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起愛意散12

    歐洲各國的文化差異不大,英語也廣泛流通,各國之間的聯絡也很緊密。我想說的是,他們受到的那種文化薰陶是相似的,寫英文歌是大勢所趨,所以創作的音樂也更容易被接受和認同。

    而亞洲顯然和歐美之間還有很多差異,即便現在國內非常重視英語,但首先很多人對西方文化背景都很不理解,存在隔閡。英語水平也是屬於應試那種,僅僅單詞量大,但運用能力不行。因此很少有歌手邁入世界巨星的範圍。

    亞洲歌手大多數似乎也很滿足在國內唱歌,沒有要走向世界的意思。至少中國大陸我沒聽說過唱英文歌的歌手。我還是覺得語言環境是造成這種局面的最主要方面。我們國內很少有那種英語的環境,而歐洲各國移民很方便也很頻繁,可能一個德華人他剛搬來的鄰居就是英華人或者美華人,他們大多數都是會雙語的,至少交流沒問題。在這種語言環境下長大,寫首英文歌也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另外,亞洲有很多十分出色的英文歌手,像印尼的Wisnu,南韓的Tae Yang,香港的YLAMPRODUCTIONS等,他們真的很有天賦,實力絲毫不遜於那些世界巨星,只是沒有那麼大的知名度。主要原因:音樂潮流的落後.

    並不是好聽不好聽的問題.

    在潮流面前,好聽不好聽是很相對而言的.

    現在好聽,過幾年這種風格可能就不好聽了.

    而華語音樂相對歐美音樂在潮流上則相對比較落後,所以喜歡抄一下別人的歌曲,或者翻唱一下,這是唱片好賣的捷徑.

    所以華語樂壇抄國外的歌曲主要是一些主流的商業歌曲.

    而獨立音樂就一般不會去抄別人的了.除非是音樂確實很漂亮的話,就會拿來用.

    比如 達明一派會拿 臺灣的民謠雨夜花來重新譜曲,但重新填詞後的四季歌,賦予了新的內容.又比如齊豫會喜歡翻唱英文歌曲,但這和潮流無關.她翻唱的是一些很雋永的歌曲,不流行.

  • 2 # 次年輪

    不鬧笑話就行,你看周杰倫早期的歌曲裡面有好多日文,韓文,義大利歌劇……例如“四面楚歌”這首歌,中間rap部分就是韓文的,用的恰到好處,覺得很前衛,很新潮,倒是有些歌手英文發音都不標準,非要走國際路線唱英文歌,那就適得其反了

  • 3 # 東昇009

    一句話:想辦法向國際舞臺蹭唄!

    蹭進去了,好事。蹭不進去也不搭啥。

    你沒發現現在小青年說話嘮嗑都喜歡摻雜幾句半生不熟的英文嗎?呵呵,也算是一種時尚吧!

  • 4 # 手機使用者一家之言

    因為他們中有多數是欠缺才華,寫英文歌可以騙那些無知的小屁孩!而且顯得自己“洋氣”。當然也有個別寫歌者是有真才實學的。

  • 5 # 逗編

    我想首先一點不能否認,全球最頂級銷量的歌手基本都是歐美國家的,也就是普遍都唱英文歌曲。

    我們普通人不常聽英文歌,基本只聽中文和粵語歌曲,但是歌手們就不同了。

    他們在發覺自己的歌唱天賦時,就會嘗試去唱不同語種的歌曲,英文歌的節奏大多歡快高昂,對音域、氣息等技巧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這都會在各方面提升歌手的專業度,對他們來說也更有挑戰性。

    因此,在經過長時間英文歌曲的薰陶以後,如果歌手順利出道,選擇幾首英文歌來唱唱,自然也是正常現象。

    不過大多數華語歌手會選擇中英結合,在中文歌里加進一些英文歌詞,很少會選擇從始至終只唱英文。

    這種情況基本上是為了照顧聽眾的感受,畢竟旋律再好,聽不懂也是無用。

    當然,音樂無國界,如果唱作水平達到很厲害的高度,那麼無論唱什麼語種都會把聽眾帶入其中。

    前幾日無聊看到竇靖童的歌唱影片,全英文,雖然聽不懂,但意外的好聽。

    當然,這不一定是她的造詣有多高,而是因為她自己創作,對歌曲的把握相當穩定的原因。

    總之,華人主要還是更喜歡中文歌,就算喜歡一些英文歌曲那些必須發音標準。

    如果一個華人歌手只唱英文歌,那麼肯定是吃不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美元突然不值錢了會對世界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