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瓜婦愛歷史
-
2 # 滄海拾遺錄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為了躲避戰亂,輾轉多地,最終來到廬山屏風疊隱居,並接受永王李璘的邀請,進入永王幕府輔佐,但是受永王意圖割據叛亂影響,曾經為永王李璘做過多篇歌功頌德的詩篇的李白也被朝廷視為是“附逆”,因此,永王李璘兵敗身亡後,李白在潯陽被捕下獄,他不得不向朝中舊友求救。但是好友高適與他劃清界限不願施以援手,最終在李白妻子宗氏的奔走之下,在宰相崔渙和宋若思的營救下,李白終於免於一死,只是流放夜郎。那麼,作為昔日好友,時任淮南節度使的朝廷重臣高適為何見死不救,甚至為了避嫌燒燬了他與李白之間的一些書稿信件?
高適出身貧寒,憑藉才華終成大器高適是盛唐年間著名的邊塞詩人,也是盛唐年間詩人中的位高權重者。《舊唐書》曰: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他入仕前性格豪爽,喜歡結交天下名士,與李白、杜甫有深交,三人還曾同遊多日。高適雖家境貧寒,雖然多次仕途不順,卻沒有放棄上進之心,並利用在名將哥舒翰幕府下任職的機會,給唐玄宗留下深刻印象。安史之亂爆發後,高適跟隨唐玄宗逃往四川,在唐玄宗打算分封諸子為節度使,用以平叛的時候,極力勸阻未果。後來,永王李璘趁機東巡發動叛亂企圖割據東南,高適又適時地站了出來,為唐玄宗分析了形勢,斷定一定能消滅李璘叛軍。唐肅宗十分欣賞高適的才能,任命他為御史大夫、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一下子把他提拔成了朝廷重臣,詔令他與其他幾路兵馬聯合討伐李璘。
李白受永王叛亂牽連下獄,向高適救援未果在潯陽被捕下獄後,李白很快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他自己和妻子宗氏都積極向各方求援,鑑於好友高適已經得到唐玄宗重用,李白寫《送張秀才謁高中丞並序》詩託人帶出並轉交高適求助。據說高適不但不理不睬,反而燒燬了自己當年與李白往來的一切信函。《高適年譜》中明確記載:高適對李白之厄難,似無所幫助。反倒是交情沒有那麼深的宰相崔渙和宋若思動了惻隱之心,向皇帝求情說明李白對永王叛亂並不知情,最終使得李白免於一死。
從史料看,高適功成名就後,除了對李白見死不救外,對其他舊友還是很念舊情的,以同時期在成都避難的好友杜甫為例,高適曾多次接濟生活困頓的杜甫,杜甫對此甚為感激,多次為高適寫下詩篇致謝。這樣一來,高適對李白的處境不聞不問,甚至還專門燒燬了自己與李白的所有信函,只能用高適身份發達後,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思想肯定佔據了主導地位,不願意為哥們義氣自毀前程來解釋了。值得一提的是,高適家境貧苦,卻是名門之後,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時期的名將,雖然到了高適這代家境中落,但是,高適光照門楣的願望從未改變,好不容易得到唐玄宗唐肅宗的信任官居節度使,高適不願意為李白這樣的謀逆重犯說情,是擔心政治鬥爭殘酷,擔心自己求情會授人話柄,對自己的仕途不利。
-
3 # 歷史自由學
李白入獄,身為好友得高適為什麼不救他?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扒一扒歷史了,事情是這樣的,李白這個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個很偉大的詩人,但是這裡咱們不談他的詩。 李白在寫詩這方面頭腦很好,可是他的政治頭腦就不行了,他是一個志向遠大的人。最後投靠了永王李璘,參加了叛亂。勝者王敗者寇,叛亂失敗被扔進大牢,後來得到眾人解救免了死罪。
李白是叛逆者的文人,而好友高適卻是討逆軍的將軍,二個完全對立的陣營。李白入獄後寫書信給好友高適請求幫助,高適卻沒有任何迴應。這裡面有幾點原因,其一李白是叛軍,高適是討逆者,如果討逆者就解救叛軍必當叛逆處理,會引火燒身,影響自己的仕途。其二高適曾經救過他一次,這是第二次,而且這次的失誤實在太大,這次得戰爭是李璘和唐玄宗的較真,而李白也只是這場政治戰爭中的犧牲品而已。所以高適沒回應不是因為友情的原因,而是當時政治的複雜性
回覆列表
一:李白犯下的罪相當於造反,在古代可是要誅九族的啊
二:高適不僅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政治家。知道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