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路上帶著靈魂去流浪
-
2 # 佩弦教育
觀點:
當下因為經濟快速發展,也帶來不少問題,夫妻之間多多少少都有些爭執,而部分夫妻之間的爭吵不斷升級。甚至在爭吵的過程之中說一些過激的話,動輒離婚,孩子歸誰,照樣過得好的話就說了出來。然而不論父母對於自己言行是真心還是無心,都對一旁的孩子造成了深深的傷害,父母對孩子的羈絆卻讓孩子感覺自己成為了絆腳石。所以才會發生孩子離家出走放父母自由的一幕。大家還覺得夫妻爭執的話語對來說孩子無所謂?
分析:1父母爭執讓孩子不可避免陷入旋渦之中
這個小姑娘經歷過的情況我感同身受,因為我也經歷過。很多時候父母之間的爭吵,吵著吵著就拉孩子入夥。這對父母你們有沒有一條條數落對方的問題,完了總結一句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我早就和你離婚了。看,這時候孩子就成了你們痛苦的根源。
充滿情緒的兩個人應該很少在意吵架用詞和情緒,以及孩子在不在場,父母的戰爭過後,兩個當事人該出的氣也出了,但是硝煙後的戰場是留在孩子的心裡的。既然是當著孩子面,吵架後也要有人來安慰孩子,而不是問孩子你是站爸爸這邊還是站媽媽這邊,或者是如離婚你選爸爸還是媽媽?
當孩子感覺自己成為了父母痛苦的源頭,在家裡感受不到安全感,怎麼會逃離?而我就曾自己騎車到爺爺家,也放任自己在雨地裡淋過,想著生病了就有人關心我了。是不是很傻啊?
2父母吵架對孩子沒有影響,怎麼可能?
感情破裂而吵架是大人的事情,不要拿孩子作藉口而不分開,現在他是小,這會影響他的一生。不少孩子對於父母的吵架是無力解決的,但是父母傳導給孩子負能量卻在累計,從而讓其逐漸變得暴躁,因為小事就大吵大鬧。這是對父母行為習慣的一種繼承,但是我想沒有那個父母喜歡孩子繼承這個方面。
另外一種表現就是內心孤僻,喜歡把事情放在內心,不善於與其他人交流解決問題。畢竟父母間的問題又能找誰分擔解決?對婚姻出現畏懼,對另一半是否會變化充滿疑惑,這算不算也是一種繼承?
3離婚或者不離婚不是關鍵,關鍵是能不能給予孩子愛的環境之前寫過一篇高考過後離婚潮, 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文章,很多父母把為了孩子作為不離婚的藉口。但我認為這些父母沒有真正明白孩子成長需要的是愛的環境,而不是虛假的一場戲。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希望父母坦誠進行深入的交流,看面對的問題是否能夠化解,能夠化解就努力為了孩子化解開來。如果實在化解不了,與其孩子後無休止的熱戰,孩子前無休止冷戰,離婚對雙方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大家勉強維持的無非是一個叫做家的空架子,感受不到愛,只有令人想要逃離的寒意。
-
3 # 黃蜂二師兄
夫妻吵架,離家出走,這裡面有各種原因,但首先做父母的要認真對待,我就見到很多家長不管孩子受不受影響,該打牌打牌,該作風不正還是作風不正,當然家庭教育本來就是個難解之謎。只要雙方認真對待,假以時日,孩子會逐漸懂事。防父母的假這時候不合適,孩子還沒有充分認識社會,心智還未能獨立,就像一個懂事的小寶寶,在家裡再聰明到大街上遇到各種突發事件抱小孩事件,他自己也是不能獨立解決的。因此先把孩子穩住,逐步鍛鍊他獨立思考,獨立活動的能力!等到成熟的那一天,他會帶給你驚喜!
6月19日晚上9時許,就讀於宜賓天立學校初一年級的景倩敏和劉秋瓊兩名女生,無故失聯。家人、學校多方尋找均無結果。據景倩敏的母親陳女士介紹,女兒失聯前穿著天立學校校服,還留下一封信。信裡面表達的大致意思是:媽媽,我走了,希望你在離婚與一輩子之間順從自己的內心,不要考慮我是否願意,不要傷心,不要報警……我愛你,願你天天開心。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成都做生意,經常往返宜賓、成都兩個城市。夫妻二人確實吵架,但還不至於達到離婚程度,可能是女兒誤解了。
回覆列表
站在孩子的角度:初中的孩子,初步的意識已經形成,父母長期在外工作,不能及時的和父母溝通,感覺得不到父母的重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內心就比較孤僻,自閉,甚至有可能自卑,父母又吵架,長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感覺自己在家裡面的可能是父母“追求自由幸福”的障礙,就選擇離家出走,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作為父母首先應該反思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麼不當的行為,並且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儘量多陪陪孩子,和孩子多溝通哈,讓孩子儘量感受到來自父母濃濃的愛,只有這樣在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讓孩子迴歸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