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寶影視

    這是一部需要耐下心來觀看的電影。以下是我對《你好,瘋子!》看法評價!

    1、猛烈的“逼良為瘋”

    作為一部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電影,《你好,瘋子!》或許和《十二公民》、《夏洛特煩惱》以及《驢得水》等影片類似,有著或多或少的“話劇痕跡”。但在敘事方式、表現手法、劇作力度等方面,風格比其他話劇改編版電影要“猛”得多。

    打一開始,影片就來得有點猛:畫面陰鬱,環境冰冷,伴隨著一名女子墜入水中、鮮血從地板流淌開,整個氛圍變得神祕而緊張,容不得你半點疏忽,必須全神貫注。

    正是在一陣神祕的氣氛中,七個人物相繼出場,各自以一種完全不知所以的狀態,聚集在一個復古的廢舊工廠裡。而這種不知所以的狀態,也會勾住觀眾的心絃,想在接下來的劇情中去獲知類似於這樣的問題:他們是誰?他們為何會出現在這樣一個地方?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影片在敘事上很懂這種吊人口味的方式,節奏控制也不急不慢,隨著劇情發展,上述提到的疑問漸漸展開:

    這七個人素不相識,他們分別是正義勇敢的新聞記者李正、思念女兒的寵物醫生韓醫生、伶牙俐齒的“娘炮”律師馬睿、迂腐軟弱的歷史老師蕭老師、內心自卑的計程車司機楊猛、出賣美色的公關職員莉莉和沉默寡言的畫家安希,他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關”在了一起,而關住他們的地方,是一家偏僻的精神病院。

    每個人都想不起自己究竟是如何被關到精神病院的,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並沒有精神病,都不願承認自己是“瘋子”。可是,關住他們的精神病院院長堅定地認為他們就是“瘋子”,“逼”他們承認自己是瘋子,如果不承認,就必須服藥,甚至接受電擊治療。

    在表現手法上,影片設定在一個密閉空間,氛圍侷促而緊張,畫面冰冷而無情,有一種令人窒息的“猛烈”感。但比這些外在的表現更為猛烈的,是其背後凸顯的可怕邏輯:你必須得承認你是瘋子,否則就得服藥、接受電擊治療。

    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瘋子?如果被當作是瘋子,該怎麼辦?

    伴隨著影片的劇情發展,作為觀眾,難免不從這樣的邏輯中感受到一種近乎冰冷的可怕。

    儘管中間部分幾個人物為了自證、為了生存而做的一些鬥爭在某種程度上看起來有些乏味,但當你看到最後,你又會被整個影片的設定感到一種震撼:原來講的不是那七個人的故事!

    這種只有當你看到最後才恍然大悟的效果,衝擊力足夠猛烈,而當你守著看到彩蛋部分時,你可能又會遇見另一種猛烈的衝擊,不禁背脊一涼。

    2、人格分裂與人性拷問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影片到最後會讓你看到,它其實講述的不是那七個人的故事,而是折射了七種不同的人格。

    歷史老師蕭老師所代表的,是一種對陳規、迂腐的厭惡;脾氣爆裂又自卑的司機楊猛,則是一種不計後果的反抗與放縱;畫家安希,則代表了一種普通人的沉默、柔弱以及恐懼。

    實際上,這樣的人格型別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影子。

    只是,正常人與”瘋子“的區別在於,前者雖然內心存在類似的人格,但都不會過於放大,保持在可控的範圍內;而後者,則因為過於放大,失去對各類人格的控制,從而出現紊亂狀態,最終在人格分裂之後,導致精神分裂。

    這種隱藏人格的失控,或源於慾望的催發,或因為成長過程中的某些疼痛,讓某些渴望獲得慰藉的人格出現於幻覺中。它們實際上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只是,正常人會將這樣的心理暗示作為一種積極的事物,而“瘋子”(精神病患者)可能就會將這類暗示摻雜到一些脫離現實的虛幻之中。

    《你好,瘋子!》看似幽默荒誕,實則是有力度的嘲諷: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瘋子”,因為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慾望。

    人性的複雜之處,有時候就在於面對一些內心的渴望時,你不知道自己能掌控哪些,一旦被某個慾望所強烈牽引,某些隱藏人格便會顯現出來。可怕的是,失控的慾望有時候會讓你渾然不知,人性的善惡美醜或許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面目。

    精神錯亂的“瘋子”不可怕,善惡錯亂的“人性”才可怕。

    3、飾演瘋子的演員們

    本片的演員陣容雖然看起來名氣沒有那些“大牌雲集”的“大片”那麼大,但卻個個實力不俗,在影片有限的空間裡,奉獻了精湛的演技。

    金士傑老師自不必多說,無論是在舞臺上還是銀幕裡,金老師的戲幾乎都無可挑剔,幾近完美。哪怕戲份不多,哪怕角色“奇特”,金士傑老師總能拿捏得當,遊刃有餘。

    譬如在本片中飾演的歷史老師,有學養但古板,教書育人卻又頑固迂腐,心地善良但又膽小怕事。金老師的表演將這樣一個角色刻畫得十分生動,叫人又愛又恨。

    週一圍依舊沒有讓人失望,事實上,在這個鮮肉橫行的娛樂時代裡,他這樣亦莊亦諧、亦正亦邪的演員是很難得的。

    最為亮眼的莫過於演員萬茜了。這位憑藉《軍中樂園》一舉奪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演員,從踏入演員這一行開始,一直都比較低調,倒不是完全的淡泊名利,只是在浮躁的演藝圈裡,她更注重磨練演技。

    從《柳如是》到《軍中樂園》,從《捉迷藏》到《你好,瘋子!》,出道多年的萬茜似乎從來都不是最受人矚目的焦點,即便是出演過不少電視劇,也還是不紅不火。

    但即便如此,每一部她參與演出的電影,即使是非常次要的角色,也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靠的可不僅僅是與生俱來的表演天賦,還有為了角色而努力鑽研的用心。

    譬如本片那五分鐘的長鏡頭表演,萬茜那“分裂”的獨角戲十分驚豔,令人震撼。

  • 2 # 2哥ok影視劇推薦

    電影《你好,瘋子》中從七種人格到彩蛋的八種人格,最後一句話很精彩,雖然中間才反應過來,想了想,確實一開始就做好了鋪墊,給七個人只送一份飯一份藥。一個電影能給人一種意料內後又之外的感覺,是挺過癮,也幸虧堅持看完,看完後反應也如看《催眠大師》的反應一樣推理的震撼。也許每個精神異常的人都好像在做一場夢,要想治好自己的病就得從夢裡痛苦的醒來,可是醒來之後呢,你怎麼就知道正常的生活是我需要的!

    我在夢裡有從來沒有過的父愛,有一直想遇到的老師,有一直維護我的律師,有我想要成為的樣子,有我喜歡的戀人,有能讓我開心起來的朋友。可是我醒了之後呢,我又重新回到了孤獨的一個人,我活在夢裡,活在一個有人陪伴的夢裡又有什麼不好呢,為什麼一定要成為你們眼中的正常人呢,當我這樣過得很開心時,又為什麼一定要逼我呢?這部片子帶著一股沉重裡的幽默感,壓抑裡的小溫馨,有哭有笑,讓人沉思,感謝各位演員的用心演繹。萬茜簡直太牛掰了,看著後期的爆發一不小心就被代入,演員也很厲害啊,把自己放到一個又一個角色裡,用心體會的話,沒有精分也是厲害了。

    剛開始我就猜測是萬茜飾演的是多重性格,果不其然,當然,我覺得前半段,也就是從主治醫生宣佈只有一個瘋子之前,包括投票表決,都還很不錯。可是當變成萬茜來直接說出每個人的角色,試圖去感化自己人格的時候,總覺得影片少點味道。萬茜那一段獨自鏡頭表演,雖然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感覺還差那麼一丟丟,當然有可能是因為在白天看的原因。我就在想,如果,電影索性拋開人格,直接講個縮影社會,幾個人是真實存在的,會不會更刺激點?

    有人說幾個人格自殺之後,以及最後一幕的溫馨結尾,總讓人覺得有點怪怪的,當然彩蛋裡的醫生雖然好,但是總有點讓人覺得不著調,也許之前受《致命ID》的衝擊太大,所以我也沒特別驚訝。一起刷的還有《喜歡你》,周冬雨的膠原蛋白遠遠超過了電影裡大費周章佈置的菜品。金城武男神還是把他保留在重慶森林裡吧,這裡面太糟蹋了,看電影還是看口味和情懷。

    也有人說閉塞黑暗的空間,7個人上演了一場證明自己不是瘋子的戲碼,話劇的舞臺風格還是太濃重了,換句話說我覺得話劇可能更適合這個劇本。典型的現代主義風格,將安希的7重人格完美的視覺再現,6重人格從互相鬥爭傷害到最後和解自動脫離安希的主體,而安希也從之前因附屬人格的互相殘殺困惑失心瘋到最後的解脫出院,也是與自己的和解。6個人格6個幻想出來的不同職業身份,為了出去想盡辦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而展開了一系列相互廝殺,人性的複雜性也在狹小的空間裡迅速的外化了出來。

    開片的燈光的明暗交錯營造了緊張的氛圍懸念感也油然而生,而人物的出場方式及這種微妙的環境,就象是綜藝節目遊戲開始的方式一樣。而推動劇情發展的大多是人物之間的對白。藝術造型置景上,置身於懸崖邊的精神病院裡廢棄工廠的裝橫視覺感很強烈。當然,影片的主題意義都很好,萬茜的演技就更不用說了。表白全員,另外真的被萬茜那一段驚豔到了,整個電影沒有變換太多的場景,從陌生到同仇敵愾到相互排擠到共同決定,更著重處理各人間的衝突和矛盾。還有一個簡直百分百的彩蛋。看到有人評論說覺得醫生才是那個主人格,剩下的包括安希都是附屬人格,想想突然覺得也挺有意思,非常好看了,看完想品話劇。

    拋除醫學專業層面人格分裂症精神病人的主人格和附屬人格的鬥爭與共處,其實在另一個層面上來說,每個個體的“人”在社會層面擔任不同的社會角色,孩子,父母,朋友,上司,下屬,學生,伴侶,合作伙伴等等,在每個角色中有不同的社會決定和行為,如何另多重意義上的各種角色在同一個主體中和平共處,彼此陪伴成長,是非常值得思考和不斷進步的一件事情,同樣地,主體思想作為具有最高格局的那一層,帶領不同的角色,需要保持各自清醒,也要附屬彼之裨益,才能夠合理地善待人性的孤獨。

  • 3 # 啊軍原創

    《你好,瘋子》講述了七個不同的人被關進一個精神病院的故事,在這個精神病院裡面,他們竭盡所能表現自己沒有瘋,從而引出了一幕幕鬧劇。而在這些鬧劇中,細微之處卻是充斥著大量的優秀的細節,在這一系列細節的帶動下,電影所要表現的東西,也能夠展現地非常充分。

  • 4 # 藍貓說電影

    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耐人尋味。看似荒唐搞笑,其實蘊含著人生哲理。

    我將依次從電影故事、演員演技、七重人格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電影。

    第一點,優秀的故事情節設定。一部被精心 包裝的多層次的後現代精神寓言。

    七個素不相識的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關進了一家精神病院,因為院方懷疑他們有精神病,但初步核實的結果是,七個人裡面只有一個是真正的精神病人,院長讓他們七個人自己把這個病人找出來,然後他們就能安然出院了,他們遭遇各種被逼良為瘋的行為,為了逃出瘋人院使出渾身解數,在瘋人院裡發生了一場嘀笑皆非的荒唐事。

    本片的導演饒曉志,80後的新生代導演。可以看出他對劇本的精心打磨,每一個場景設計、人物設定、對白、剪輯幾乎都具有寓意。整體來看,影片鋪陳從巨集大到細微,過渡自然流暢,完全沒有割裂感,敘事文字紮實,邏輯嚴密,想說的和想說又不能說的,全都一目瞭然。

    第二點,演員演技可圈可點,值得稱讚。

    電影的細微之處,在演員高超的演技之下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個個實力不俗在影片有限的空間裡,奉獻了精湛的演技。

    金士傑老師戲份不多,但總能拿捏得當,遊刃有餘。

    萬茜在那五分鐘的長鏡頭表演中,她那“分裂”的獨角戲十分驚豔,令人震撼。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精湛的演技值得我們稱讚。

    第三點,七重人格分裂與人性拷問

    影片其實講述的不是那七個人的故事,而是折射了七種不同的人格。

    律師馬睿所代表的,則是對世界的懷疑和抗拒;

    韓醫生所代表的,則是對愛、保護的渴望;

    公關莉莉所代表的,是對物質生活的追求。

    歷史老師蕭老師所代表的,是一種對陳規、迂腐的厭惡;

    脾氣爆裂又自卑的司機楊猛,則是一種不計後果的反抗與放縱;

    畫家安希,則代表了一種普通人的沉默、柔弱以及恐懼。

    正常人與瘋子的區別在於,正常人保持在可控的範圍內;瘋子則因為過於放大,失去對各類人格的控制,最終在人格分裂之後,導致精神分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相物件時,男人因為不熟悉女方反而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