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了空9

    德由天賦,

    人性和睦!

    氣由地給,

    健康幸福!

    危由貪生,

    謀財害命!

    以物為主,

    顛倒頭懵!

  • 2 # 懂佳1

    謝邀,德全不危上上升到了醫學的最高宗旨!醫者之目的追尋健康也,德全即成功入道也,入道長壽也何危之有?德全:懂易者解之!

  • 3 # 道德經誦讀及養生

    “德全不危”出自《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真好上個月參加了正安文化誦讀《黃帝內經.素問》,用六天的時間,把上古天真論篇誦讀完畢。參悟這篇經文:它講述《黃帝內經》的核心思想,講人生身體的歷程。講了真人、至人、聖人、賢人是怎麼和(合)道而存。其目的是幫助我們人類和(合)道而存樂活於世。

    怎麼和(合)道而存樂活於世?

      上古之人,知道修身養性之道,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之調養精氣神、光(虛、空、無)之法。

    修身(生)養性之法:法則天地,處天地之和,遊行天地之間,提挈(諧音字:劫)天地,把握陰陽變化之理。人呼吸吐納精氣,象1一樣頂天立地,精神內守,安靜、無慾之虛無,真氣從之,神形如一,天人和(合)一……復歸於無極,無極法就是修身之法門。還要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志閒而少欲,隨其所處地域,而衣食、居處各從其欲。不要被嗜慾淫邪所傷。德全不危,淳德而全道。

    王鳳儀先生行好了人道!他是位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三十五歲,往救友人楊柏,行至中途,天垂異象,黑夜見白日,遂明道。三十八歲,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徹大悟,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度群倫。

    王鳳儀講道,不談玄,只講德。重在實踐。從自身做起。從孝道做起。百善孝為先。“我講什麼道?不談玄、不論妙,只講當人之道。”、“人多好高騖遠,愛自稱學仙學佛,可是聖與賢都是人成的。不成人,成何佛?”。王老善人認為,大道不在別處,就在日常生活和家庭倫常中。堪稱中國版性格決定命運。大慈大慧,振聾發聵。語似俚俗,而意境深遠,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經教,權宜說法,活潑自然,不僅足為圭臬,且為經天緯地之大經大法。其要旨在教人盡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實行‘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王善人常說:‘人是什麼性,就有什麼命。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以上為五陰性)’又說:‘身界人主賤,心界人主貧,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貴。’說明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太上感應篇》開篇雲“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德與病,性與命。因果報應,絲毫不錯。王鳳儀最後指出人生之正路:百善孝為先。孝門一開萬善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儒家八德,即為人生航標。學+習。重要的是,把古聖賢的教導,篤行實踐。誰篤行,誰得益。

    哈哈哈……真是萬法歸一,《黃帝內經》中的修身(生)養性方法→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德全不危。……淳德全道。與《道德經》文中的“眾妙之門……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乎若存,用之不勤。……致虛極,守靜篤……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曲則全,柱則直,窪則盈,敞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極。……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長生久視之道。”等等相應。都是在講呼(或吐)出濁(陰)氣,使陰轉陽,精化氣,氣化神,神化光(虛、空、無),淳德、德全而和(合)道、證道!

    劉豐老師用科學的語言來概括,最高境界就是N維N趨於無窮大; 佛家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道家就是無極; 基督教就是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生兒早教包括哪些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