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錄中的生活

    劉子驥實有其人,名驎之,字子驥。《晉書》有傳,入《隱逸傳》。

    為什麼陶淵明要把他寫進來呢?

    《晉書·劉驎之傳》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說劉驎之這人特別喜歡遊山玩水,有一次到衡山採藥,結果走得太深了,看見有一條山澗,山澗南邊有兩個大石倉,一個倉門開著,一個倉門關著。可惜水太深,他過不去。正當他打算回家時,卻迷了路,幸好遇到了一個伐弓的人,向他問道才走了回去。回去後,有人說那倉庫裡都是神仙的仙藥,他於是又去尋找,卻再也找不到了。

    這個故事耳熟吧?基本上就是《桃花源記》的故事翻版。——或者說《桃花源記》就是這個故事的翻版。因此劉驎之這個人天然就和《桃花源記》有關係的,很可能是陶淵明聽說了劉驎之的故事後,才構思出了桃花源的故事,所以在結尾把劉驎之加到故事裡面去是很自然的事情,這樣可以很好地增強故事的可信度。

  • 2 # 舉起我們森林一樣的手

    魏晉時期,兵荒馬亂,血腥遍地,人心思安。歸隱山林,修生養息。桃花源的風景很多,比如十堰房山

    ,常德,恩施的鶴峰,而非平原,相對封閉,無戰火,但是,有三必須有行政,社會形成,不可能是個部落,沒有文化血統互換,就會衰落死亡,這些不是和平造就,而是血與火。

  • 3 # 荷苑a8

    上過初中的人應該都讀過《桃花源記》。

    由於朝代的變遷,自然就會有戰爭,有戰爭,自然就會有血雨腥風,死傷遍地……一個國家的興亡,老百姓總會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戰爭,賦稅,疾病,災害等幾座大山的壓迫之下,百姓生活的異常艱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追求一個安寧康樂,自由平等,與世無爭的超現實主義的生活,桃花源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最理想的家園!

    文章作者體恤民情,憤世嫉惡,以文字來傾述百姓的心聲,把理想與現實相結合,想象出一個美麗的境地,讓老百姓過上了自給自足,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這,只是一個時代產生的陶淵明!只是一個時代產生的桃花源!僅此而已。

  • 4 # 史味人生

    提到《桃花源記》,我總是能第一時間想起來網劇宗師《毛騙·終極篇》中那個關於“桃花源中黑色桃花”的恐怖故事。暗黑版桃花源記

    戰國時期,四處戰亂,有一群人無意中避難走入了長滿桃花的山林中,開始了繁衍生息,成為了桃花源村。

    幾百年後,東晉時期,一名漁人打漁迷路,誤入桃花源,看到村中景象,心曠神怡。

    村中人熱情的招待了這名漁人,並送他出村,並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也”。

    原本這個桃花源的故事到這裡就應該完了,可是偏偏最後突兀的出現一個人:劉子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所以,這最後一句話就可以進行“陰謀論”的揣測,“桃花源”這樣一處仙家勝景,既然已經為世人所知,而一個“劉子驥”找尋不果後病終,可以阻擋其他高尚之士對桃花源的探尋麼?顯然不能,好奇心是人類的本能!

    所以坊間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另類的結局:

    其實太守跟隨漁人派軍隊已經找到了桃花源,並屠殺了全村人,鮮血染紅了粉紅色桃花,隨後掠奪了村中的物資而去。隨後,鮮血因為風乾變暗黑,所以樹上呈現一朵朵黑色的桃花。因為這件事太不光彩,所以太守對外謊稱“沒找到桃花源”。

    南陽劉子驥,聽說桃花源的故事,欣然前往,最終也找到了漁人口中的地方,但是劉子驥看到的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人間煉獄一般的景象:屍橫遍野、血跡斑斑,所以被嚇到了,回家不久之後,便死了,可以說劉子驥是被嚇死的。

    所以,後來人不敢再生出尋找桃花源的心。

    本為躲避戰亂始,無奈終死刀兵下,這樣的另類坊間傳聞也從側面體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腹黑,避世也無濟於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紛爭,小則爾虞我詐,大則戰亂紛起,這世上豈有真正的“桃花源”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上幹活最多,最不討領導喜歡,出點差錯領導卻放大百倍懲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