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後代給前朝修史書是中國歷史定製和慣例,為何清朝滅亡這麼久了清史還沒有完成?

13
回覆列表
  • 1 # 銘宇888

    北洋、民國、共和國都有修的。

    民國三年(1914年),

    清史館

    設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館長

    趙爾巽

    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將各卷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

    遺老

    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

    清朝遺老

    ,《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

    辛亥革命

    後,將《清史稿》定為

    禁書

    ,禁止刊印及發售;後來解禁。

    中華民國

    官修的《清史》是指1949年

    中華民國政府

    撤退到臺灣

    以後,由官方出資進行大規模整修《清史》的工作,總計有三次:第一次由

    國防研究院

    主持,以關內本《

    清史稿

    》為藍本重新整理出版,定名為《清史》;第二次由

    國史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

    合作,就關外本《清史稿》進行校注,完成《清史稿校注》;第三次由國史館依據《清史稿校注》,以及清代國史館檔案與清史館檔案,推動纂修的《新清史》。

    2001年,戴逸、

    李文海

    等歷史學家再度呼籲國家編修清史。2002年8月,

    中共中央

    國務院

    終於作出決定,正式啟動清史纂修工程。同年12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編纂委員會主任。

    至2012年年底,全書已有95%的稿件到位。2016年1月1日,《

    人民日報

    》海外版釋出訊息稱,全書初稿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後期的審改整合。

  • 2 # 藍水映紅陽

    期待可以給後人一部 客觀 公正的清史。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 集大成者。文治武功都很突出,對於疆土有特別的貢獻 。對於民族融合 和民族政策的制定 對今天都有深遠的影響。

    我們不能割裂的看待清朝的榮辱!清朝的榮耀也是我們的榮耀,清朝的恥辱也是我們的恥辱。西方列強認為欺負的是中國 他不管你多少個民族,都是中中國人!就像俄羅斯人今天依然叫中中國人契丹人一樣,他不管是你們的哪個民族,反正是中中國人給他造成的影響!你家的兄弟幾個 無論是誰給他打了,也都說讓你家人打了 一樣的道理!

    清朝站在一個歷史變革的關鍵點上,時代變遷的風口浪尖上!社會生產力的的革新,社會制度的變革,文明的的衝突,世界格局的建立和格局的形成,都集中在了一起!所以是千年未有的大變局!其複雜性 爭議性可想而知!所以一時半會兒不容易編寫出來。中間好有一段中華民國的斷層問題,本應該民國政府幹的事兒,他們沒幹 光顧著爭權奪利搶地盤去了!才一直拖到了新中國!

    還有原因,還是因為對其政權的民族屬性的定性和爭論!有一部分人不認同他的正統地位,存在一些爭議!

    還是那句話,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榮辱與共,共同進退!要以更廣闊的心胸和視野去看待他 總結他 對待他!

    所以我希望清史能夠客觀 公正的 站在中華民族的視角上編寫,把我們民族歷經風雨 飽經風霜的奮鬥史 和艱苦的抗爭史 ,好好的保留和展現出來!

    今天西方國家依然亡我之心不死,他們在這次疫情期間就又表現出來了強盜的邏輯和嘴臉!所以我們要正確的總結歷史 看待歷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去其糟粕 留其精髓!讓我們中華民族 經久不衰 傲立東方!

  • 3 # 深夜聊齋

    按照中國古代的修史傳統,一般在前一朝代之後,後繼的朝代要立即組織人員編修前一朝代的歷史,比如元朝修了《宋史》,明朝修了《元史》,而清朝修了《明史》。

    而且從唐朝開始,均是由官方設立專門史館,撥付專門經費,組織專門人員,負責前代史書的編纂工作,這就是所謂的官修史書,這些史書也被稱為是“正史”。

    元朝修《宋史》用了2年半,明朝修《元史》僅用了幾個月,清朝修《明史》雖也歷經百餘年,但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也被譽為是編纂得最仔細、最可靠的史書。

    與前幾朝相比,清史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修編過程,為何最終沒能定稿呢?

    一、成書艱難

    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後,按照歷史慣例,北洋政府開始著手清史的編纂工作。

    1914年3月,北洋政府宣佈成立清史館,並聘用趙爾巽擔任館長,主持編修工作。

    趙爾巽是清朝統治年間的進士,曾任湖廣、四川與東三省總督。

    起初,身為前朝遺老的趙爾巽,並不願意出來為北洋軍閥工作,但有人勸趙爾巽:修清史對大清乃是功德一件,你身為旗人,責無旁貸。

    修編近300年的清朝歷史,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作,經費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在初期,由於北洋軍閥的大力支援,清史館經費充足,加之清朝史料非常豐富,編修工作進展十分順利。

    但到了1917年,發生了一起“黑天鵝事件”——張勳復辟,受到戰爭影響,清史館被迫關門,修編工作停頓了下來。經過這次變故,清史的命運走向了不可捉摸的深淵。

    而且,由於此前管理工作不到位,撰稿人員的工作成果良莠不齊。有的只圖混口飯吃,只出工不出力,其作品質量太差,猶如廢材,只能棄用;而有的則故意拖拖拉拉,數年都沒有成稿,嚴重影響了整體進度。

    於是,從1920年開始,清史館又開始了長達6年的統一整理史稿工作,並對前期未完成的初稿繼續進行補撰。但是,受經費、人員等因素的影響,這項工作進展緩慢。

    直到1927年,清史編修工作進行到了第14個年頭,館中人員已經由最早的80餘人減少到了只剩10餘人,館中經費也已經枯竭,但好在其全稿已經基本完成。

    負責人趙爾巽當時已是年老體衰,自覺時日無多,其他人也希望及早印刷,以稿費補發原來的欠薪。但也有人表示反對,理由是史稿的錯誤疏漏之處太多,印出來會成為笑話。

    最早的《清史稿》一共536卷,共800餘萬字,總共印了1100部。

    二、命運多舛

    《清史稿》成書之際,正是國民革命北伐勝利之時。接管北京後,當時的國民政府對於《清史稿》的態度,與北洋政府大相徑庭。

    一些人認為,《清史稿》的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這本書是對清朝歌功頌德,並貶低了辛亥革命,進而還提出了包括“鼓勵復辟”、“不奉民國正朔”等19項大罪名。

    於是,剛剛問世的《清史稿》迎來了滔天大劫——被永久禁止發行。

    然而,作為歷史上的一個朝代,清朝總要有自己的歷史,於是國民政府開始籌備編纂《清史長編》,作為官修清史。

    雖然有人認為《清史稿》一書大致可用,只須略加改正,清史即可殺青。

    但是,修撰前朝歷史,其實質往往是在表述當下的主流價值觀,所以,“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是沒錯的。這同時也註定了修編清史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絕非增刪文字那麼簡單。

    而且,由於種種原因,修編《清史長編》的計劃也並沒有立即執行,它被一拖再拖。直到抗戰爆發,重修清史一事更是不了了之。

    建國後,重新編修清史的動議一直存在。1965年,中國成立了清史編纂委員會,並籌備在人民大學成立清史研究所。可是後來由於一些歷史原因,這項工作被長期擱置。

    一部清史,從1914年開始修編,雖曾有初稿,但竟慘遭封禁,以致往後幾十年仍然沒有定稿,真可謂是命運多舛。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清史稿》的定稿,也是中國最後一部朝代史——《清史》,將與廣大讀者見面。

  • 4 # 鄜延路節度使李

    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清史館曾花十餘年時間編修《清史稿》,不過該書是未定稿,也因訛誤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評。新中國成立之後,董必武就曾向中央提出重新編修清史的建議,但因當時沒有足夠條件而未能正式開展。1959年,周恩來委託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制定清史編纂方案,也因當時國家動盪而被叫停。1963年,毛澤東又邀請范文瀾等歷史學家討論清史纂修問題。

    1965年中央終於決定要求中宣部編修清史,中宣部召開部長會議決定在成立由郭影秋、尹達、關山復、劉大年、佟冬、劉導生、戴逸七人組成的清史編纂委員會,並籌備在中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清史研究所。不過修纂工作很快因文化大革命爆發而擱淺。文革結束後,鄧小平曾向中國社會科學院轉發了一封建議修清史的來信,但再次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擱置。

    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歷史學家再度呼籲國家編修清史。2002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終於作出決定,正式啟動清史纂修工程。同年12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編纂委員會主任。至2012年年底,全書已有95%的稿件到位。2016年1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釋出訊息稱,全書初稿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後期的審改整合。

    2002年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之後開始了新《清史》體裁體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為止大體確定了全書的總體框架。新《清史》由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大部分組成,共92卷、3000餘萬字。全書採用將《二十四史》經典體例與目前國際通用的章節體相結合的“新綜合”體進行編寫,其中通紀部分採用章節體,其餘部分採用傳統體例。

    《通紀》是全書的核心,分清建立、入關、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統一中國、清朝中衰、外國侵略和農民戰爭、清自強運動、最後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具體包括天文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農業、手工業、商業、外貿、交通、財政、學術、西學、詩文小說、戲曲書畫等。《傳記》部分分為22卷,包括清朝3000餘位不同階級、領域的代表人物的傳記。

    《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實際包含35種表),在《清史稿》14種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設21種表。《圖錄》則是《清史》的重要創新之一,分輿地、生產、商貿外貿、軍事、民俗、建築、藝術、宗教、肖像十大類,收錄各種歷史地圖、繪畫、文物圖片以及歷史照片等。

    從提議重修清史到清史編修工程正式啟動以來,該計劃在一部分學者看來存有爭議。有人表示反對“官修正史”,認為國家沒必要投入大量經費、組織專門力量編修正史,也有學者表示編修工程採用“承包”的辦法並不是做學問的合理方式。

  • 5 # 致閱歷史

    馬上就要完成啦。

    中國歷史上一直有易代修史的傳統。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清史館曾花十餘年時間編修《清史稿》,不過該書是未定稿,也因訛誤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董必武就曾向中央提出重新編修清史的建議,但因當時沒有足夠條件而未能正式開展。

    1959年,周恩來委託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制定清史編纂方案,也因當時國家動盪而被叫停。

    1965年中央終於決定要求中宣部編修清史,中宣部召開部長會議決定在成立由郭影秋、尹達、關山復、劉大年、佟冬、劉導生、戴逸七人組成的清史編纂委員會,並籌備在中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清史研究所。不過修纂工作很快因文化大革命爆發而擱淺。文革結束後,鄧小平曾向中國社會科學院轉發了一封建議修清史的來信,但再次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擱置。

    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歷史學家再度呼籲國家編修清史。2002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終於作出決定,正式啟動清史纂修工程。同年12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編纂委員會主任。

    至2012年年底,全書已有95%的稿件到位。

    2016年1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釋出訊息稱,全書初稿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後期的審改整合。

  • 6 # 穿越再現彼岸

    修編前朝的歷史是一個大事,因為很多大是大非的問題要明確,這些事情不能明確,那麼前朝歷史就完不成修編。

    清朝修編《明史》,起始於1645年,最終定稿刊印卻在乾隆時期的1739年,歷時94年。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修編歷史也不容易,期間有很多修編歷史的文人被殺。(趙爾巽照,《清史稿》的總編輯,去世同年(1927年)刊印了《清史稿》)

    《清史稿》的起止時間為1616-1912年,從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王開始,這事有待商榷。

    為何定名為《清史稿》吶?是因為趙爾巽等人認為,政治觀點、體裁體例、史實內容等很多方面有待商榷,未成定論,固以《清史稿》命名,期待後來人再次編著完善,成為《清史》。

    後中華民國戰亂頻仍,修編《清史》這事也就撂下了。(戴逸照,歷史學家,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負責《清史》編纂工作)

    有鑑於《清史稿》的不足,國務院於2002年8月正式批准修編《清史》,2004年全面展開,國家撥款修編經費6億多元。《清史》修編92卷,每卷35萬字,合計3000多萬字,大部分已經定稿。從批准開始到到絕大部分定稿已經歷時18年了。

    這次編纂清史,很多先進的技術應用到《清史》修編之中,聯合了香港、澳門、臺灣等多地的歷史研究人員。

    很多清朝的檔案和歷史原材料存在臺灣和世界各地博物館以及私人手中。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存有清代檔案3500多萬件,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有40多萬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清代檔案是國民黨逃亡臺灣時精選的清代檔案,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都是最高和最好的;國外很多博物院和私人也持有不少清代的檔案。

    《清史》國家編纂委員會的主任是戴逸,副主任是馬大正、朱誠如、成崇德

    由於修編清史對的原始資料遍及世界各地,尤其以臺灣有最為重要的歷史資料,一些研究者持有的政治觀點也不相同,清史始終處於補充完善過程之中。原計劃於2015年出版問世,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沒有付諸刊印發行。

    況且國民黨敗退到臺灣島之後,所謂的“中華民國”政府積極修編清史,在《清史稿》的基礎之上於1960年代正式修編完成了《清史》,全書550卷,主編是張其昀、蕭一山、彭國棟等。“中華民國”修編的《清史》比較匆忙,錯誤也比較多,學術界影響也較低,主要在臺灣等地刊印。

    新中國《清史》編纂基本完成之後,在學術界對清朝後期的歷史存在的爭議比較多,沒有定論,對有些歷史人物的評價也難以下結論,大是大非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國家一般不會付諸刊印。

    不過從目前來看,新中國修編的《清史》離正式出版已經不遠了,耐心等待。

  • 7 # 靈石蘊珠寶

    史書是留給後代的,需要儘可能的客觀公正

    清史成書,大約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個資料整理

    從1636年皇太極立國,到1912年溥儀退位,大清國運276年,這沒什麼好爭議的。但是其衍生向前到努爾哈赤時期,向後到溥儀的偽滿洲,加到一起三百多年了,涉及資料如山如海。三百多年的資料,漢文也就罷了,還有得用近乎失傳滿語去解讀的滿文老檔,這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整理核實,要花很長很長時間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早期屬於古今大變革期,這大變革貫穿了清民新三代,掌控話語權的新時代去編撰古代史,難免會有激烈之處,而激烈就會影響客觀公正

    所以,新生代需要去沉澱,沉澱之後穩下來,海納百川,綜合各方面意見,才能做到客觀公正,這些也需要時間

    一箇中國是共識,也是原則,但是臺海問題不解決,編出的史書就會有瑕疵,而這瑕疵會給未來增加不必要的變數,畢竟海臺那邊承襲了民國,我們中國尚未一統

    清史工程批准於九二共識之後,至今已經取得極大成果,三個問題其實已經解決兩個了,就剩下第三個,但若最終成書,猜測要在統一之後

  • 8 # 飛哥說史

    中國曆朝歷代都有修史的傳統,對於修訂國史這一專案都是國家的重點專案,從未疏忽。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問世,兩千多年來,朝代更迭不斷,官修史書未曾斷絕,至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定稿,乾隆帝下詔歷代官修史書,合稱《二十四史》,編入《四庫全書》史部。民國初,史學家柯劭忞筆耕三十年作《新元史》,大總統徐世昌將其定為正史,於是有人稱《二十五史》。

    司馬遷

    民國初年,1914年,北洋政府開始籌備建立清史館,開始官修清史工作,以趙爾巽為館長,成員大多是清朝遺老,專注史學的人物,但由於護國戰爭,袁世凱病逝及往後的北伐等原因,修史遇到了很多困難,1927年,在趙爾巽的期盼下,《清史稿》出版,同年,趙爾巽去世。《清史稿》彙集了比較豐富的清史資料。由於清朝滅亡時,清廷檔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儲存得比較完整,這就為編寫《清史稿》提供了充實的原始資料。但同時修史人員多是清朝遺老,在史觀上多褒揚清朝,貶低革命及鄭成功,太平天國等事實,同時還有諸多時間,地點錯誤,即便如此,它仍是後世研究清史最寶貴的財富。

    趙爾巽

    1927年9月,執政的張作霖恢復該館,並聘請清史館總纂柯劭忞、王樹枏分任館長和總纂,編纂出若干篇列傳。次年6月,國民革命軍北伐進入北京,國史館被解散。194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國史館,開始修清史,但此時,內戰正在進行,政府搖搖欲墜,幾經遷館到重慶,最終史館材料由新中國接收。到了臺灣的國民黨當局沒有放下修史的工作,在1961年為紀念“民國五十年”出版了《清史》,但是這版《清史》因為成書倉促,多有錯漏,譭譽參半,島內沸騰,要求重修,後來他們又著手進行了《清史稿》校注,直到今天,還在進行著清史工作。但是他們編撰的這些在我們大陸方面是不會被承認的。

    新中國建立後也很重視清史編撰工作,建國初百廢待興沒有提上日程,之後三年災害,文革十年各種原因未能正式實施。改革開放後,又因意外事件擱置,2002年,清史纂修小組正式成立,戴逸先生任纂修組主任,國家專撥款項維護。

    《二十四史》纂修之速未有如《元史》者,可能是政治原因,朱元璋稱帝第一年就開始下令纂修《元史》,後經改稿,定本共用331天,但史家對其質量多有批評。最長時間屬《明史》,近一百年的時間,被史家認為質量上乘。再從一個王朝滅亡,到該王朝正史修訂完成講,《漢書》成於東漢初年,期間除莽亂並無長時間分裂,《後漢書》成於南朝宋,距東漢滅亡約兩百年,《三國志》成於晉朝統一,時間上沒有擱置,唐時編撰《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其中屬《晉書》距離王朝滅亡最久遠,約230年。五代時修《舊唐書》,宋修《新唐書》及《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分裂時間不長,正史成書較快。元於倉促之間修宋遼金三國國史,距他們亡國已經一兩百年了,朝代正史定本的時間長短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兩個大一統王朝無縫銜接,沒有較長的分裂期,政局穩定,成書較快。第二,國家大分裂時期,政局混亂,朝代更迭迅速,往往就到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著手修史了。第三,並不是說,亂世時就沒有好的國史著作定本,只是在質量,政治各方面篩選下,往往不被認可。第四,王朝更迭,如有遺留問題,前朝正史定本工作將會向後延續。

    戴逸

    今兩岸修史,在大問題上還未解決,確定《清史》正本事宜必將影響全域性工作,由此在大問題解決前,《清史》官修定本時間將還會往後拖。

  • 9 # 片雲2

    既然清史編纂存在各種各樣問題和困難,可以邊編邊完善,但我還堅持使用文言文,體例不能太大,不便於流傳。編史只是記錄大事,不可能面面俱到,涵蓋所有,貪大而求全,註定要失敗的。即使宋修唐史,清修明史,屬於質量上乘的官修歷史,也不是面面俱到。所以我認為,清史不能超過1500萬字?必須要文言文!但時間不等人,先要修分類史,如全清文,全清詩,全清曲,全清詞,全清賦,全清戲曲,清大詔令集,全清志,清通典,清通鑑,資治通鑑清續編,等等,把清宮檔案充分利用,分門別類,編輯出版,這才對得起歷史

  • 10 # 你行不行你也上不去

    第一,關於清朝的歷史,主要來源四個方面,<清實錄>,各地方誌,民間記載,同時期國外的一些文獻,但這四個方面的資訊很多都不是客觀事實,需要甄別真偽。而且有些描述同一件事的不同記載又相互矛盾,該信誰的?頭大不?

    第二,二十四史都是用文言文寫的,現在修清史再用文言文就不合適了,所以文字量巨大!特別大!賊雞兒大!

    第三,修史所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本身就需要時間,再加上嚴謹和客觀,更是註定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有生之年很難看到了。

  • 11 # 不過北關

    為何要修史?因為傳承有序。

    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公認的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其中最重要的紐帶,就是史書了。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最為重視歷史的國家,無論哪個時代,修史都是一件大事,因為我們認為,歷史是文明的體現,所以外國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其實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那為什麼清史這麼久了還未修成?我想是有很大原因的。中國這短短百年內,實在是太忙太忙了。

    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最終北洋政府竊取了果實,北洋政府對於修史是一個十分積極的態度的,因為這代表著他們的合法性。但,從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到民國,很多人都一時無法接受,所以修出來的清史稿,就容易成為了封建復辟的種子,所以北洋政府只能擱置,慢慢減少了對修史的支援。

    然後,北伐開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國民黨政府上臺。毫無疑問,國民黨政府對於清政府,北洋政府都是相當牴觸的,所以說,北洋政府所修的半成品史書必然被拋棄,從頭再來。然後國共反目,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全面抗戰開始,這個時候,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抗戰都已經是竭盡全力了,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去修史。

    然後,抗戰勝利,國共對峙,最終新中國成立。這個時候,客觀來說,要修史是可以的,但實際上,新中國一窮二白,吃飯都是問題,哪裡還有修史的精力?

    然後抗美援朝,中國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可以說是付出很大代價的。之後,中蘇反目,說實話,當時是有亡國風險的,也是沒有精力去修一個暫時無用的史書。

    然後,文革了。10年,別說修清史,恐怕說一下清政府都會有危險。這段時間,我們損失了很多人才,所以即使改革開放後,有環境可以修史了,也沒有相應的人才去完成這件事了。

    到現在,環境可以了,人才也重新成長起來了,已經有很多相關專家學者響應這件事了,確實,我們政府也應該完善一下清史了,或許,民國史也可以順便完成一下,不為什麼,只為了告訴中中國人民,我們歷史悠久,我們文化繁榮,我們傳承有序,我們曾經雄霸世界上千年,我們未來也一定可以重回巔峰!我們數千年的國度,不是兩個跳樑小醜就能擾亂的,那些港獨臺獨就是螳臂當車!!我們中國的統一與復興不可阻擋!!!

  • 12 # 北洋海軍炮手

    在傳統的國王史存的觀念中,新朝為前朝修史的政治意義大於學術意義。

    一是象徵新朝取代前朝的正統地位。所以朱重八下令快速編修《元史》,越快越好;清朝哪怕是無暇修史也要在入關後立即開設史館,宣佈明朝滅亡,清朝為正統。

    二是安撫、招攬前朝遺民。遺民指的是那些不吃新朝俸祿、維持對前朝忠貞的人,他們在效忠前朝的基礎上承認新朝,也可以為新朝出力,但是堅決不當新朝的官,也不拿新朝的俸祿。而對於新朝來說,安撫前朝遺民讓他們平時講學,有文化或者政治活動時候再讓他們給新朝噹噹顧問就挺好。更重要的是,安撫新朝遺民對於穩定社會秩序有重要的意義,能招攬更好。

    所以歷史上在新朝修前朝史書得群體中,前朝遺民往往是主力,比如《明史》就是以明遺民為主編寫的。在《明史》的編寫中,明遺民在康熙、乾隆兩位的指導下,秉持為先者諱的原則編寫,但是就這樣這祖孫倆還不滿意,因為明遺民寫的原稿對於明朝的陰暗面揭露得太多,不能為政治服務。

    著名的大噴子顧城,也在《我與明史》中承認:《明史》雖然體現了康熙的意圖,但是刪改的大多是明朝的陰暗面。所以在袁世凱宣佈開設清史館的時候,清遺民就按照編撰《明史》的經驗,以為先者諱的原則編寫了《清史稿》。

    說回《清史稿》,其實《清史稿》在編撰的時候腰痠秉承為先者諱的觀念,畢竟都是打清朝過來的人,不懷念前朝是不可能的,多少都說清朝的好話,當然也是站在清朝的立場上。所以,長毛子是匪,革命黨是賊(不是賊也是黑社會),所以其在民國的地位可想而知。而且《清史稿》匆匆成稿,未加校對,不是成本,僅僅是稿件。主編趙爾巽在《發刊綴言》當中說的很明白,就是局勢動盪,只能未加校對刪改,快速成稿,以便留於後人,像《明史》那樣等到承平之時再加以校對,進而成書發行。

    所以《清史稿》一直就是稿,而不可能翻身成為《清史》,話說也是清朝生不逢時,如果不是進入近代不會有這麼多阻礙。如果清朝皇帝是漢人,估計早就被捧上天了。而且民國那個局勢,也不可能有那麼多得精力和財力投入到修史這個龐大的文化工程,再加上共和國草創時期,百廢待興,以及後來的那一系列事件,發展經濟成為主流,清史只能拖著,因為沒精力去整,只能依賴部分學者自行研究整理。

    這一版的《清史》整理研究了大量的清朝歷史檔案,畢竟清朝的歷史檔案是儲存最為完整的,再加上還有大量的地方誌、私人筆記以及外國方面得記錄等材料,沒點時間和經濟成本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在修史的同時,也培養了不少歷史學的研究生、博士,出版了不少叢書,對歷史研究起到了推進的作用。而且由於清朝由滿族建立,很多檔案用滿文記錄,因此在滿語文研究方面清史也起到推進作用。更主要的是研究滿文件案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全面的瞭解清朝,只不過前提是要有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去培養滿語人才,但是歷史是一門科學,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這些成本還是值得的。

    所以,很多打著朝代史名號的野雞學會對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那是羨慕嫉妒恨,因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能從國家獲得財政支援,能搞出更多的研究成果,而那些野雞學會則沒這麼幸運,沒錢你沒法搞研究,沒背景人家都拿你當放屁。人紅是非多,所以對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非議也多,只不過這些非議就和會叫的狗不咬人一樣,你有本事就能得到國家的重視,沒本事還是野雞。

    而且清朝的一個歷史意義在於,清史唯一經過古典個近代兩個時期的王朝,以世界格局的眼光來研究清朝,除了瞭解王朝興衰教訓之外,還可以發現為何中國會在近代落後於列強,為何中國的近代化之路如此坎坷。基於這種原因,容不得國家不重視清史。

    全文完

  • 13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清史》:“二十五史”完結篇——呼之欲出。

    清朝已經倒臺108年,為何《清史》還沒有完成?這個問題的確是一個令歷史愛好者迷惑的問題。公元1912年2月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正式退位,至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秦王朝徹底土崩瓦解,煙消雲散。那麼秉持著“隔代修史”的優良傳統,早在民國時期就應該將《清史》完稿,可是直到已經進入21世紀前期的今天,《清史》依舊沒能以“二十四史”完結篇的面目問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有一根一光年長的棍子,我從這邊推動,試驗另一邊能不能立刻收到訊號……那麼這根棍子如何才能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