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潮音樂

    這屆好聲音十個有九個都是科班學院派,剩下一個也是從事相關的藝術工作者,令人欣慰又感慨,中國聲樂第四階段的繁榮終於要來了嗎?

    很多人一直以為《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就是一個純唱歌的節目,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歌聲與音樂息息相關的聯絡。就以《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為例,透過前七年的積累,除了啟用很多經典老歌的生命力之外,節目本身也普及並提高了很多觀眾的音樂鑑賞力,至少現在有更多關係,知道編曲對於一首歌曲的作用,以及搖滾、嘻哈、跨界等等不同的音樂型別。

    而今年的《中國好聲音》,則在選曲上有一些變化。對於很多觀眾來講,就是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些在主流傳播層面,非常陌生的曲目。

    從播出效果來講,《中國好聲音》在今年選曲上的去大眾化,一者可以讓節目的音樂性,和別的節目保持一種非同質化的關係,二者也可以讓觀眾,可以借節目更多認識一些新歌,瞭解一些新的音樂風向。當然,更重要的其實還有一點,作為一個人們印象中的歌唱類節目,今年《中國好聲音》在選曲上,有意識的向原創精品和小眾佳作偏移,更讓演唱和原創的概念合而為一,讓好聲音真正做到了有好(歌)聲,同樣也有好音(樂)。

    另一方面,李嘉格、梁博這些曾經參加過《中國好聲音》的歌手,他們的作品同樣出現在這次的《中國好聲音》上,這種迴圈和傳承,既說明了《中國好聲音》的影響力,也讓節目品牌,在音樂意義上,有點永動機的意思。

    在已經錄製完的兩場導師對決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榮浩導師,對於自己戰隊音樂編排的解讀。

    同樣是作為翻唱和改編,此前的節目裡,基本無一例外會用新穎的編曲,讓經典呈現一種完全嶄新的面貌。甚至包括李榮浩導師自己,也在個人專輯裡,用完全不一樣的編曲,改編了趙薇的《有一個姑娘》,以及崔健的經典《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並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音樂意象和風景。這樣的做法,你可以說是為時代做減法,也可以說是讓音樂迴歸音樂的另一種表現。而讓音樂迴歸音樂,也正是這一季《中國好聲音》最大的特點。

  • 2 # 與鹿時光

    2個原因:

    1、任何電視劇、電影、音樂節目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一季比一季差,因為突破創新太難了,觀眾需求不斷在變,很難滿足,比如《中國好歌曲》、《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

    2、現在參賽的都是90後、00後,很多小鮮肉我們都是沒有聽過的

  • 3 # 阿燦的心情故事

    選歌,不一定要選擇爛大街、耳熟能詳的歌曲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恰恰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正因為觀眾熟悉,已經在心裡根深蒂固,才沒有驚喜,沒能讓聽眾的心靈感受到全新的震撼,激起波瀾,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反一些冷門歌曲,猶如深藏閨中的女子平時不顯山露水,其實魅力十足,等待有緣人去撥開面紗,撩動心絃,為之驚豔為之傾倒,所以我還是贊成在歌唱、選秀節目中適當的選擇冷門歌曲,來應對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從而脫穎而出。

    因為冷門歌曲對於聽眾來說比較有新鮮感,在他們的即定印象裡沒有參照物,如果發揮的好的話會讓他們感覺驚為天人,內心激起浪潮,不僅對選手留下深刻印象,好感度增加,也會帶動其演唱歌曲的熱度,讓其從默默無聞直到廣為人知,這無疑會是雙贏的結果。

    個人認為這一季的好聲音波瀾不驚,熱度下滑,不是選手選歌的原因,而是世間萬物盛極而衰的規律作祟,已過了保鮮期、七年之癢的好聲音,終究也沒能躲過這一定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節目製作方心態失衡導致的,想扭轉頹勢,卻缺乏魄力和分辨病因的視野和能力,沒有正視問題的病根,卻隔靴搔癢,作出的一些創新和變革,並沒有直達病灶,相反久治不愈,小病拖成頑疾,本季好聲音不溫不火,沒有存在感,不足為奇。

  • 4 # 王朝明778

    我要聽訴禱這都是胡北省兄姐妹受很大的愴傷,我永遠不會忘記,我永遠愛胡北姐妹和兄弟,不管是那個省的人兄弟姐妹,我都愛他們因為我們都是華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腎結石適合做手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