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谷行知

    “事上磨”這種思維功夫境界不是你隨便看看這三本王陽明大傳就能輕易體悟得到的,即使我告訴你什麼叫“事上磨”,這也僅僅只是我個人的經驗層面上的東西,根本沒有辦法移接到你心上,長篇大論也毫無意義。

  • 2 # 風激淋漠

    王陽明所謂的“事上磨鍊”,就是透過具體事情來實現克治之功,這要優於一味靜心修養。

    王陽明曾以弟子陸澄的真實經歷為例,來闡述事上磨鍊的重要性。陸澄在鴻臚寺小住期間,某日突然收到家信,得知兒子病重。 聞此,陸澄心急如焚。 王陽明見此便向其闡述事上磨鍊的必要性。王陽明道:“此時正宜用功。 若此時放過,閒時講學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時磨鍊。 父之愛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個中和處,過即是私意。 人於此處多認做天理當憂,則一向憂苦,不知已是‘有所憂患,不得其正’。 大抵七情所感,多隻是過,少不及者。 才過便非心之本體,必須調停適中始得。”(《傳習錄》上卷)

    此外,王陽明還舉例道:“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 覺懶看書,則且看書。 是亦因病而藥。”

    王陽明認為,“事上磨鍊”並非完全否定靜坐、靜心之效用,他只是擔心一味靜心會陷入虛無縹緲之境,不利於修身。

    王陽明受命平定橫水、桶岡、三浰反賊之際,曾深切感受到在行事中進行省察克治的重要性。 因此,在正德十一年至正德十三年期間,王陽明講學的重點即為事上磨鍊。

    王陽明主張,省察克治之功應為動時之功,即透過具體事件來實現。就禪宗而言,此為臨濟禪。與此相對,以朱熹為代表的宋代儒者提倡的“靜坐論”就相當於禪宗的曹洞禪。

    宋代高僧大慧宗杲及日本的白隱禪師均為臨濟派僧人。他們認為,於靜處悟禪容易,於動處悟禪難。 能於動處求得心靜者是為真正心靜,能於動處悟禪者是為大徹大悟。 能真正心靜者無關乎本體動靜與否,此心靜亦非由一味靜坐而求得。專注靜坐之人自以為悟禪,然此禪多於動時消泯。總之,兩位高僧認為動處悟禪的功效要勝過靜處悟禪萬倍,這與王陽明所提倡的“行事中進行省察克治”的觀點不謀而合。

  • 3 # sunny崔Q影視剪輯

    曰:“汝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可見的:1.遇到困難和失敗時,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性。2.遇事之時,只有有真正深厚修養之人,才能夠做到泰然處之。3.越是困難時,越是修心處。4.人需要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更直白說,心外無事,才是真的“王陽明”。這個理念需要同“知行合一”一起學習。

  • 4 # 岐黃道心

    在事上磨,就是實踐性。

    學生學習,要不要做作業,做作業就是事上磨。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兵千日就是在事上磨鍊,用兵一時就是在養兵中、在事上中磨鍊良知,這樣上戰場不害怕,臨陣不慌。

    所以什麼事都要儘可能去做做看,而不是在那裡說。

    學騎車要不要去煉騎術,開車也煉車,都是致良知,會騎了,會開了就“良知”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就是要去做,做對了就是磨對了,做錯了,知道錯在哪裡,也是磨出來的,沒有去做,往往不懂錯在哪,想是想不明白的。

    看到現在的科學、教育與宣傳,說起一些知識起來,頭頭是道,引經據典,但什麼時候用什麼卻不知道,引用的對與錯都不知道,就在於他們都只會說,沒有實踐過。

    我不喜歡掉書袋的原因就是書是讀的,理解它們,用的時候要用在該用的地方,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他們,才是知行合一。

    回答別人的問題同樣也是磨鍊自己的思維,當然要符合思維的規律,邏輯與辯證法哲學。

  • 5 # 西北設計師七點

    1.王陽明的心學,很務實。它不是關起門來自省,而是依託具體事情磨練心性。2.任何事情的磨練,如果脫離具體事情,是空洞的,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事情千變萬化,千變萬化的事情,需要不停調適自己的心態面對,這樣不停的調適,正好可以磨練心性。

  • 6 # 夜讀典籍

    鄉下有句老話說得好:“人,不出力不長力”。工作做事都一樣,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自己從謀劃到執行、從評估到完善,把一件事完完整整地做下來以後,才會形成對一件事的全面系統思維,並可以借鑑複製到其它事上。此外,經歷的事越大,處理其它事來也就越順手,好比走過10公里後,再走1公里,肯定Soeasy!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金左手在德杯大放異彩,現在的Knight能夠稱得上LPL國產最強中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