康,美味而又不長胖,尤其是30歲以後的人,喝奶茶的基本都是年輕女生比較多,高中大學生啊,或者戀愛中的男女生。這些年齡段的人群,估計喝奶茶不會只看價格,包括味道,包括口碑,包括包裝,或者是品牌都會比較看中的,喝奶茶的時候被別人一眼看到就很廉價,相信臉上也會掛不住,所以主要是價效比和消費人群的心理,要讓別人喜歡喝,還得倍兒有面
-
3 # 豆豆媽媽ai
我以前也也是開奶茶店,這叫“殺雞取卵”啊親。
一家店要盈利,是找利潤和成本的最佳比,而不是一味的降低成本。你降低了員工待遇,實際上是換了“低價服務”。員工的工資是千萬不能降的,能漲不能降。
低價服務還包括這種方式:比如你的一款水果茶裡有蘋果,原來成本是6元,你去買了菜市場買了打折的爛蘋果,成本降到了2元,實際上很多客戶喝出來不好喝以後不來了,你以省4元的成本降低了10位客戶,實際上可能少賺了50元。成本控制不是去買“差的蘋果”,而是去“花更低的錢買同樣的蘋果”。
人力也是這樣,積極性是可以調動的,你降了10%的工資,店員可能會降50%的服務水準,你就會降低80%的客源。最後生意會越來越差。
提升銷量,店員佔的因數是很大的,有時候,一個笑臉就能換一個回頭客,微笑是免費的,但回頭客是錢啊親。生意不好的時候,我採用了每杯每人提5毛銷售獎勵,兩個店員一杯我就少掙1元。但這一元帶給我的利潤是巨大的,店員為了多讓人買,都在各想其招。當時雖然生意不好,店員每天光提成一人提50元是很正常的。這樣店裡根本就不讓我問事兒了,這倆店員為了多賣,私自送客戶很多東西,比如奶蓋,比如多放水果,因為他們不看成本,只要多賣就行。鬼使神差的讓很多顧客想來我店裡“佔便宜”,喜歡珍珠的,就讓店員多放……不過料錢才多少呢?不可能放滿吧?本來你能掙5塊的產品只掙了3塊錢,但你還是掙了啊,這個客戶不來,你不也是沒掙嗎?
所以這是一組矛盾啊,成本不省,來的客人多,單杯賺的就少;材料的質量省了,你單杯賺錢多了,但客人來的少了,還是沒錢賺。
後來生意好了,此時的兩位老店員工資經常在8000+了。實在是懶得數杯數,後來又找了兩位,提成降為1%,兩位老店員的薪水我依然不敢降,因為怕降了之後心態不好,生意會急轉直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我給老店員增加了15%的利潤獎,就是所有進貨成本我都告訴他,本月掙多少錢,他們倆共分15%的利潤。他們自然就學會控制成本了,但對長期來的老客戶,依然還是各種贈送,但對一看就是路過的,依然按標準模式進行。
店員跟我們打工,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的,工作開心了,和別人家待遇一樣,也無所謂。但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想來掙錢的,掙不到錢,說的再好也沒有用。所以,還是將心比心吧。你開店本來打算一個月掙2萬塊的,你卻在一個月幾百塊錢上省,最後的結果就是越做越差了。
別管怎麼樣,讓客戶感覺到我們在用心經營,量大料足,服務貼心,才能讓我們多賺錢。
-
4 # 加油關一
其實奶茶店降價能帶來的是收入的減少,不代表不會有收入,但往往跨掉的是自己,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奶茶的優勢,找準市場定位,做一款引流產品,做好核心產品,你的市場份額和人流自然會做增加
-
5 # ASUNA飲品研究室
舉個例子:奶茶12元降到9元,不如奶茶12元小料任加給人的感覺要好,單純減價已經無法佔領使用者心智,活動要有話題度和突出性才能容易起效。
回覆列表
生意不好,一般最先的選擇就是:降價!絕大部分的餐飲店鋪,都死在這一條上!
生意不好是結果,但真正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位置?人流量?飲品口味?宣傳力度?價格定位?
不清楚問題的原因,一味的降價,非常容易被毛利率束縛住,陷入到低價競爭的漩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