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優秀,孩子也別指望能優秀了!就是說,你如果刨垃圾,那孩子也只有刨垃圾的命啦!換種說法就是,精英人士的子女世世代代都是精英啊!你覺得合理嗎?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回覆列表
-
1 # 隨波逐流的生活
-
2 # 師者新說
看題主的意思,是想求證在問題描述中描述的這個問題是否是正確的,我可以告訴你,這是正確的。
英國一個導演花了半個多世紀拍了一部紀錄片,就是想求證這個問題。這部紀錄片翻譯成中文名字叫《人生七年》,導演從從1965年開始,選了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拍攝,每隔七年拍攝一次,記錄他們的成長。這些孩子有的家境優渥,有的出身貧寒 7歲,14歲,28歲…一直至56歲。結果表明:階層壁壘的確存在。
出生上層社會的孩子長大後依然生活在上層社會,出身貧民窟的孩子長大後依然生活在貧民窟。當然,也有例外,14個孩子中有兩個例外,一個出身教師家庭的女孩因為種種原因在28歲時成為了一名依靠低保為生的流浪漢,終生未婚,一箇中產就這樣沒落成底層。一個出身鄉村的孩子透過自身的努力,在28歲時,成為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教授,這是14個孩子中唯一一個成功打破打破階層壁壘進入上層社會的人。
中國也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雖然我們一直批判這句話,但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父母的眼界、格局、能力和人脈,直接影響孩子們的人生軌跡。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14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成功打破了階層壁壘,進入上層社會,這也印證了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
現在教育其實有很多問題的,至於教育中的謬論其實很多而且還有很多家長深信不疑。
比如這個問題中,父母刨垃圾,子女就要刨垃圾?父母這一輩應該有很多都是沒什麼文化的,尤其小鄉鎮地區,他們為了生活可能從事一些被人看不起的工作(工種不同而已,人格平等,還是要尊重人家)。他們的子女如果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肯定會被灌輸“努力學習,出人頭地”的思想。所以只要他們的父母不想子女接班,子女不想繼續這種生活,就一定會發奮讀書,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農村孩子比一般人更努力的原因。所以很多時候還是要自己去改變生活的。(當然也有自暴自棄甘於現狀的,少數)
還有一個現在教育機構或者培訓班還在用的一句名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的天吶,這句話被很多家長當做真理,然後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我在學生時期也一度以為這句話是對的,說的很有道理。後來離開校園才發現,這其實就是補習班的一個噱頭,為了讓孩子都來補課想出來的。我打賭,現在還有很多家長把這句話掛嘴邊讓孩子報各種班。其實只要老師上課的時候講好了,上課認真聽了,保證上課思維跟著老師走,下課了不懂再去問問同學老師就行了,比花錢補課強多了,真沒必要花錢花時間去補課。(孩子很優秀,研究奧數這樣的不在我說的範圍內,比較這是極少數人)。
其實補習班真的沒你們想的那麼好,如果你真的很想學習,除了學習沒其他愛好,那你可以去報,但是有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家長跟風送去的,我就問一句“有用嗎?”最後會發現,孩子成績還是那樣,錢倒是沒少花,何必呢??當然,錢多的請隨意,就當您圖一樂。孩子還遭罪。還不如“因材施教”,看看孩子哪方面有特長重點培養,不一定要文化課成績好。在現在這個多元化社會,真的是行行出狀元。
還有一個在我們這個八線小城市還有部分人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我是真的很無語啊,打孩子簡直就是他的日常啊,考試成績差了,打!上課被老師批評了,打!作業沒按時完成,打!在家不聽話打,打!就在我們這小區,這孩子現在都打成“牛肉筋”了,現在啥都不怕了,和他爸理想的孩子越打越遠。唉~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什麼影響只有當事人知道吧。
不過現在這種打孩子的應該少了,我只是說說我身邊這個案例。所以棍棒之下出孝子不靠譜,要分時代背景。。就算有個別成功案例那也真的是個別人,切勿模仿!
現在教育孩子千萬不要跟風,要看到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培養出讓別人家長羨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