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節度使朱溫篡奪帝位、建立後梁帝國後,割據河東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因與他有難以化解的國恥家仇,便毅然豎起抵抗的大旗,雙方在黃河兩岸鏖戰十餘載,經歷的大小戰役不下百餘場。同光元年(923年),此時已經復唐稱帝的李存勖發動對後梁的終極一戰,乘梁軍主力盡出、京師大梁防備空虛之機,決定派奇兵直搗其腹心。
由於這項計劃的風險性極大,搞不好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諸將都不敢領命,唯有李存勖的乾哥、名將李嗣源毅然受命,率精銳倍道兼程,在後梁末帝朱友貞獲得訊息之前,便突襲至大梁城下。此時,大梁守備極其薄弱,所以李嗣源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其攻陷。朱友貞見大勢已去,為免於被俘後受辱,便命令侍衛皇甫麟將其殺死,立國僅16年的後梁覆亡。
李家、朱家數十年的國恥家仇,最終竟透過一次極具冒險性的突襲而終結,李存勖聞訊後,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所以等到他率軍進入大梁,見到在城門前迎賀的李嗣源時,不僅大喜過望,情緒激動之餘竟牽著義兄的衣服,像小時候那樣用頭頂向他,做出極其親暱的舉動,並信誓旦旦地跟他講:“我之所以能有天下,全是你們父子的功勞,如今國難已除,朕必當與你共分天下。”
己卯旦,李嗣源軍至大梁,攻封丘門,王瓚開門出降,嗣源入城,撫安軍民。是日,帝入自梁門,百官迎謁於馬首,拜伏請罪,帝慰勞之,使各復其位。李嗣源迎賀,帝喜不自勝,手引嗣源衣,以頭觸之曰:“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與爾共之。”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二》。
不過,李存勖是個食言自肥的主兒,前腳剛跟義兄說要共分天下,後腳便把這番話忘得一乾二淨。不僅如此,憑藉著滅梁的輝煌戰績,李存勖開始變得驕縱自恣起來,在酒席宴間經常吹噓自己的戰功如何了得,曾經當著荊南節度使高季興的面,宣稱自己僅憑著雙手便奪取天下,絲毫不提諸將的功勞。李嗣源等人聽後,難免會感到寒心。
(高季興)至江陵,握梁震手曰:“不用君言,幾不免虎口。”又謂將佐曰:“新朝百戰方得河南,乃對功臣舉手去,‘吾於十指上得天下,’矜伐如此,則他人皆無功矣,其誰不解體!又荒於禽色,何能久長!吾無憂矣。”(見《資治通鑑·後唐紀一》)。
不僅如此,李存勖自從滅梁後,便開始荒怠朝政,縱容宦官、伶人亂政,並在奸佞的蠱惑下,開始猜忌、殺害功臣,樞密使郭崇韜、太師朱友謙等無罪被殺,而李嗣源也遭到嚴密監視。當時,關於李嗣源意圖不軌的流言毀謗很多,李存勖也曾數次對他動過殺心,幸好有樞密使李紹宏屢屢為他開脫,才使其避免被害。
是時,莊宗失政,四方饑饉,軍士匱乏,有賣兒貼婦者,道路怨諮。帝在京師,頗為謠言所屬,洎朱友謙、郭崇韜無名被戮,中外大臣皆懷憂懾...初,帝善遇樞密使李紹宏,及帝在洛陽,群小多以飛語謗毀,紹宏每為庇護。見《舊五代史·唐明宗紀》。
面對著殺機重重的局面,李嗣源不斷地思索破解之道,好在沒多久,他便等來良機。後唐滅梁三年後(926年),魏博戍卒因不滿朝廷禁止他們回鄉探親,便在貝州發生譁變,並推舉將領趙在禮為首領,迅速佔據魏州。李存勖聞變後,派將軍李紹榮平叛,結果卻遭遇慘敗。
在這種情況下,李存勖又在李紹宏的薦舉下,派李嗣源率大軍前往征討。事實證明,此舉實在是愚蠢至極。果不其然,李嗣源抵達魏州城下沒多久,便與叛軍合流,並率軍南指。李存勖懊悔不迭,便親率大軍前往討伐,結果剛走到半路,手下的將士便紛紛叛逃,讓他成了“光桿司令”。
同年(926年)四月,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在洛陽發動政變,率軍圍攻皇宮,李存勖親率侍衛出戰,結果被流矢射殺,終年42歲。郭從謙弒殺李存勖後,迎奉李嗣源進入洛陽,後者遂在群臣的擁戴下稱帝,是為後唐明宗。李存勖當年承諾跟李嗣源共分天下,結果食言自肥,沒想到僅過了3年時間,皇位便被後者所奪,自己也落得被殺的結局,實在是令人唏噓。
唐朝節度使朱溫篡奪帝位、建立後梁帝國後,割據河東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因與他有難以化解的國恥家仇,便毅然豎起抵抗的大旗,雙方在黃河兩岸鏖戰十餘載,經歷的大小戰役不下百餘場。同光元年(923年),此時已經復唐稱帝的李存勖發動對後梁的終極一戰,乘梁軍主力盡出、京師大梁防備空虛之機,決定派奇兵直搗其腹心。
由於這項計劃的風險性極大,搞不好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諸將都不敢領命,唯有李存勖的乾哥、名將李嗣源毅然受命,率精銳倍道兼程,在後梁末帝朱友貞獲得訊息之前,便突襲至大梁城下。此時,大梁守備極其薄弱,所以李嗣源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其攻陷。朱友貞見大勢已去,為免於被俘後受辱,便命令侍衛皇甫麟將其殺死,立國僅16年的後梁覆亡。
李家、朱家數十年的國恥家仇,最終竟透過一次極具冒險性的突襲而終結,李存勖聞訊後,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所以等到他率軍進入大梁,見到在城門前迎賀的李嗣源時,不僅大喜過望,情緒激動之餘竟牽著義兄的衣服,像小時候那樣用頭頂向他,做出極其親暱的舉動,並信誓旦旦地跟他講:“我之所以能有天下,全是你們父子的功勞,如今國難已除,朕必當與你共分天下。”
己卯旦,李嗣源軍至大梁,攻封丘門,王瓚開門出降,嗣源入城,撫安軍民。是日,帝入自梁門,百官迎謁於馬首,拜伏請罪,帝慰勞之,使各復其位。李嗣源迎賀,帝喜不自勝,手引嗣源衣,以頭觸之曰:“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與爾共之。”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二》。
不過,李存勖是個食言自肥的主兒,前腳剛跟義兄說要共分天下,後腳便把這番話忘得一乾二淨。不僅如此,憑藉著滅梁的輝煌戰績,李存勖開始變得驕縱自恣起來,在酒席宴間經常吹噓自己的戰功如何了得,曾經當著荊南節度使高季興的面,宣稱自己僅憑著雙手便奪取天下,絲毫不提諸將的功勞。李嗣源等人聽後,難免會感到寒心。
(高季興)至江陵,握梁震手曰:“不用君言,幾不免虎口。”又謂將佐曰:“新朝百戰方得河南,乃對功臣舉手去,‘吾於十指上得天下,’矜伐如此,則他人皆無功矣,其誰不解體!又荒於禽色,何能久長!吾無憂矣。”(見《資治通鑑·後唐紀一》)。
不僅如此,李存勖自從滅梁後,便開始荒怠朝政,縱容宦官、伶人亂政,並在奸佞的蠱惑下,開始猜忌、殺害功臣,樞密使郭崇韜、太師朱友謙等無罪被殺,而李嗣源也遭到嚴密監視。當時,關於李嗣源意圖不軌的流言毀謗很多,李存勖也曾數次對他動過殺心,幸好有樞密使李紹宏屢屢為他開脫,才使其避免被害。
是時,莊宗失政,四方饑饉,軍士匱乏,有賣兒貼婦者,道路怨諮。帝在京師,頗為謠言所屬,洎朱友謙、郭崇韜無名被戮,中外大臣皆懷憂懾...初,帝善遇樞密使李紹宏,及帝在洛陽,群小多以飛語謗毀,紹宏每為庇護。見《舊五代史·唐明宗紀》。
面對著殺機重重的局面,李嗣源不斷地思索破解之道,好在沒多久,他便等來良機。後唐滅梁三年後(926年),魏博戍卒因不滿朝廷禁止他們回鄉探親,便在貝州發生譁變,並推舉將領趙在禮為首領,迅速佔據魏州。李存勖聞變後,派將軍李紹榮平叛,結果卻遭遇慘敗。
在這種情況下,李存勖又在李紹宏的薦舉下,派李嗣源率大軍前往征討。事實證明,此舉實在是愚蠢至極。果不其然,李嗣源抵達魏州城下沒多久,便與叛軍合流,並率軍南指。李存勖懊悔不迭,便親率大軍前往討伐,結果剛走到半路,手下的將士便紛紛叛逃,讓他成了“光桿司令”。
同年(926年)四月,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在洛陽發動政變,率軍圍攻皇宮,李存勖親率侍衛出戰,結果被流矢射殺,終年42歲。郭從謙弒殺李存勖後,迎奉李嗣源進入洛陽,後者遂在群臣的擁戴下稱帝,是為後唐明宗。李存勖當年承諾跟李嗣源共分天下,結果食言自肥,沒想到僅過了3年時間,皇位便被後者所奪,自己也落得被殺的結局,實在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