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不趨勢先不說,先看看馬自達的不同觀點吧。
近日,一則訊息使馬自達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這一訊息曝光後,馬自達迅速佔據了汽車圈的輿論C位。
因為很多人不理解:馬自達為什麼要這麼幹?
要知道,近年的主流趨勢是中控屏越來越大,從7英寸到10英寸,再到12英寸,再到21英寸,甚至整個中控全部都是螢幕。
有這麼大的——
這麼大的——
也有這麼大的——
甚至這樣的——
這樣的——
而隨著主流車企中控螢幕尺寸的逐漸增大,消費者對螢幕的認知也發生了改變,似乎螢幕尺寸越大,車輛的科技效能就越突出,視覺上也更氣派。不僅如此,部分車企甚至計劃未來將依託大螢幕,為消費者創造出全新的生態鏈。
當然,中控屏也早已不僅僅是一塊螢幕這麼簡單,其中還承載了諸如語音互動、遠端控制、多媒體等諸多功能。
那麼,為什麼馬自達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其未來所有新車上取消大尺寸中控觸控式螢幕,而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呢?
對於這個問題,馬自達高管是這麼迴應的:根據我們的研究,當駕駛員在車輛中觸及觸控式螢幕介面時,他們會無意中向方向盤施加扭矩,並且車輛會偏離其車道位置。馬自達北美公司人機介面與資訊娛樂工程師Matthew Valbuena也傳遞了類似的觀點:“在使用觸控式螢幕時,駕駛員必須看向螢幕,這也增加了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
簡單來說就是:大屏操作不安全。
對於這樣的結論,相信在開車過程中做過類似操作的朋友一定也深有體會,特別是對於一些新手司機來說,一邊開車一邊操作中控螢幕的確極為困難。而即便老司機,操作中控觸屏也得將身子前傾,單手握方向盤,同時眼睛在觸屏和道路間不停切換,生怕錯過了路面資訊。
令人遺憾的是,即便駕駛者極力避免,但每年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仍不在少數。
馬自達取消中控大尺寸觸屏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觸控大屏必須眼手配合才能使用,這就導致駕駛員在操作時必須將視線離開路面,而實體按鍵則因為在操作時有明顯的機械力反饋,駕駛員可以“盲操”,無需再探身去操控螢幕,所以可以更輕鬆的掌控車輛。
正是基於這一點,馬自達希望用更簡單的觸覺控制代替,如透過旋轉式的按鈕來進行媒體播放等功能的控制,比如左右旋轉切歌,按一下靜音,長按關閉螢幕等等;同時,馬自達還將螢幕放在司機正前方,讓駕駛員在使用的時候目光儘可能少的遠離路面,減少轉移視線的幅度,並把顯示器和照明亮度都進行了嚴格限制。
從馬自達官方給出的海外版馬自達3渲染圖也可以看到,這一理念已經開始付諸實施,新車內飾設計中已經移除了中控大屏,只剩下了一塊小尺寸的,有點像收音機螢幕的顯示器。由此也可以預見,未來馬自達3或將使用抬頭顯示器向擋風玻璃投影相關資訊。
其實,馬自達一直都是這麼特立獨行,從早期技驚四座的轉子發動機,到後來的創馳藍天技術,再到GVC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馬自達好像充滿了一個工程師該有的“倔強”。
而且一直以來,馬自達都在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線前行,並不太會受到其他車企的影響。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家小公司,要做出小而美,小而精的東西出來,吸引一小部分人就足夠了。
寫在最後:
隨著IT科技的飛速發展,中控大尺寸觸控式螢幕被越來越多地裝配在新車中,從色彩到尺寸、再到功能,中控觸屏被賦予了非常非常多的“使命”。加之其較強的視覺衝擊力,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非常迷戀。
不過凡事皆有利弊,在行車過程中操作中控觸屏也帶來了一定安全隱患,“倔強”的馬自達認為這“不能忍”,並計劃著手改變。
趨勢不趨勢先不說,先看看馬自達的不同觀點吧。
近日,一則訊息使馬自達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這一訊息曝光後,馬自達迅速佔據了汽車圈的輿論C位。
因為很多人不理解:馬自達為什麼要這麼幹?
要知道,近年的主流趨勢是中控屏越來越大,從7英寸到10英寸,再到12英寸,再到21英寸,甚至整個中控全部都是螢幕。
有這麼大的——
這麼大的——
這麼大的——
也有這麼大的——
甚至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而隨著主流車企中控螢幕尺寸的逐漸增大,消費者對螢幕的認知也發生了改變,似乎螢幕尺寸越大,車輛的科技效能就越突出,視覺上也更氣派。不僅如此,部分車企甚至計劃未來將依託大螢幕,為消費者創造出全新的生態鏈。
當然,中控屏也早已不僅僅是一塊螢幕這麼簡單,其中還承載了諸如語音互動、遠端控制、多媒體等諸多功能。
那麼,為什麼馬自達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其未來所有新車上取消大尺寸中控觸控式螢幕,而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呢?
對於這個問題,馬自達高管是這麼迴應的:根據我們的研究,當駕駛員在車輛中觸及觸控式螢幕介面時,他們會無意中向方向盤施加扭矩,並且車輛會偏離其車道位置。馬自達北美公司人機介面與資訊娛樂工程師Matthew Valbuena也傳遞了類似的觀點:“在使用觸控式螢幕時,駕駛員必須看向螢幕,這也增加了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
簡單來說就是:大屏操作不安全。
對於這樣的結論,相信在開車過程中做過類似操作的朋友一定也深有體會,特別是對於一些新手司機來說,一邊開車一邊操作中控螢幕的確極為困難。而即便老司機,操作中控觸屏也得將身子前傾,單手握方向盤,同時眼睛在觸屏和道路間不停切換,生怕錯過了路面資訊。
令人遺憾的是,即便駕駛者極力避免,但每年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仍不在少數。
馬自達取消中控大尺寸觸屏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觸控大屏必須眼手配合才能使用,這就導致駕駛員在操作時必須將視線離開路面,而實體按鍵則因為在操作時有明顯的機械力反饋,駕駛員可以“盲操”,無需再探身去操控螢幕,所以可以更輕鬆的掌控車輛。
正是基於這一點,馬自達希望用更簡單的觸覺控制代替,如透過旋轉式的按鈕來進行媒體播放等功能的控制,比如左右旋轉切歌,按一下靜音,長按關閉螢幕等等;同時,馬自達還將螢幕放在司機正前方,讓駕駛員在使用的時候目光儘可能少的遠離路面,減少轉移視線的幅度,並把顯示器和照明亮度都進行了嚴格限制。
從馬自達官方給出的海外版馬自達3渲染圖也可以看到,這一理念已經開始付諸實施,新車內飾設計中已經移除了中控大屏,只剩下了一塊小尺寸的,有點像收音機螢幕的顯示器。由此也可以預見,未來馬自達3或將使用抬頭顯示器向擋風玻璃投影相關資訊。
其實,馬自達一直都是這麼特立獨行,從早期技驚四座的轉子發動機,到後來的創馳藍天技術,再到GVC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馬自達好像充滿了一個工程師該有的“倔強”。
而且一直以來,馬自達都在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線前行,並不太會受到其他車企的影響。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家小公司,要做出小而美,小而精的東西出來,吸引一小部分人就足夠了。
寫在最後:
隨著IT科技的飛速發展,中控大尺寸觸控式螢幕被越來越多地裝配在新車中,從色彩到尺寸、再到功能,中控觸屏被賦予了非常非常多的“使命”。加之其較強的視覺衝擊力,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非常迷戀。
不過凡事皆有利弊,在行車過程中操作中控觸屏也帶來了一定安全隱患,“倔強”的馬自達認為這“不能忍”,並計劃著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