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說一個人心臟移植手術成功了,為什麼心裡有很大的變化?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很多之前自己認為打死也不會去做的事情?現在也會做。到底是什麼情況呀?
5
回覆列表
  • 1 # 只緣無事可思量

    《心臟》易(物相),《思想》是(靈魂)。(物相)改變對(思想)無任何影響,(靈魂)是(靈能)被(汙染)的別稱。《靈能》是(生命活動)的表現,(物相)若沒有(靈能指揮)是死物。置換(物相)的部分並不影響(思想)的變態,(靈魂)本來就是(霧霾)隨興而無(定性)喜歡偏執。

  • 2 # 裸猿的故事

    當然不是!

    人在經受重大打擊後,常常會發生某些變化,甚至是重大變化,這其實並不稀奇,直到有人選擇性的將心臟移植手術後的患者變化,單獨拿出來說事,才立刻引爆了流行。

    注意看這張照片。這是兩張照片合併的,一張照於1987年,另一張照於2012年。Religa醫生作為美國心臟移植先驅,在1987年完成了一例極其重要的心臟移植手術,手術一共耗時23小時,當年輕的助手都撐不住直接躺在右上角落裡後,Religa醫生還在等待患者的生命體徵穩定,以確認手術已經成功,患者不會當即死在手術檯上。

    患者很幸運,他不僅沒有死在手術檯上,他甚至活得比Religa醫生還長,2009年Religa醫生去世,2012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採訪了當初躺在手術檯上的患者,此時已經年逾古稀的患者(Zitkevits)手上拿著的正是左邊那張著名的照片。Zitkevits作為最知名的心臟移植患者,他沒有發生什麼了不得的改變。經歷重大打擊,不表示人一定會發生重大改變,更不用說換了心臟擁有者的思想這麼滑稽的事情了。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但的確,有許多人在經歷重大事件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並非變成了另一個特定的人,只是自身發生的改變而已。人們常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按照今天我們對大腦功能的瞭解,這句話可以翻譯為,要改變“大腦連線組”的狀態是件難事,雖然大腦具有相當的可塑性,但這也不是說,今天一個樣明天一個樣,演電影呢,人總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個性和性格和思想,否則身邊人該如何與你相處呢?

    但遭遇一些重大打擊或事件之後,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事件,一個人的“秉性”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判若兩人。比如自推廣CPR(心肺復甦)以來,許多患者死裡逃生,其中就有一些人由此發生了大轉換。比如,從一個無肉不歡的人搖身一變成為素食主義者和環保主義者和動物之友。當然,在當今中國還有一個大轉換,就是許多生了孩子的女性,從“中醫粉”變成了“中醫黑”,因為她們現在極端關心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慢慢醒悟到中醫的不靠譜之處,而這常常引發她們和身邊人的矛盾,比如和丈夫、公婆以及其它那些沒有發生轉變的媽媽之間發生爭執,現在的她們和從前的她們堪稱判若兩人。

  • 3 # 螞蟻科學

    思想不會換!

    心臟的主要功能是為血液流動提供壓力,讓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大致的過程就是:

    心臟→動脈血管→泵出血液流向全身各處器官、組織→肺動脈→靜脈血從肺裡得到氧氣,撥出二氧化碳變為動脈血→肺靜脈→心臟

    而思想,指的是人們的“觀念”,是認人的認知。認知功能和大腦密切相關。

    但是,換了心臟對大腦會有影響!!!

    大腦固然可以透過神經和體液調節控制心臟,但是心臟有反饋機制。換句話來說,兩者間是有“交流”的。

    換了另一顆心臟之後,不同心臟的反饋時間、反饋程度等可能會略有差別(新的心臟上的神經可能比老心臟要多一點點,或是新的心臟比老心臟強健一點點,只是舉個例子)。大腦與心臟的協作可能也會需要時間“磨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壓力大,回家對親人發無名火,事後很懊惱但又重蹈覆轍,該怎樣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