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心理

    我們說,凡是一切現象的背後都有原因可尋,所有的問題最終會迴歸到自己身上,也只有自己才能去解決。

    習慣在他人面前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該怎麼做?先不著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為什麼?

    能用"習慣"這個詞,就表示壓抑自己真實需求的做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很早就已經意識到,但是沒能突破,現在已經影響到自己想要改變。

    能意識到並且尋求改變,這就很好。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事的方法和標準,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根植到潛意識中,所以遇事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的底層思維邏輯,這是從你的經驗中習得,從你的養育著那裡習得。

    這一套做事的方法和邏輯,是你體驗過後覺得安全的做法,你習慣於此生活。這樣來看,壓抑自己真實的需求實則是在"保護自己",這是你自己的防禦機制。

    可能在很小的時候,你爭取自己喜歡的東西,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都被你的養育著否定了。

    比如,"我想喝果汁"

    “果汁太髒了,喝了肚子疼,不能喝。”

    “我想要一個新玩具”

    “家裡玩具那麼多,還沒壞,以後再給你買”

    “你是哥哥/姐姐,你要照顧弟弟/妹妹,讓著他們

    “不能挑食,多吃蔬菜水果”

    “這小孩怎麼這麼不聽話呢!一點都不懂事”

    “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

    你想說“可是……”

    可是總有一堆話來反駁你的想法,小小的你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在叫囂,你鼓起勇氣表達出來,可總是被人忽略,你沒有能力和力氣來為自己發聲。

    這樣的次數多了,內心就逐漸失望,會覺得:反正我講話也沒人聽,那就不講了吧!反正說出來也不被認可,那就不說了吧!或者是,害怕受到批評和責罵,會覺得自己的想法不是正確的,從而壓抑內心真實的想法。

    張德芬說過一句話:親愛的,這個世界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我們已經長大了,環境和小時候也不一樣了,真實的自己是可愛的,被接納的,面對自己內心的需求,勇敢地去表達。當你再害怕表達真實的需求時,不妨問問自己:我這樣說,會有怎樣的後果?我在害怕什麼?當你開始嘗試表達自己的時候,就會發現,你所預料的最糟糕的結果並沒有發生。

    察覺,接受,然後改變。

    你已經意識到問題,想要改變,接下來就是察覺這個現象的背後蘊含的原因,然後接納它,接納自己,最後改變發生。

    以上,祝好!

  • 2 # 外睿故

    既然你用“壓抑”這個詞,就說明了你內心並不是甘心情願的。

    隨順別人有時候是好事,要看什麼境界、以什麼意義為發心的隨順,看起來似乎一樣的事情,其實性質大不一樣。

    比如是因為自己內心的懦弱,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而壓抑了自己的需求,內心就會產生很多嗔念和怨恨,恨自己不夠勇敢、恨別人不照顧自己的需求……。

    痛苦的根源就是分別心。面對事物和對境,不由自主地發起判斷,正是自己想要的就開心,不合我心意就痛苦煩惱。

    合你心意的未必是好事,不合你心意的未必是壞事,但我們往往會以自己有限的知見來判斷好壞,也許幾個月、幾年、幾十年之後才知道自己愚蠢至極……。

    分別心來自於“我執”。六根六識錯誤的以為意根就是真我,其實並不是。

    有些修行人,以平等心來看待事物、對一切事物不做評判、隨順眾生,內心就不會有任何不滿和嗔念。

  • 3 # 小心地飛

    誠邀愚見

    這種情況真的需要改變,人總是會有需求,但是因為性格也好,還是環境因素導致也罷,一定要大聲的說出來。

    如果你是男的你看到一個美女會有什麼想法?是什麼想法就去站到美女前面說出來。一次兩次,你的臉皮就厚了

    如果你一直壓抑,得不到釋放,就好比氣球,總有一天會爆開!

    老實人不會寬恕,真的發火了你連道歉都說不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孩子進行誠信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