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薇的深度文藝之旅

    不請自來,首先要說的是《簡愛》的作者夏洛蒂是結婚了的,但是她的妹妹艾米麗·勃朗特,即《呼嘯山莊》的作者,則是終身未婚。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意思,很私人的問題,我們需要分析這個作家的性格、出生、經歷等等多個方面,而結論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作品看到一些蛛絲馬跡。我個人覺得其原因有以下幾條,也許有歪理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一、錢鍾書:書籍賜予的明亮之眼,可以看透人生的很多問題

    錢鍾書的家境恐怕是三人中最好的,妥妥的書香門第,生活條件尚可,不需要為家裡負擔太多,年輕時還可以出國留學。他的人生大部分是與書為伴,書作為他的良友,使得其在後來雖然遭遇不少坎坷,但依然能夠樂觀面對,他對於人生是豁達的,這是一種學者型大師的風範。

    《圍城》裡的婚姻並美滿,只能說表象是美滿的。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錢鍾書想要寫的就是一種人生,知識分子在那個年代裡的諷刺人生。但是風雨過後,終究會笑著度過。

    二、簡奧斯汀:忠實於自我的觀察與恆定

    《傲慢與偏見》的作者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簡奧斯汀的家境在三個作家中應該排中間,屬於英國鄉村社會中比較普通的一個家庭。家裡姊妹太多,導致去參加一些舞會會有些捉襟見肘,但總體來說,還是可以保持體面的。

    也許有人會問,普通家庭為什麼生出了一個不普通的女兒?

    簡奧斯汀為啥不結婚?

    我認為,她不是像電影裡一樣為了堅守初戀,為了等到應得的愛情這樣的理由。畢竟簡奧斯汀也是一個女人,她也有需求,她也會對這個世界好奇,她只是更想忠實於自己。簡·奧斯汀和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善於觀察、睿智、思考、勇敢。

    善於觀察,我想她那事無鉅細的描寫應該能讓你看到一個相當真實的英國鄉村世界。紳士和淑女們的狂歡與笑聲,都是她最寶貴的回憶。

    她的睿智在於透過觀察自己身邊的朋友和姐妹,她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人生軌跡。在那個年代裡,談戀愛是正常的,但不是長久的,婚姻是長久的,卻是不正常的,它就像一場人生買賣,為了錢,或者為了地位,有太多的原因,都是各取所需而已。

    於是她思考了:為什麼婚姻不能和愛情結合呢?錢和愛為何不能兩者兼得呢?這也是為什麼她的作品裡多是身份不匹配的俊男靚女,但卻最終能夠突破世俗,為了愛而結合。雖然不可能實現,但卻都是美好的願望。

    簡奧斯汀最讓人的佩服的地方就在於勇敢吧,敢於衝破世俗的眼光,就是要保持自我,就是不結婚。當然,她的家庭環境給予了她相應的經濟基礎,可以讓她有恃無恐,不會因為不嫁人而窮困潦倒。

    三、夏洛蒂勃朗特:暴風雨裡壓抑的人性怒吼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蘭特的出身應該是最差的,她的父親是一位窮牧師,母親早亡,父親帶著三姐妹住在英國極為偏遠的荒涼之地,生活比較糟糕,也許正是因為如此,精神財富才會如此龐大吧。

    她雖然結婚了,但卻是在38歲,已經是一個老姑娘了。在年輕時,她也非常反對結婚,並不是因為她沒有追求者,而是因為一方面她的追求者讓她無感,另一方面追求者也只是想要一個妻子而已(夏洛蒂的原話)。

    看過《簡愛》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女主人公其實就是夏洛蒂的影子,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在其中。簡愛並不美麗,也不聰慧,甚至可以說是有點一根筋,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在那麼艱難的環境中,依然不願意退縮,依然在拷問自己,拷問這個世界。她要求愛情的平等,要求得到一個女人應有的尊嚴,這對於那個時代而言,是多麼可貴的語言。相信即便是現在,剛剛成年的你,也會被她的文字所打動。正是因為女性主義的崛起,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而不是得過且過,才會支撐著她一直不結婚。

    而這就是文學的溫床,就是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光粒打擊消滅三體的高階文明和歌者文明哪一個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