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丹鶴dan
-
2 # 陳一刀one
對於80後年輕人來說。雖然都知道早上是最好的學習時間不過基本上沒孩子之前起不來。有孩子了。天天都忙著孩子的事情了。唯獨晚上10點孩子睡覺了。到睡覺之前的1點鐘是工作最安靜最好的時間了。
-
3 # 港漂Misan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兒子3歲,目前在國際幼稚園讀半日班,我認為自己一天效率最高的時間有兩個階段:
1,清晨6-8點兒子老公沒起床時,中午1-3點左右兒子午覺時
兒子中午午睡時間比較長,我會在這段時間敷下面膜,泡下腳,給自己面板做個護理,聽聽音樂再看一會書,然後再睡個午覺。
2,兒子9-12點上學的3個小時
送孩子上學回來的路上會順便去市場買菜買果,一直都堅持每天一買,這樣可以吃比較新鮮健康的蔬菜水果,買菜回家後開始搞衛生收拾屋子,之後練半個小時瑜伽或者跑步,然後又到放學時間接孩子回家了。
3年全職媽媽的生活,辛苦而忙碌,但能陪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快樂的成長,感覺很欣慰也很幸福。
-
4 # 在下潘不胖
1、早六點十分鬧鐘響,我可能會六點半起床,決定因素看我是幾點睡的,起床後起來給家人做早飯,一般都是兩個炒菜。
從健康角度看早晨吃好讓一天都有一個好的能量積澱,早晨吃的好心裡也愉悅。
2、收拾好廚房一般是七點四十,我會陪兒子玩兒到九點鐘去辦公室上班,如果訪客來得早我就早走一些,我是非知名心理諮詢師,業務量小,所以預約時間安排好就行。
4、下午三四點鐘下班,買菜回家做飯,晚飯一般也是兩個或者三四個菜,不一定。
5、晚飯後做做家務,陪老婆孩子。
6、這個時間就能專心做新媒體或者做創作(文章、課件、課程設計),如果不是很累,我就能弄到十二點左右,甚至更晚。
這個時間安排比較遺憾的是早晨記憶效率高的時間我得做飯,但是與我的學習來比較,我的家人更重要。我愛看他們吃的美美的。
其他的時間安排也還好,晚上是我效率高的時候,原因有二:
1、精力集中。
2、靈感多。
只要在做每件事時都集中焦點專注於這個事,過程就是享受的,是很好的高效率狀態。
我的一位老師說:人人都可以到達巔峰狀態,並可以時刻達到,只要真正的活在當下就好。
這個事兒我認為不難,因為活在當下就好。這個事兒也難,因為我沒做到時刻的活在當下。
以上僅供參考。
-
5 # 山與水末
我和大部分80後、90後甚至00後一樣,是個夜貓仔,是大人和老一輩人眼中那種晚上要催幾次才睡覺,早上叫半天不起床的那種型別,所以我們精力最旺盛,也是做事最有效率的時候,都是在晚上。
不得不說手機和電腦對我們這代人的毒害,但是我們的工作也離不開它們,所以我特別喜歡在晚上寫東西,不管是工作中的一些報告、總結也好,還是自己業餘的寫點文字,晚上的思維是最清晰和活躍的,而且我不像其他人那樣,需要咖啡、茶或者紅牛的陪伴。
這些都是日積月累起來的習慣。
回覆列表
晚上是我最喜歡的時間段!一般晚七點就收拾停當了!然後鋪開紙,拿出筆,練練書法!學學行楷隸篆,任性一下自己的江湖體!感覺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想唱就唱,想寫就寫!效率高時一次參加k歌活動,一晚上唱了十幾首歌!後來被叫停了!再唱就擾民了!那次還拿了獎!書法我也只是玩火山小影片開始的,寫了不到一年時間,但有人說我的字,沒有三年五年的功夫,是寫不出來的,也許這就是出效率了吧?!
我上班前用十五分鐘碼字,回答這個問題,這又算不算是有效率呢?!
一年三百六十日,
為誰辛苦為誰忙?!
案頭新詩杯中酒,
醉裡他鄉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