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605760654775
-
2 # 碧伶居士
別的不知道,只知道“眼兒肉”不錯,在北京金融街地下超市見過兩百多元一斤的“眼兒肉”,前幾天給孩子弄了塊兒六十元一斤的,六兩多的肉,孩子說了倆字兒:好吃。
-
3 # 分享Sharing
我來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對於牛肉,我先來說下牛肉的起源吧。牛最初是作為肉食被飼養,到黃帝時代開始用牛挽車,商代時,人們已將牛作為農業生產勞動力。周朝設有“牛人”之職,專管祭祀用牛,以後各朝代皆設有掌管牛的官職,唐朝時還頒佈了獎勵繁殖耕牛、禁止屠宰耕牛等法令。而在中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馴化和飼養牛的歷史更久遠,即便是利用黃牛、犛牛擠乳供飲用或製作酥油、奶子酒等乳製品,也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牛肉作為肉食歷史悠久,但個人認為世界上最會吃牛肉的當屬法國了。到了法國就知道,任何一家肉食店,店內肉食一半以上都是牛肉,而且分類複雜;
那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應該怎麼樣烹飪?
一、肩胛部位。位置在牛前腿的上部,由岡上、岡下肌、前臂筋膜張肌、臂三頭肌外側頭肌構成,筋肉叢生,表面有很多筋膜覆,因此適合慢燉、燜燒;
二、前胸肉。主要就是胸大肌,在軟骨的兩側,纖維較粗,比較難料理,適合慢燉,或者做燻牛肉和醃製;
三、肋脊肉。位置在牛第六到第十二根肋骨之間,是油花最豐富的部位,而且分佈均勻,非常的漂亮,因此肉質也最具有風味。此部位運動量較少,嫩度僅次於人們經常再說的菲力,只需要稍加煎制就能享用十足的風味;
四、前腰脊部。位置在第12、13肋骨到最後的腰椎處,表面脂肪覆蓋不完全,有一層完整的背部筋膜覆蓋,此部位稍有運動量,因此肉質稍欠柔嫩,富有嚼勁,這個部位主要用作牛排,適合煎制;
五、腰內部。腰內肉也就是裡脊肉,每頭牛身上僅有兩條,此部位幾乎運動不到,因此肉質最柔嫩,而且精瘦少脂肪,口感鮮嫩多汁,因此也最珍貴;
六、腹部。位於肋脊部下方,前半段部分肥肉和瘦肉層層排列,即是“五花肉”,後半段為牛腩,此部分比較適合中式煎炒燉煮;
七、後臀部。後臀部位運動量大,因此肉質瘦而硬,油較少,不太招人待見,但經過小火慢燉或燜制,也可以釋放美味,這個部位比較適合燉、滷;
八、腿部。腿部因為運動量最大,鍛造了兩腿肌肉,肉質精瘦,幾乎沒有油花,需要滷和醬入味軟化;
回覆列表
不同牛種的肉質也不同,但一般情況下不同部位的牛肉做出來的牛排,口感差異也不小。
1、肋排,排骨肉。是最經典的煎牛排部位。 口感不夠細膩,但是咬頭很好,很咬口,而且不會有含牛筋那種藕斷絲連嚼不爛的感覺。價格也比較便宜。
2、牛腰肉:就是傳說中的菲力牛排。是牛排中最頂級的部位,在牛排中單價也是最高的。脂肪含量少,適合三分熟,肉質鮮嫩,肌肉纖維不粗。
3、牛胸脊肉部分,口感與菲利牛排類似,但是鮮嫩度較低,彈性較好和肉質稍稍偏硬但不會讓人覺得咀嚼困難。翻譯成沙朗牛排或者西冷牛排。
4、膈柱肌肉:可以做牛排,但是一定要避免過度煎烤。因為肌肉纖維較長,如果全熟會導致牛排過硬難以切割,更別說下口了。
5、靠近大腿內側的腹部肉:一般不會直接煎成牛排,可以做成最好的碎肉牛排,不會因為肉質過軟導致剁碎後牛肉失去彈性。
6、腰腹部細肉:廚師用非常熱的手在肉的兩端各放幾分鐘,牛排的內心必須是全生的。因為這個部分筋非常多,如果烤熟就太過難咬。但如果做的適當,可以說是牛身上味道最豐富的一個部位。
7、腹肉:相當少見用來做牛排的一個部分,通常是做牛排牛肉中最後一個選擇。
8、牛上腦 或者牛眼肉:比較適合的是5成熟。外表的雖然已熟透,但下口沒有阻礙感,內部的汁水會浸滿過舌,略微甜甜又不腥膩,咀嚼起來絲毫不用力,微微咬動已經滿口肉香。總之,運動量越少,越遠離四肢頭尾,肉就越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