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月20日下午,小米9如約到來。相比上一代小米8是又漲了200元,近幾年的小米在漲價的路上可謂是越走越遠。而且雷軍說這是最後一款低於3000元的小米數字旗艦,也就是說下一代價格還會漲。
4
回覆列表
  • 1 # 知熱點

    雖然小米的價格上漲,但是假如你日常留心下其他手機品牌的價格,你會發現手機行業價格基本上整體都是處在上漲的趨勢;

    以受眾很廣的蘋果為例,蘋果在釋出iphone 3G的時候,價格只有一千三百元,假如一個人老實上班,一個月就能買一部;最新款的蘋果XR發行價已經達到六千五百元,大部分人一個月工資可能不太夠,需要兩個月才行;

    類似配置的同天釋出的魅族16S,起步價基本上在三千三元左右,相比之下米9真的算良心之作;

    現在由於人工成本和技術成本的提高,外加一定量的通貨膨脹;不只是手機,基本上我們所有的生活需要產品都在漲價,小米9的上漲幅度也並不大,完全在可接受範圍內;

    對於米粉來說,使用新款的小米產品是一種享受;況且小米9又不是一款垃圾產品,它的配置完全可以支撐起它的價格;

    至於未來小米系列可能繼續漲價也在預期範圍內,畢竟雷軍還是想進入四千元以上了高檔手機市場,打破小米長期以來低價的形象;

    還是那句話,只要小米手機的配置能支撐的期手機價格,那麼米粉將會繼續“發燒”,一直追隨小米的腳步!

  • 2 # 繁星落石

    難說吧,一部分米粉本來就是看中小米的價格和價效比比較友好,至於其中的技術,有人不看重,有人看不懂。

    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價格肯定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拿不出一個合理的理由解釋漲價,必然會流失使用者。如果只是技術上肯定說不過去,難道前幾代小米里裝的都是垃圾不成?

    另外漲價以後的小米相較於競爭對手,以及沒有優勢可言,不知道小米以後還要靠什麼亮點來宣傳自己,讓自己與眾不同。

  • 3 # 迷茫的方向標

    這個提問特別有意思,可以說問到了大家都想了解的問題,這兩年有很多媒體,包括國外媒體,也都有說到在過去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裡,增長是突飛猛進,國外普遍給我豎起大拇指嘴裡還說:奇蹟,也有經濟學者擔憂中國會不會想改變全球現有格局,等等的言論。

    那我說到的這個話題跟小米有什麼關係呢。在改革開放初期,也是文化大革命剛結束,也是高考剛恢復,那個時候家裡一年四季的每日三餐有粥喝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更別說家裡有肉吃,有新衣服穿,想都不敢想,可到了九幾年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修住不好的現象已經大幅減少到個別現象,當時的人已經在考慮弄臺黑白電視看看的想法都敢有了。後來新世紀到來,國家又免了農業稅(也就是交公糧),記得那個時候我家就有臺摩托車,每次出街就坐在最前面的油箱上,別提多高興,10年左右我買了臺聯想的筆記本,配置很低,螢幕很小3000左右。上面提到的種種都是兒時的記憶,也是下面我要回答問題的背景。

    衛龍辣條漲價到3.5元

    衛龍辣條是很多網友的兒時記憶,也是我的兒時記憶,現在去到超市看到還是會買。我們也沒有因為衛龍漲價了,就不在吃了。

    地攤的有線耳機我們不在買了

    2010年之前,每次晚上出去逛街的時候,總是能看到擺攤賣耳機的攤前有很多人在挑,在試,當時的耳機講價能講到10-15元,現在大家都願意去品牌專賣店,官方旗艦店買小100元的耳機

    街邊的老字號餐飲店

    上學那會吃個湯粉3-5元,很開心,大家嘻嘻哈哈,回憶慢慢,現在起步價10元,每次經過還是會去吃去嘗

    有個問題,為什麼他們還是能過得好好的,有些生意變的更好了,答案是消費升級。華人已經不在滿足於填飽肚子,曾經我們的父母爺奶輩,整天為了填飽大家的肚子,奔波勞累,你說給你臺電腦,可以上網看電視,誰會理你。

    2019年的中國已經不是30年前的中國,當時國家目標是解決溫飽問題,現在的目標是全面小康生活。所有,綜上所述,只要小米不會手機的硬軟體,售後服務不會落後於行業水平,這是其中原因。

    現在小米生態鏈已經初見畸形,這是我們對未來科技沒有抵抗力的開始,也是小米品牌使用者黏性策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標題能讓你迅速想到西雙版納?