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炎陵阿龍

    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已登記農民合作社突破60萬家,廣泛分佈在種植、畜牧、農機、漁業、林業、民間傳統手工編織等各個產業,入社農戶4600多萬戶,約佔農戶總數的18.6%。入社農戶收入比非成員同業農戶收入高出約20%,合作社助農增收明顯。 近些年,合作社帶領農民共同致富,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是總體來說,合作社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面臨著不少問題。據瞭解,目前國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規模小、質量差、帶動能力不強,有的雖然註冊的是農民專業合作社,但履行的職能僅停留在資訊、技術服務階段,沒有真正成為經營服務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市場影響力競爭力較弱。 政府對合作社的獎勵有限,合作社和社員在利潤上的分成因為銷路問題進賬也很少。許多合作社希望依靠貸款解決資金問題。但銀行對涉農的貸款門檻較高,因為農業投入高、見效慢、風險大,所以銀行不願意貸款給搞農業的。專家表示,金融機構不願意給合作社貸款也正常,因為現代銀行體系是利潤導向,看不到保障是不會貸款的。 如果不靠銀行貸款,合作社可否依靠入社農戶來內部籌資?農業投入不一定能有回報,農民不願意投入,而且合作社發展初期,社員也沒有那麼多錢,沒有能力追加投入。多地基層村幹部也普遍反映,即使是為了帶動農民致富,需要前期投入分攤,大多數農民也會不理解,這種依靠村民籌資的方法難度較大。 合作社發展的資金出路在哪裡?一些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鑑。在山西省陽曲縣農興聯農機專業合作社,有資金有實力的大戶以資金入股的方式為合作社提供了發展資金,並參與到合作社的管理執行中。入股方可以年終分紅有收益,因此他們願意投入合作社並精心管理,而充足的資金以及企業化的管理也讓合作社運營良好,轉而又提高了入社社員的收入。 山東等地在解決合作社融資難這一問題上,鼓勵發展融資合作社或資金互助合作社,並且這種形式在一些地方有成功的範例,不失為一種互利共贏的融資渠道。 另外,政府應該積極搭建橋樑,鼓勵金融機構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特點和需要,研究制定支援合作社的信貸政策。山東省政府曾出臺檔案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政扶持和金融支援。政策性金融機構要研究設立適合合作社發展需要的貸款專案。商業性金融機構要制定合作社專項貸款指南,為合作社提供多種形式的金融支援和服務。 合作組織是農民專業化組織,支援合作社發展雖然不像蓋座樓建個橋那樣能為當地政績帶來直觀的效益,但是合作社真正辦好了,能實實在在的惠及廣大農民,所以政府部門有必要在合作社上下功夫、勻精力,“扶上馬”後“送一程”,讓合作社真正發揮組織帶頭作用,帶動農民致富。

  • 2 # 陸佰

    農民合作社如何發展壯大     目前,全國有30多萬個合作社,但真正做好的不多。為啥做不好?是因為不會做。蔡英明創造的合作社超速發展模式,農投品採用終端技術營銷,農產品採用品牌創意營銷,讓合作社三個月快速發展,半年獲得高效,一年後壯大,已扶持幾百個合作社。 一、種植業的三個境界  1、掌握技術:能使糧棉增產0.2倍,能使果菜增產1倍,幾乎不能增產2倍。因為土地面積不能增多(中國人均1.4畝),所以掌握技術幾乎不能致富,農業專家難以通過技術讓農民致富。  2、把握市場:能使農產品價格增加1倍、5倍、10倍、甚至100倍。因此,市場比技術更加重要。不懂經營的專家不是高階專家,專家自己的園區都不賺錢,怎麼能指導農民賺錢呢?  3、形成產業:農產品連年高價好賣,就能出現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帶動,就能形成地方品牌。地方品牌連續擁有多年,就能形成規模。規模繼續擴大,就能形成產業化。產業化一旦形成,就有了穩固的市場。成功營銷的第一訣竅----數量永遠是第一。 二、合作社的四大誤區  1、追逐形勢型:緊跟形勢喊口號,緊跟領導要扶持,招牌掛靠醒目,實質內容卻無,風聲大雨點小,以套取相關補貼為最終目的。  2、專家學者型:探討學術理論,標榜企業文化,眼高手低,脫離實際,缺乏實戰經驗。  3、商人利益型:由農資經銷商搖身一變而成,雖改頭換面但換湯不換藥,實則是換個法子逃避工商管理。 4、小農意識型:缺乏人才,缺乏技術

  • 3 # 魚趣文苑

    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為全體成員謀求共同利益的宗旨。二是堅持搞好經營,選好優勢產業,培植特色品牌。三是堅持依託產業辦社,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上規模上檔次,積極開展技術資訊服務,並處理好農戶與企業關係。四是堅持多形式辦社,創辦人員,產業型別,服務內客等要多元化多樣性。五是堅持依法監管,推動不強迫,扶持不干預,引導不包辦,加強指導幫扶服務,查處侵權和違規違法行為,開展財務審計,促進合作社不斷髮展壯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曹操那麼喜歡關羽,還封侯送赤兔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