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檻外聽雨
-
2 # 左耳0008
主要說一下如果以下3點改變對大明朝的影響
第一,崇禎皇帝募集資金,抗擊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結果不到萬兩白銀,杯水車薪,守城將士即無銀餉,更是無糧,餓著肚子怎麼打仗,於是兵敗城破,皇帝吊死,但是李自成破城後,僅僅在皇帝老丈人家就搜出了300萬兩白銀,嗚呼哀哉,如果這些錢能支援皇帝守城用,勝負未知!!!
第二,袁崇煥如果不死,北方無憂,只要對付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不見得會輸。
第三,遷都南京,現成的領導班子,就差個組織者,在各自為政的情況下南明小朝廷都能支撐10年,真的遷都南京了,應該不會比10年少吧!!!
-
3 # 燕然居胥
不能。明朝氣運已盡,覆亡在所難免,只看是誰給它釘上棺材板。
首先,國家負擔沉重,土地兼併嚴重。和尚出身的朱重八當了皇帝后,殺盡功臣,苛責百官;但是對他朱家人絕對是不錯的,兒子封王,宗室由國家養著,而他朱家子孫確實能生,到了明中期就有幾十萬口子人了,再加上其他勳戚貴族,這些不事耕作的人是國家極大的負擔,浪費了眾多的糧食。而且,這些人透過兼併,又攫取了眾多的財富,佔有了太多的資源,百姓生活愈發困苦。
其次,朝中黨爭不斷,小人橫行。明中期,尤其是嘉靖皇帝以後,大禮案之後,小人上位,爭權奪利,排斥異己。即便是一代名臣張居正首先做的也是打擊政敵。到後來,官員上位想的不是天下大事,而是如何對待政敵。
再次,皇帝昏庸。大概明朝皇帝的勤奮勁兒都集中在工作狂朱元璋身上了,到了後期的幾個皇帝都不願上朝。到了末帝崇禎雖然願意上朝,但是品性多疑,反反覆覆,枉殺大臣,葬送了大明最後一點元氣。
最後,明朝後期,天災不斷,民不聊生,亂軍四起,加上關外後金的崛起,明朝江山已經沒希望了。
歷史改變,是什麼改變呢?這些就得說明朝的滅亡原因說起。
1.天災。明朝崇禎年代,處於“小冰河”時期,天氣比較寒冷,農作物收成減少,又沒有外來物資。導致餓殍遍地,民不聊生。
2.政治制度:明末,由於內閣的權利比較大,同時黨政的分歧,國內可以說是一盤散沙,很少有人能高度的從國家利益出發,而很多人都是追求著自身眼前利益。這樣,導致明末軍費一直嚴重不足,崇禎也沒有辦法從那些朝中大臣手裡弄到銀子。軍費不足,伙食差勁,士兵自然不能有很強的戰鬥力。但,這樣,還是肥了一些朝中重臣。這個,從李自成攻破北京,從那些所謂的“窮官”處搜刮來的財富可見一斑。
3.皇帝本人的性格。在古代,可以說一國之命運,大部在皇帝手中,當然,那些傀儡皇帝除外。皇帝的性格,品質直接決定著帝國的命運。崇禎帝雖然克自奉公,勤儉自立,勤於政事。但是他的剛愎自用,猜疑導致長期的內閣不穩,邊疆的將領經常更換。這樣,不論是對於朝中大臣還是邊關將領,皆覺得無所適從。所以很難形成合力,導致彼此猜疑。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崇禎卻對每個他所使用的人都懷疑,這是缺乏手段和氣度的原因。
4.時機的把控:李自成在攻佔北京的時候,曾與明朝有著談判,就是封他為西北王,他聽從朝廷調遣。其實,這是一個明朝絕地求生的機會。而自大或者說自尊心超強的崇禎拒絕了(一說是代表朝廷的官員不敢表態,皇帝和大臣商議許久也沒個所以然)。導致明朝的徹底覆滅。再有,就是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如果逃亡到南京,這樣最終也不知會鹿死誰手。這也從側面表現了崇禎在大事面前優柔寡斷,缺少主見。
5.南明的可持續性:明朝滅了,但全國還有很多軍隊和地盤掌控在前明人士的手中。南明的成立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但是對比北宋,南明的自然條件要好的很多。可是,其敗之速,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南明,還是繼承者崇禎時期的做法,相互攻訐,各自為政。
所以歷史改變。除了天災無法避免。就人的因素,明朝末年,只要出一個微微有手段,有足夠的自信,可以接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主見的君主,也許可以走上一條不一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