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琢涅槃
-
2 # 物流經理人
本來創業就是九死一生,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創業失敗的機率比之前還要大,所以也不稀奇,生活還要繼續。
首先,失敗已經是過去的事了,要把心態調整過來這很重要,不要因為失敗而一蹶不振,多數創業失敗者都還欠了別人的錢,錢還是要還的,所以更不能消極。40歲正是壯年,正是人一生中的黃金年齡,雖然身體可能不是處於巔峰,但閱歷、經驗、人脈都是年輕人不具備的,這個年齡的人做事穩重,看問題更有深度,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因此不要焦慮,積極的心態看待失敗,人生的下半場即將開始,一樣的精彩。
其次,打工還是繼續創業需要考慮。繼續創業的話一定要吸取之前失敗的教訓,創業要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仔細評估市場、自身的能力、資源等等,要避免一開始就進行過大的投資,我想你已經有了之前失敗的慘痛教訓,第二次應該不會再重蹈覆轍了吧。失敗的經驗是寶貴的,因此選擇繼續創業的人應該是找到了失敗的原因並有瞭解決方案的。繼續創業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不能盲目,不能為了創業而創業,那樣多數情況只能是再次失敗。我個人覺已經走上了創業這條路,如有機會繼續創業是很有可能翻身的,這樣的成功案例也不再少數,誰沒有失敗過。
最後,不行就打工吧,找自己最擅長的工作做,不要要求過高,找一份工作應該是不難的。記住,你已經不是老闆了,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儘快的融入到新的團隊中,幫助你的老闆、公司和同事,讓大家認可你。我認為打工始終不是一輩子的事,這只是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重新開始,重新尋找機會,一旦時機成熟了,還可以繼續創業。
諸時健70多歲才開始創業,曾經的失敗和人生磨難比我們任何人都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不論多大年齡,經歷過什麼都阻止不了他最後的成功,人生就是這樣。
放眼整個商界,其實創業失敗是一個大機率事件;反而第一次就創業成功,倒成了人們口口相傳的神話。普通創業者的成敗次數暫不討論,就說神人馬雲,建立阿里巴巴之前至少兩次創業失敗,英語翻譯社和黃頁電話薄,都沒有盈利到足以支援他的事業繼續發展,所以他只能另闢蹊徑,慧眼識珠,從國外帶來了新生事物——電子商務,帶領一班人馬從點滴做起,運籌帷幄,最終創造出來一個世界奇蹟京東劉強東大學沒畢業就開始創業,倒買倒賣,第一次創業算是成功了,賺了不少的一筆錢,一時腦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盤下大學旁邊的一家飯館,風風火火大半年就幹不下去了,——因為自己沒有經營餐館的經驗,叫廚師和服務員私下聯手,背後插刀,黑了劉總當時的全部身家,最後只能關門大吉,第二次創業宣告失敗。幸好強東不是一般人兒,要膽兒有膽兒,要錢兒有路兒,跑回宿遷老家借了資本,來到中關村租了倆櫃檯,開了電腦店,早起晚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就了今天的傳奇京東說完大神級人物,再說我同學,大學專科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回到18線縣級小城市,他是農村人,先是在村裡收蘋果往東北發,結果遇上雪災,車趴在半路上動彈不得,蘋果全部凍成冰塊,在家準備的十幾床棉被都披上也不頂用欠了村裡果農的蘋果錢得還啊,於是又啃老建起了洗姜廠,收姜洗姜,往北京、上海、青島發,折騰了幾年,欠人家的錢終於還得差不多了,又遇上中途加入的合夥人撤資,洗姜廠也幹不了了。好在客戶關係還在,我同學索性當經紀人,到處考察市場尋找大客商,有一年來青島跑市場,因為人長的磕磣點兒,(比馬雲還差不少),在路上被警察帶回派出所,盤查了大半天,最後還是我們幾個在青的同學,去寫了證明材料才給保出來我同學現在開了一家稅務諮詢公司,註冊、記賬、報稅、……業務種類挺多,雖然是在18線城市,但業務開展得很不錯,小日子蒸蒸日上的說這麼多什麼意思呢?就是創業不易,甭管神人小白,鮮肉大叔,一次不成,兩次,兩次不成,三次,……你得敢於折騰,善於總結,持續學習,大膽創新,終有一天,成功這個尤物會賴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