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衛
-
2 # 做死小能手1
既然歐盟認為英國協議是目前最好的協議那脫就脫吧。儘管英國多數人民現在意識到不脫歐比脫歐好,但已遲了。但許多問題還待解決如與北愛爾蘭問題,蘇格蘭脫英等等。英國脫歐後將一團糟。
-
3 # 史可見證
歷史上,英國在與法國百年戰爭後,就認知到了英國沒有能力在歐洲大陸上稱王稱霸。所以後來英國就一直奉行對歐洲大陸事務平衡政策,被自我標榜為“光榮孤立”。
避免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強大到無法制衡的國家始終是英國的目的。比如當年組織發法聯盟、比如一二戰聯手法國等國抗衡德國、比如二戰後丘吉爾馬上發表了“鐵幕演講”緊跟美國拉開了冷戰序幕。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避免歐洲走向統一,以便英國能夠在歐洲大陸上獲取最大利益。
雖然1960年,英國希望加入歐盟的前身歐共體,曾遭到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拒絕。之後的1973年終於加入,但到了1975年,英國就對脫離歐共體進行全民公決,表決結果是留下。
但是英國國內始終存在著脫離歐洲的聲音。英國脫歐派認為脫離歐盟對英國有著以下六個方面的好處:第一、可以免交歐盟會費,省去大筆開支;第二、可以節約防務開支;第三、英國過去是歐盟內部經濟總量佔第二的國度。所有費用分擔,都是以經濟總量的百分比計算,所以英國感覺最包囊;第四,英國可以不受歐盟約束,可以打破歐盟的管理,更加自由自在的發揮作用;第五、在國際問題上可以改變與歐盟並不一致的態度;第六、可以採取更加自由的貿易政策,可以撇開歐盟,與世界其他國家符合英國實際的貿易科技協議。
但是留歐派更現實的認為,英國二戰後早已不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已根本不具備二戰前能夠左右歐洲事務的實力。由於二戰時因為“租賃法案”使得美國獲得了在英國的軍事基地,一直到現在美國大兵也賴著不走,仍然有五個空軍基地在英國。使得美國已經實際成為了英國的太上皇,而英國只有歐盟才有希望擺脫美國的控制。第一次公投否決了英國脫歐恰恰說明而且抱這種現實觀點的英華人佔大多數。
據英國媒體稱,歐盟法院已經裁決英國可以單方面撤回脫歐決定,無需經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同意。據悉,歐盟法院這是應反對“脫歐”的英國蘇格蘭政界人士要求作出的裁決。歐盟法院這一裁決讓“留歐派”看到希望,為英國就“脫歐”舉行二次公投鋪路。
“留歐派”或許高興的太早,英國首相特雷莎已經表態,政府不會改變脫歐決定。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脫歐協議”很難透過英國議會下院的透過,屆時,英國方面或將找到一條脫歐的新路。
目前英國已經就“脫歐”問題與“歐盟”達成了一個“協議”。該“協議”規定使英國在脫離歐盟之外沒有發言權,但到2020年底甚至可能更長的時間內,英國仍然需要遵守其大部分規則以及履行歐盟成員國義務。
正因如此歐盟負責英國脫歐的談判代表巴尼爾表示歐盟願意就未來與英國的關係再發表政治宣言,但英國“脫歐協議”已是最佳協議。
-
4 # 昂首闊步26
英國在歐盟,本來就是投機,沒有真正溶於歐盟,反反覆覆無數次!
利益是英國加入歐盟的唯一標準。二戰之後,英國所有的行動就是投機,美國的小弟,很聰明的小弟,英國始終還在日不落的光環裡走不出來,英華人始終懷念二戰前一百多年裡曾經的榮光。
脫歐是為了英國現階段利益最大化,面子最大化!
據媒體報道,歐盟(EU)負責英國脫歐的談判代表巴尼爾表示,歐盟願意就未來和英國之間的關係再發表政治宣言,但雙方達成的英國脫歐協議恐怕已是最佳協議。
回覆列表
那代表英國虧大發了,英國議會否決是對的。 必須脫歐,儘管很多人後悔脫歐了,箭已發。再次談判制定新的協議軟脫歐是最有可能的。 硬性脫歐為什麼不行呢?船到橋頭自然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長痛不如短痛。 少了談判桌上的糾纏,兵分八路的方式一步一步應對脫歐帶來的影響,表面失去了主動權,何嘗不是掌握了主動權。大英帝國雖不復輝煌,試問又有幾國具備當今英華人的資本 瀟灑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